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态人心真懂得
南怀瑾先生说: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这种偏差,便是对社会、对人们始终有一种仇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相反的,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说明人情世故是真正需要重视的学问。一个人从小到大,在不断的成长和成熟中,在不断的学习中,不仅要提高生存能力,立足社会,更要在社会和生活中了解人情世故,不断修养自己,学会为人处世,这样,做好人与做好事相结合,才可能取得成功。如果光有能力,而不通人情世故,那么,很可能会处处碰壁受挫,所以,一个人有能力是基础,而为人处世的能力是成功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种能力更重要。
懂得人情世故,一些人认为就是让人变得世故,变得有城府,其实不然。而是懂得人性和人情,通晓世间约定俗成的一些规矩,不了解,你活在社会和人群中,如何待人接物呢?只有懂得人情世故,你才能知道如何做人,如何与人交往,确立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面对人生、社会、人与人,这是十分重要的命题。就此意义而言,了解人情世故,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修养。提高此修养,是更好地完成自己,活好自己人生所必要的。这里的人情世故与人们所说的那种老于世故,圆滑老道,心有城府,是两个概念。
人活一世不容易,不仅因为立足社会,成功立事之难,更因为做人处世,做好一个人,完成一个人的不容易。很多人,也许能力很强,也取得了成功,但是,因为人品低下,口碑不佳,所以并不能得到社会的真正认可,他的成功就不能说是真正的成功。而一个人也许个人能力不强,但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很有修养,很有风范,能吸引并团结甚至领导他人,让别人甘心为他服务,这种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支持和成功,而且能成为影响和领导群体的中坚人物。另有一些人,他保持人格和精神的独立,不哗众取宠,而是独善其身,有志于学问,做人做事有节操,有自己的风格,这样的人,也有一种人格魅力,有一种无形的权威,往往能成为人们真正信任的朋友。
为人处世,是一门大学问。只要是有些经验的人,都会有此感。这个学问书本上学不来,也没人能够告诉你全部,只有自己在生活中去领悟。这不是一下子学会的,父母长辈也不能教会你,只有靠自己。所以,为人处世的能力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和成熟,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你用心生活了,自觉修养自己了,对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能做到正确理解了,那么,你自然就会获得一些为人处世的经验和能力。
当然,这个经验每个人的体验不同,角度各异,感受必然不同,而且由于个性不同,经历不同,为人处事的感受和能力也有不同。就像小树,有的生长得很好,有的则变歪了,步入歧途,或者有所变异。这里,区别主要在于经历和修养。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主要是对心理的影响。而修养虽与经历有关,但主要在于自觉的修养。而如何对待自己的经历,应该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也直接影响着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行为;是否认真生活,是否注重修养自己,以修养长智慧,提高为人处事的能力,提高生存智慧,每个人想法不一。因此,二者结合,产生不同心态和生活态度的人,也产生了不同的生活状态。——正如上面南先生所说,一个人经历过苦难,心理上有些阴影,如果不能及时纠偏,就可能步入心理的变态和不健康,对人对事,不能正视,反而容易产生一种仇恨心理,这样,自己永远因无法解放自己而越活越痛苦。相反,如果一个人能积极看待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所有苦和痛,坚持走正道,相信真善美的主流力量,那么,苦难和挫败对他只是一种磨砺意志品质的考验,让他越活越强大,他的心态也越来越明朗,越健康,生活的状态,当然也会越来越好。如佛家所说“境由心造”,外在的生活,很多是我们没办法把握和改变的,但我们可以主宰自己的内心,让内心坚持正道,有所坚守,不被什么所左右,那么,就会获得无比强大的独立和力量。
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不满,不平,都有自己的痛苦和烦恼,所谓“成人不自在”,世上没有完全自在的人。如果一味受这些经历的影响,一味活在痛苦,或者烦恼中,或者牢骚抱怨甚至是仇恨中,那么,你的人生还会有真正的长进吗?还能活得快乐吗?你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你一定要想清楚。不是为了别人,也不是为了争什么长短,为了谁而争一口气,真正说来,是为了自己,如何让自己在有生之年做自己喜欢也适合自己的事,释放自己,活出充实和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
《庄子·徐天鬼》中说:“才智聪颖的人没有思虑上的变易与转换便不会感到快乐,善于辩论的人没有谈说的话题与机会就不会感到快乐,喜于明察的人没有对别人的冒犯与责问就不会感到快乐,这都是因为受到了外物的局限与束缚。”而人,真正的快乐在哪里,也许他自己也不知道了。就像一个一直追求名利的人,当他得到名利后,才发现,也许他需要的不是这个。为什么以为自己需要是这个,是因为心为物迷,失去自我了。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为什么事或者什么人所左右,而是不失自我地活着,活自己的人生。学会舍得,放下,包容,不做无谓的执着,放下所有的包袱,真正解放自己,学会顺其自然地活,不断修养自己,善于为人处世,让自己越活越简单,越活越快乐。人生应该是这样过的。
这个世界本不完美,人生也有遗憾,人无完人,所以,对于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必苛求,做到尽心尽力,问心无愧足矣。对于那些看上去不顺眼的,也让人窝心窝火的事,不必太认真,学会糊涂,要有点儿差不多主义。所以,古人说:“人情世态,倏忽万端,不宜认得太真。”孔子说:“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说,已经做过的事不必劝谏,已经过去的事不再追究。”也就是南先生所说“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当你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说明你才真正走向成长和成熟,修养在提高,智慧也增长了。
上一篇:南怀瑾《见义勇为是大勇》人生国学智慧全集
下一篇:南怀瑾《人到无求品自高》人生国学智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