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农民起义(151~167年)
元至正十一至二十七年(1351至1367年)九月,以红巾军为主力的农民武装反抗元朝统治的起义。
至正十一年五月,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门徒刘福通等,聚集3,000人首先起义,攻占安徽和河南交界地区十余州县,发展至10万余人。在其影响下,徐寿辉、李二、王权、郭子兴等相继起义。不久,朱元璋投奔郭子兴部。起义军以红巾、红旗为号,故称红巾军。同时,方国珍于台州、张士诚于淮东也起兵反元。
十月,徐寿辉以蕲水(今湖北浠水)为都称帝,国号天完。即将所部兵力,一路逆江而上,克武昌、江陵(今湖北荆州)等地;另一路顺江而下,攻取长江中下游一些州县,尔后进军江西和江浙。十二年七月,攻克江南重镇杭州。起义军以“摧富济贫”为口号,得到贫民拥护,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元朝廷急令丞相脱脱率大军南下,于徐州击败李二义军,继集江南数省元军,攻克杭州,对起义军进行全面镇压。各义军相继受挫,转入低潮。十四年,脱脱率军40万向淮东张士诚部进攻,元顺帝诏削脱脱官爵,临阵易将,使元军军心涣散。张士诚乘机夺取淮东,进占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其他各支义军亦乘机主动出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徐寿辉部重新占领湖广、江西大部。朱元璋组成一支以徐达、常遇春等人为骨干的武装,在郭子兴病卒后,统领其军。
十五年二月,刘福通在亳州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国号宋。十六年,刘福通为分散元军主力,命部将分路攻入陕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十七年,遣军三路北上伐元。次年五月,刘福通攻占汴梁(今河南开封),定为宋都。随之三路北伐军先后失败。十九年八月,元军攻破汴梁。
十六年正月,天完将领倪文俊移都汉阳(今属湖北),自任丞相,十七年欲杀徐寿辉未果,反被部将陈友谅袭杀。十九年底,陈友谅迫徐寿辉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二十年闰五月,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国号汉。时在重庆(今重庆)的天完陇蜀行省右丞明玉珍,得知陈友谅称帝,也宣布自立,二十三年,在重庆称帝,国号夏。
十六年三月,朱元璋率水陆军攻克元集庆(今江苏南京),改称应天,以此为中心建立基地。尔后向元统治薄弱的东南地区用兵。二十一年,乘元军战力削弱、其他起义军内部发生分裂之机,开始兼并各方势力。采用谋士刘基建策,确定先灭陈友谅、后攻张士诚,统一东南,再北上灭元的方略,于二十三至二十四年正月,灭陈友谅,二十七年灭张士诚,从而控制了江南广大地区。
元末农民军,分路进攻,歼灭元军大量有生力量,加速了元朝灭亡。
胄
中国古代将士用于防护头部的装具,亦称“兜鏊”、“头鏊”、“盔”等。通常与铠甲配套使用,所谓“甲胄”、“盔甲”等词是古代防护装具的统称。
在新石器时代,胄多用藤条和兽皮制作。商周时期,军队开始使用青铜铸造的胄,皮胄由于轻便和制作更为便捷,仍是主要装备。战国晚期,出现了用铁甲片编缀的铁胄,较之铜胄有更好的防护能力。由于外形似鏊(锅),故称之为“兜鏊”,其后部还装有保护颈部的“顿项”。秦汉时期,军队普遍装备铁胄,能够有效地防御青铜和铁制兵器的攻击。秦始皇兵马俑坑还出土过用石片编缀的“石胄”和“石甲”。唐朝以后,多采用网状的环锁胄。宋明时期以后,胄多称为“盔”。清朝的盔,表面髹漆,额前正中有突出遮眉,盔顶竖有插饰缨枪或獭尾用的铁管,后垂缀有铜钉的护颈。
元军头盔
元朝军队编制简表
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占领杭州后,改筑杭州城,还专筑水门5座。图为其中的凤山水门。
上一篇:《东汉经营西域的战争(公元7~15年)》真实记录与故事
下一篇:《刘秀统一关东之战(公元6~0年初)》真实记录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