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知识分子
南怀瑾先生说: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这里所讲的士,不是上古时代的士,而是读书人知识分子的通称。所以他是说一个读书人有读书人的风格。
那么,怎么叫“弘毅”呢?南先生解释说:“弘”就是弘大,胸襟大,气度大,眼光大。“毅”就是刚毅,有决断,要看得准、拿得稳,对事情处理有见解。
我们上面说过,知识分子常常有软弱性的一面,而且好为人师,经常互相诋毁。往往没有决断,缺少气魄,而且心胸狭窄,容易牢骚抱怨。大概是曾子早就发现了知识分子的这个普遍弱点,而提出这个“弘毅”的标准吧。真正的知识分子,他的知行是一致的,言行是统一的,是内外兼修的。不光学知识,有学问,更要会做人,善于做事。学问上有自己的见地,做人做事上更有自己的风格。而不是光说不练,不是纯粹唯心的,更不是纯粹理想化的,形而上学的,或者是高高在上,漂在空中,不接地气的。
这就是说,真正的知识分子,他的学问是知识与做人,与修养的结合,而不是纯粹的所谓博闻强记的知识桶。他的学问既是理想的,理论的,前瞻的,有引导性的,更是关注现实的,生动的,有操作性,有行动力,可以转化为推动现实的进步力量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当然不是书呆子,而是有行动力,知行合一的。比如孔子、孟子等先哲,他们做学问,搞教育,但他们的学问从来是和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不仅关注知识和道理本身,更关注家国的现实。所以,他们的学问思想十分深刻而生动,十分具有说服力,直到今天,还在折服着人们。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此之谓“大丈夫也”,就是说的真正的知识分子,真正的君子,当有这种气节和骨气。这种精神与“弘毅”一脉相承,说明真正的知识分子,不应当是软弱的,没有决断和行动力的;更不是狭隘的,没有气度和眼光的。
为什么要有此要求,除了力求克服自身的弱点,也是基于知识分子追求的初衷,即志向所求。既然,你要当一个知识分子,那么就当有应当的责任和使命。而这个责任和使命与其他职业相比,有更多的沉重担当和艰辛道路。
所谓“任重而道远”,知识分子的使命是十分艰巨的。你要代表社会的良知,那么你就得说真话,而说真话,是不那么容易的,既不容易做到,也不容易坚持。首先要求自己要做到,否则有什么资格去引导并要求别人说真话?其次是要坚持做到修养自己,坚持一生的修养,这个就是很难的了。社会现实十分复杂,人总有难以自主把握时。做好事难,做一辈子好事更难;做好人难,做一辈子好人更难。坚持就是克服一切阻碍的力量,需要有强大的内心支撑,这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做到的。而强大的内心力量,不仅需要理想和原则的动力,更需要修养和智慧的弹性把握,如此在现实中才能保持张力和强大的能量,让自己屹立不倒,真诚地做人做事,对己对人都无憾,做一个大写的人;尽职尽责,尽力在有生之年,完成自己应当做的事情,不失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的使命感。
当然,作为知识分子,如不以行动的实践为上,他们的所谓学问难免就容易流于形式化,或者理想化,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并不容易。孔子的学说,当年也是寂寞的,虽然已经是“桃李满天下”,但他学问中理想化的东西,直到五百年后,才真正地转化为现实。所以,理想化和高尚往往也因其与现实的矛盾,而显示出其前瞻和高尚的力量。但前提是,要坚信它的真理力量,坚信它的普世价值,相信它会成为现实。真正的知识分子,如果没有这份追求和自信,也不算真正的知识分子。
曹雪芹写作《红楼梦》并非他自己所说的,都是“贾雨村言”(假语村言),而是赋予这部宏伟巨着以深刻的人生和社会意义的。否则他怎么可能在十年的清贫岁月里,以卖画为生,坚持“十年增删”,倾力打造一部并无现实意义的《红楼梦》呢?他也不是没有别的出路啊。除了知识分子的一份“立言”之不朽追求,曹雪芹当然还有别的寄望,希望这部作品,不仅只是引起人们对于爱情,对于人生、社会的思想,更有对于知识分子命运,对于家国命运的思考。而且,他相信这部作品的普世价值和未来的长久生命力。所以,他才能坚持长期的艰苦写作。他的为人和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追求。
