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夺取两京之战(879~880年)
乾符六年(879年)九月,黄巢攻占广州(今属广东)后,以义军都统名义于十月发布北伐文告。唐朝廷获悉黄巢将北上,即派宰相王铎为南面行营招讨都统,屯兵江陵(今湖北荆州);以泰宁节度使李係为副都统,率精兵5万并土团进屯潭州(今湖南长沙),防堵岭北要道,以阻起义军北上;又调高骈为淮南节度使、江南行营招讨使,屯兵扬州(今江苏扬州),以防起义军北渡江淮。黄巢自桂州,编大栰,沿湘江而北上,攻占潭州;义军先锋尚让乘胜率号称50万众义军进逼江陵。时唐诸道兵未会齐,江陵兵不满万人。王铎退奔襄阳(今湖北襄樊),其将刘汉宏亦掠城叛逃。义军兵不血刃占领江陵,随即北趋襄阳。
黄巢见唐军兵力较强,不与恋战,果断放弃江陵,改变进军路线,沿江东下,攻鄂州(今湖北武昌),破其外城,复入江西,先后破饶、宣、杭等15州,军势复振。
广明元年(880年),唐将高骈遣张璘南过长江,击败并迫降义军将领王重霸,又屡破黄巢军。高骈因功升任诸道行营兵马都统,率兵7万,与义军隔江对峙。黄巢屯兵信州(今江西上饶),遂施缓兵计,以重金贿张璘,并致书高骈求降。骈欲独得降巢之功,使诸援军各还本道。黄巢乘势攻杀张璘,威慑高骈,军威大振。继而遣将攻睦州(今浙江建德东北)、婺州(今浙江金华)等地。主力北破宣州(今安徽宣城),再次组织北伐。
广明元年年七月,黄巢众号称60万,自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长江东岸)渡江,进围六合(今江苏六合)、天长(今属安徽)。高骈畏战,为保存实力,称病不复出战。唐调河南诸道兵屯溵水(今河南商水南),泰宁节度使齐克让屯兵汝州,任淄州刺史曹全晸为天平节度使、兼东面副都统。九月,义军击败曹全晸,突破泗州(今江苏盱眙北)。时许州(今河南许昌)唐军发生兵变,溵水各道兵皆散去。义军悉众渡淮,顺利攻占申州(今河南信阳),并先后进入光(今河南潢川)、颍(今安徽阜阳)、宋(今河南商丘)、徐等州境。
起义军在北伐途中,纪律严明,所过不虏掠,深得民众支持。十一月,进入汝州,黄巢以天补大将军名义通告天下,“各宜守垒,勿犯吾锋!吾将入东都(今河南洛阳),即至京邑(今陕西西安),自欲问罪,无预众人。”藩镇惧于起义军威力,或投降或暂取中立。东都留守刘允章率百官迎黄巢入城。起义军乘破竹之势,挥师西进,攻占虢州(今河南灵宝)。十二月初一,义军前锋尚让、林言率部由关左谷地(时称禁阬)突入,前后夹击,攻占潼关,进据华州(今陕西华县),留将军乔钤驻守。唐河中留后王重荣投降义军。初五,唐僖宗李俨逃往成都。同日,黄巢率众进入长安,受到百姓夹道欢迎。十三日,黄巢称帝,国号大齐,改元金统。起义军历时6年流动作战,占领唐都城长安,成为唐末农民战争的全盛时期。
云梯
中国古代战争中用以攀登城墙的攻城器械。
一般认为,云梯的发明者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工匠公输班,即鲁班。据《墨子》记载,公输班曾为楚王造云梯用于攻宋,但其形制现已无考。
从史料记载看,云梯经历朝历代的不断改进,形制和规模变化较大。战国时期的云梯比较简单,底部装有车轮,梯身依靠人力上下俯仰,云梯顶端装有铁钩,以便钩援城墙。唐朝的云梯有主梯和副梯之分。主梯以一定角度固定在底盘上,底盘以巨木制作,装有行走车轮,在主梯上可增架上城梯(副梯),其顶端装有滑轮,可在城墙面上下滑动,缩短了架梯时间。至唐朝中期,云梯底部开始采用防护设施,“两旁构木为庐,冒以牛革”(《旧唐书》)。宋朝的云梯采用了折叠结构,以转轴联接,架设更为方便,云梯底部“四面以生牛皮为屏蔽,内以人推进,及城则起飞梯于云梯之上”(《武经总要》)。明朝以后,因云梯过于笨重,极易遭受火器攻击,遂废弃。
云梯(模型)
竹筏(模型)。879年,黄巢北伐,军至桂林,乘湘水上涨,编竹筏数千,顺流北上,进逼潭州(今湖南长沙)。
潼关禁坑。880年,黄巢率军克东都(今河南洛阳),而后挥师西进,击败唐潼关守军,进占长安。
唐节度使统兵简表(733年)
上一篇:《项羽、刘邦灭秦的战争(公元前08~前06年秋)》真实记录与故事
下一篇:《黄海海战中日交战阵形示意图(1894年9月17日)》真实记录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