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辱不怨的风度
南先生在讲到韩信的历史时,说:韩信没有得志以前,不但要受市井无赖的胯下之辱,而且饥饿时,想吃一口饭都不容易,没有人理他,只有一个不知姓名的洗衣服的老太太,可怜他的遭遇,把自己带出来的饭包施舍给他,让他吃了一餐饱饭。后来,韩信功成名遂,当了齐王回到故乡时,不但没有报复那个叫他爬在裤裆下的无赖少年,反而鼓励他,感谢他。同时,他又寻访那个施舍给他一个饭包的洗衣妇人,但始终没找到。于是,韩信只好把千两黄金,投在当年那个洗衣妇洗衣服的那条河里,表达他无限的谢意。这是历史上有名的韩信以千金投河,感谢漂母一饭之恩的故事。南怀瑾先生说:韩信具有含垢忍辱,受恩必报,受辱不怨的气度和性格,这也正是他一生事业成功的主要条件。
可见,韩信之所以能成功,不仅是因为有能力,还更在于他的胸怀宽广,知恩图报,更有以德报怨的风度。
人生在世,难免遭受来自别人的误解、委屈,甚至是侮辱陷害,如果你为此耿耿于怀,心生仇恨,还要以牙还牙,给予报复,就算最终能一雪耻辱,而结果也不能真正得到快乐。为什么?因为你活在仇恨中,不能放松自己,当然没有快乐。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人间的情仇,总是在煎熬着世俗人们的心,让人们本来纷争烦恼不断人生更增加几分痛苦,这又何必呢?
其实,人无完人,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人都要犯错误,应该给他一个机会改正。当然有些错误是致命,后果严重的,造成的遗憾是终生的。即使如此,也不能因此记恨他一辈子,不能原谅他——事实上,人都有自尊上进心,心中都有道德心,都有良知,即使不对他施以惩罚,犯错的本身,就已经能够让他的内心接受无尽的煎熬和痛苦了。作为一种规范的工具,法律不得不存在,但只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还在于知错就改,改过自新,能够产生修养自己,提高觉悟的认识;同时,也需要别人对他的教育和谅解。唯其如此,才显出这个世界的温情和力量。
所以,人与人之间如果生些嫌隙,没必要把他定性,也没必要生上仇恨,而应该学会宽容,谅解,是原谅对方,也是解救自己——把自己从那种不平衡的心理中解放出来,放松开来,该干什么干什么去,这样,反而能产生一种力量,而且也会在这种力量中感觉到自己在成熟了,修养提高了,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了不起呢!每一个人,当与他人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推卸自己,问责于别人。因为苛求于人,让自己失望了,所以转而生恨。这是最不应当的——你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一定对得起你呢?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一定就对你好呢?纵使是他的不是,也许是他出于无心,一时糊涂;即使出于有意为之,居心不轨,甚至属于小人行径,那也没必要就得理不饶人,抓住不放,并将他定性为坏人,从此绝交,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人与人机缘难得,相逢就是缘,做人应该有善始善终的原则,无论对谁,都不要轻易得罪,不要轻易下结论,而应该友好相待,善解人意。世界说起来很大,但其实又特别小,你敢保证你们没有下次的相遇和机缘吗?所以,不如心怀宽广,包容别人,而且也学会忍耐平心,以德报到怨吧。这不是软弱无能,而是一种做人的修养,体现出一种高姿态的风度,也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都不想吃亏,都去争一时之长短,那么这个世界将永无宁日。所以,重要的是修养和气量。成就非凡的人,无不是有宽广胸怀,有容人之量,并能以德报怨,不断征服他人,最终成就自己的人。
唐朝的娄师德,是世家公子,祖父历代都做大官,这家人很有为官之道。
有一年,他弟弟要到代州去当太守了,临行前,他嘱咐弟弟说:“我们娄家屡世余荫,所以难免被人说道。你出去做官,要认清这一点,遇事要能忍耐。”
弟弟说:“这我懂得,你放心吧。就是有人把口水唾到我的脸上,我也不表现出生气,而是自己擦掉算了。”
娄师德说:“这样还不行。”
弟弟又说:“那就让它在脸上自己干掉。”
娄师德说:“这才对了。”
说得虽然有些让人心中不忿,但毕竟说明了做人要懂得忍耐,甚至是忍辱的道理。不要为自己树敌,对于别人的冒犯和戟,以守为上,以德抑怨,忍别人所不能忍,行别人所不能行之事,这样才能最终战胜和自己过不去的人,最终获得胜利。
明代的张岱说得好:“做事第一要耐烦心肠,一切蹉跌、蹭蹬、欢喜、爱慕景象都忍耐过去,才是经纶好手。若激得动,引得上,到底结果有限。”做事要耐得住烦,做人同样如此,否则难以成事,更难以征服他人,无法安身立命,更何谈齐家治国?
忍,看似软弱,不反击,但其实,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从内心上对自我的一种克制和战胜,由此突破了自我,并提高了修养。心理承受力提高了,内心的能量和张力也提升扩大了。所以,忍,成了一个人最重要的修养。有了它,很多事情,很多人,自己就能应付自如,而不会因为忍耐而难受纠结——因为他真正把忍耐当成了一种对自己意志和品质的自觉磨砺,当成了一种必需的修养来做,所以,他不觉得忍辱是耻辱,是窝囊,是软弱,相反,他会在这里得到对自己的最大突破和提升,提升的不只是心理的承受力,能量,更有为人处事的智慧。有智慧的人,当然力量就更大了。
佛家也把“忍”当作最大的修养功夫。在忍辱中持戒修持,在忍辱中精进不已,超越自己,度化别人。在他们眼里,世人没有高低贵贱,没有君子小人,好人坏人之别。芸芸众生,只要不失本性,自性不改,都有佛心,都可得度,都可成佛。
当然,这不是说对于任何进攻都不还击,而是说,凡事不要冲动,要能忍,不要争一时之气,不要与人轻易结怨。但对于原则上的问题,一旦有所冒犯,当然是有必要勇敢地迎接挑战,及时还击,要争取胜利的。
上一篇:南怀瑾人生国学智慧全集
下一篇:南怀瑾《善用恕道征服人心》人生国学智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