平冈积雪
在肉身宝殿南。九华十景之一。平冈又称平天岗,和九华街相望。九华群峰大多悬崖峭壁,平冈以路短平坦见奇,古为上九华的要道。九华山地处长江南岸,每年新春前后降雪。相传宋朝国相程篁为减轻雪天登山之苦,出资堆土成墩,便于登平冈观赏雪景。严冬平冈积雪很薄,可以畅通,且景色与其它群峰迥然不同。冈顶北端小天台,临台眺望,沃野千里,秀峰奇丽。特别是寒冬时节,银花千嶂落,雪色万峰来,冈上皑皑白雪,青松披上了银装,古刹民舍,隐现在漫天飞雪之中,“天地无私玉万家”,与附近峻岭悬崖形成了鲜明对比。使九华变得银妆素裹,“千峰笋石千株玉”,“坐看青竹变琼枝”。环顾四周,化城、祗园白雪映衬出红梅点点,古刹银瓦粉墙朱门廊,仿佛置身于琉璃仙境。平天冈北端约1公里与大岭头毗邻处是古老的小天台寺。它地处偏僻,十分清静。古时交通不便,香客均从后三天门进山上天台正顶,途中必经此处小憩,故称小天台。寺内供有大小各异的佛像88尊。周围景色秀丽多姿,东南边有大岭头、芙蓉峰和遍生映山红的六格凹;每当春末夏初时映山红花开如红霞铺地,满凹皆赤。伫足平冈,东可望形象逼真的仙姑尖,俯瞰闵园竹海,梯田层层,远处钵盂、天狗、樵夫、双桃诸峰历历在目。东南有称九华分水岭的金刚尖和端如贤者的七贤峰。
〔古诗文赏析〕 平冈积雪 清·周赟
九华绝险,平冈独平。四时美景,雪天最清。
天台重壁,莲花坼琼。幽人寻梅,踏碎瑶英。
纸帐微醺,罗浮梦醒。素娥不出,昆冈夜明。
咏九华雪景的诗,留传至今的为数不多。清代赵国麟有《雪后观九华》诗二首,其一中的“千松戴雪立峰顶,万竹拖冰臣壑阴”;其二中的“半径白云飞作雨,满林雪冻缀成花”等都与雪景有关。而平冈积雪作为九华十景之一,专咏者寥寥无几。因而周赟此诗弥足珍贵。
“九华绝险,平冈独平。四时美景,雪天最清。”前四句点明平冈积雪景致的妙处。若无独平的平冈,雪景便难以观赏,此亦平冈积雪一景的由来。奇险的九华山存不住冰雪,惟平冈可登而观雪景。九华雪景的别具风姿,在四时美景中是最佳的景。
“天台重壁,莲花坼琼。幽人寻梅,踏碎瑶英。”远望雪天的天台峰,如碧玉堆成一般:群峰如朵朵用美玉雕琢而成的莲花。隐居九华的隐士踏雪寻梅。脚步踩在雪地上,那雪花如玉花似的碎了,实在是可惜。诗人对九华群峰的雪景和地上的雪花都充满了爱恋之情。故有如此细微的感受。
“纸帐微醺,罗浮梦醒。素娥不出,昆冈夜明”。入夜,诗人睡于帐篷之内,醉意朦胧,从梦中醒来,恍若身在仙境。月亮虽未出来,而平冈如传说中的产玉昆山一般,一片明亮,平冈积雪的夜景竟如此的辉煌。试想,在雪夜帐篷中,置身野岭上,却有如此雅兴,静心赏雪,确实难能可贵,而古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大胆的探险寻幽的精神,不也值得我们学习吗?
