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不同境界不同
南怀瑾先生说:一个人修道,或者读书,一步有一步的不同境界……修道人有一分的成就,境界就有一分的不同,有两分的成就,就有两分的不同。换句话说,人修到了某一种境界,人生的境界就开朗到某一种程度。
一个人有多高的修养,就有多高的境界。修养不同,境界不同,智慧也不同。由此表现出来的待人接物以及生活方式等都会不同。所以,一个人的修养,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和风度,对于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为人处世,是否能取得成功,活得快乐,都至关重要。
人与人不同,品质有高下之分,层次也有高低,不是所有人都有修养,而修养也不是天生来的,是后天修炼的结果,不是一下子就会有的,总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对于注重自我修养的人来说,修养贯穿着他的一生,是他生活不可缺少的功夫。
修养越高的人,待人接物往往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丰富而蕴藉的内心,外化为优雅的气质和为人处事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修养高的人,一般来说,不仅具备一定的学养,而且人品不俗,风格独立,谦和有礼,淡泊寡欲,通达宽容,为人处事很有张力,有很高的智慧。说到其智慧,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特别自然。别人看他十分了不起,而在他自己看来,一切十分自然。这就是真正的修养,有境界的、真正达到化境的智慧。
有一次,孔子到吕梁山游览,看见一男子在那里游水,便赶上去问他:“吕梁瀑布深几十丈,流水飞沫远溅几十里,鱼鳖也不能浮游,刚才我看到你在那里游走,以为你是有痛苦而寻死,便打发学生沿着流水来救你。你游出水面,披头散发,一面走,一面唱,我以为你是鬼怪,但仔细观察,还是人。请教你,到这深水中去有什么办法呢?”
那男子说:“没有,我没有办法。水回旋,我跟着回旋进入水中,水涌出,我跟着涌出水面。顺从水的活动,不自作主张,这就是我能游水的缘故。”
所以,随机应变,与物迁移,不固守一端,不固执一辞,而是顺应其道,顺其自然,所以这个男子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真正的修养和智慧无痕,十分自然,境界高远,几至化境,给人以天机玄妙之感。
南先生在说到佛家的般若智慧时,说:“所谓大般若经,智慧高到极点,一点痕迹不留,讲过以后,马上推翻。”
长沙和尚一日在山中小径上信然漫步,兴致盎然。回到寺院门前时,首座问道:“师父,你到哪里去了?”长沙答道:“到山里散步去了。”首座又问:“去到何处?”长沙随吟一偈:“去随芳草,归逐落花。”何等悠然自得的游戏三昧的无心化境。这种境界超越了无功用、无作之作的境界。首座又道:“真是春风得意,长庭信步啊!”道得极为真切,可见底蕴不浅。长沙答道:“胜于秋露滴荷叶啊!”答得也极为巧妙,暗中压过了首座自以为得意的底蕴。既舒心,又自然,一个与美好的自然化为一体的禅师形象活脱脱呈现在我们眼前。
南先生说“有真修养,真正悟道的人,智慧开发是无穷尽的,佛学的名辞叫做无师智,也叫做自然智。自己本有的智慧仓库打开了,不是老师传授给你的,是你自己固有的智慧爆发了,天上天下,无所不知。这就是境界般若。”
这种智慧,当然是修养的功夫得来的。你的修养不同,境界不同,一层修养,一层境界,一层智慧。
上一篇:南怀瑾《以德树人,得英才而乐之》人生国学智慧全集
下一篇:南怀瑾《修养自己,艺术地生活》人生国学智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