(周家群)
〔现代散文〕 九华山的雪景与众不同,它不象北方风雪漫天,坚冰封地,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就连平时奔腾不息的江河也结了冰,失去了往日那种水势滔滔的生气。而九华山的风雪是慢慢来临的,开始只是微微的寒风带来层层白霜,直到腊月来临方有雪花,万树枝头才开始凝结成一片晶莹璀灿。在一座座翠树苍松掩映的寺庙,游人便可以看到树上满挂着晶亮雪白的松条,配上古刹的红墙黄瓦,还有不远处存不住冰雪仍呈黛色的奇特山峰,便形成一幅与众不同的九华雪景图。
但在九华街是看不到雪景的,因为九华街地处山顶凹下的平地,四面群山壁立,视野难展。观赏雪景,最好是到平田冈去。在九华街去天台的路上,有一段平坦的冈脊,人行其上,如在田野平畴上行走,故曰“平田冈”。平田冈在大岭头至回香阁之间。相传宋朝国相程篁为了便于游人观赏雪景,特地雇用民工在这里堆土成墩,曰“平田冈”。这样一来,九华游客就可免去雪地爬山之苦。出九华街,顺着石砌登山小道,就可以登上海拔一千多米高的平冈观赏雪景了。
近处,雪被裹住了山石,掩埋了山径,一株株参天古木撑住如被的雪冠,如同一柄偌大的银色蘑菇。山风阵阵刮来,贴地面卷起朦朦胧胧的玉色雪龙;而树木也随之晃动,便有星星点点的雪团、雪霰落下;接着是雪团成块成块地掉下;而后,上面树上落下的雪团震动了下面树冠上的雪枝,于是自上而下树林上空的雪被便引起连锁反应,呼拉拉,如传送带一般,一溜儿的雪块便轰的一声,倾入积雪更深的谷涧之中。
远处,群峰的峰顶全被白雪笼着脑袋,而山峰的石壁却依然露着原色,兀立着。太阳升起时,逆光看去,但见一座座雪峰白得分外柔和,甚至可以品出一点蓝的意味,阳光也似乎经过分离似的,可以看到一圈圈七彩的色泽。顺着阳光看去,则可见一个晶莹耀眼的玉色世界,一座座雪峰如同一峰峰玉柱,在蓝天的映衬下,更显得洁白无瑕。面对这片晶莹剔透的琉璃天地,人的心灵也随之净化空明了起来。
面对这么一幅南国少见的雪景图,游人自然是流连不舍、难以忘怀的。“平风积雪”也就成了著名的九华十景之一。由于平冈脚可踏雪,眼可赏景,来此冬游的客人总要在这里伫步、抑或缓行的。纵目看毕一片琼山玉峰,还可回眺化城、祗园禅寺,会看到红梅盛开,炊烟缭绕,不由人不产生山河壮丽妖娆的感慨。
(个竹)
〔民间文学〕 从肉身宝殿南过大岭头,不远处就可望见二士峰下一座峻峭的石山,峰顶似一仙姑面向平天冈,此山传说为窦白玉得道升天的地方。
窦白玉是汉元封年间的陵阳县令。他笃信道教、喜好钓鱼,常垂钓于深潭野池。相传,有一次他在拾宝岩下的池潭中钓到一条小白鱼,浑身白光如银,甚是可爱,就将它随手放回了池潭。自此以后,他每次去那里钓鱼,都满载而归。一天,他因公务得罪了上峰,心情十分不快,不知不觉地又提起鱼竿来到那池潭钓鱼解闷。他钓呀,钓呀,整整钓了一天,只钓上了一条小白鱼,窦子明就将这小白鱼带回了家。不料剖开鱼肚,里面有本天书,教导窦子明如何炼丹。于是,他就按天书的指点,弃去官职,潜心修炼。一年,二年,到了第三年终于将仙丹炼成。子明吸食后,顿觉浑身轻飘,正要腾云驾雾之时,溪水之中忽然飞起一条白龙,那白龙摇首摆尾,驾迎着子明升仙而去。相传现在的仙姑尖,就是汉时窦子明乘龙升天的地方。峰东面的凫雁峰,传说就是他两个女儿化凫飞升的地方。
在窦子明经常垂钓的拾宝崖下的池潭附近,有块大岩石,岩上有一平石台至今仍留有毛驴的脚印。传说当年白发苍苍的张果老云游四方时,曾骑着毛驴从后三天门上九华山观景。他走过一道道溪水,翻过一座座山岭,见山清水秀,层峦迭翠,漫山遍野尽是仙花异草,游兴越来越浓。
张果老骑着毛驴来到一座高坡上,见对面一块平石台上长满了各种奇花异草;摇曳多姿,有红的、黄的、蓝的……真是五彩缤纷,令人心醉。张果老高兴万分,想过去采摘几枝,无奈毛驴却停下不走了。张果老低头一看,原来有一道宽宽的溪涧横在面前挡住去路。这时有位山姑正乐呵呵地从旁边走来,张果老拱手问道:“借问仙姑,对面的香花可以采几枝吗?”
“嘿哈哈……”山姑一听这果老称自己为仙姑,禁不住笑出声来。于是拦住毛驴,晃着脑袋说:“那是仙花,谁也不准采!”张果老见山姑那副认真而甜美的模样,便笑道:“我骑着毛驴云游四方,上岭下坡四季不停,走过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座山头,越过了九千九百九十九条河流。美景看得多了,摘你几枝仙花又算得了什么。”
山姑一听,心想,你这老头真不讲理,气得她伸手折下一根竹枝,猛地朝张果老骑着的毛驴抽去。谁知这毛驴经不住这突然一击,猛地撒开四蹄,腾空一跃,竟越过了溪涧,那四只驴蹄着着实实地落在拾宝崖下的岩石平石台上,留下了深深的驴蹄印。至今这四只蹄印仍清晰可辨。
后来,人们将窦子明成仙的那座高山,称作仙姑尖,因远远望去象一位美丽的仙姑兀立云端。将张果老倒骑毛驴留有蹄印的平石台,称作果老石了。
(书建 整理)
上一篇:描写《屏山八仙山大佛·丹霞洞》的诗词与文章
下一篇:描写《庙峡》的诗词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