青年时代的曹雪芹,就显示非同一般的才华,诗、文、画皆精,在当时就已经很有名气了。当时,有人看到他家已经败落,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就好心地给他介绍皇宫书院里画师的工作,而且收入颇丰。但曹雪芹没有答应,而是坚持着自己清贫自守,过着继续呕心沥血写作《石头记》(即《红楼梦》)的日子。以他的脾气,他才不会去伺服达官贵人们。自己的生活虽然清苦,但独立而自由,而且有写作的动力,自己以此为乐,而且自得其乐,感觉其乐无穷呢。如果让他失去尊严和人格,过那种陪伺别人的生活,纵使再多钱也不会去干的。但是,生活终是清贫,总要过下去啊。后来,他找到一份在贵族子弟学校任职的工作。在这里,他结识了敦诚、敦敏兄弟,成了终生的好友。
但是,他的生活还是清贫,加之他自尊很强,从不求人,所以,就更加无人知道他的苦境了。后来,为了专心写作,也为了节省开支,曹雪芹便搬到香山卧佛寺附近的红叶村居住。由于贫病交加,生活变得更加艰难。据敦诚、敦敏的诗里所说,曹雪芹一家三口常常喝粥。曹雪芹爱喝酒,却没钱买,于是便赊酒喝,待卖了画再还钱。
所谓“君子固穷”,但以曹雪芹的才华,完全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但他还是不改初衷,坚持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节操和使命。在这种艰苦的环境里,他依然能够“并不足妨我襟怀”,自得其乐,硬是坚持写作《红楼梦》。
约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的秋天,曹雪芹的儿子因得痘疹死了。曹雪芹十分哀伤。不久,他自己也因贫病交加,无钱医治,竟在除夕这一天,当别人家都在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时候,曹雪芹,这位文学巨匠,悄然离世……
曹雪芹的生前,是如此的清贫寂寞,甚至在我们常人眼里,是悲哀的。做人又何必这样呢?然而在他个人看来,却是应职应分的,是值得的。事实证明,他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一个中国典型知识分子的精神和节操,他以自己的力量,达到了很多知识分子难以企及的高度,完成了几代知识分子都没完成的使命。他的《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其中深蕴的艺术和思想价值,极大地丰富和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也为他个人树立起一座永远的丰碑。
南先生说:知识分子在此历史变局中,既不应随波逐流,更不要畏惧踟趄,必须认清方向,把稳船舵,无论在边缘或在核心,都应各安本位,谨慎明敏的各尽所能,整理固有文化,以配合新时代的要求。那是任重而道远的,要能耐得凄凉,甘于寂寞,在无闻中,散播无形的种子。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必在我。必须要有香象渡河,截流而过的精神,不辞辛苦地做事。
看当下社会的知识文化界,心中并非没有过高尚的理想,可能在民间也潜藏着坚持坚信的力量。但是,让人担忧的是,不仅这种力量缺少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甚至几乎要被现实中的热闹的繁荣景象所淹没了——受时风影响,整个知识文化界浮躁成风,耐不住寂寞,学者明星化,而且自降格调,日益走向媚俗,以哗众取宠为荣。与传统的知识分子相比,少了许多“穷酸”和所谓的“臭骨头”脾气,不再清高自许,不再以精神贵族自居,倒是越来越平民化了,这是一个进步;行动力也越来越强了,坐不住冷板凳了,耐不住清贫和寂寞了,开始学着演艺的明星“走穴”了,到处演讲,讲学,急于把学问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变为实实在在的名利双收。商家有需要,社会有需要,为什么不呢?至于什么社会的良心以及文化使命,这些虚而不实,艰难痛苦的道路,让别人去走吧!不如现实点。
所以,南先生在说到教育时,曾婉讽说:“‘知识就是钞票’,学一样东西,先问学了以后能赚多少钱。”
在说到知识分子的使命时,南先生说:一个知识分子,为什么要对国家社会挑那么重的责任?为什么要为历史、为人生走那么远的路?因为一个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仁”就是他的责任。什么是仁?爱人、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爱天下。儒家的道统精神所在,亲民、仁民、爱物,由个人的爱,发展到爱别人、爱世界,乃至爱物、爱一切东西。西方文化的爱,往往流于狭义;仁则是广义的爱。所以知识分子,以救世救人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担子是挑得非常重的。那么,这个责任,在人生的路途上,在历史的道路上,要挑到什么时候?有没有得退休呢?这是没有退休的时候,一直到死为止。所以这个路途是非常遥远的。当然,要挑起这样重的担子,走这样远的路,就必须要养成伟大的胸襟、恢宏的气魄和真正的决心、果敢的决断、深远的眼光以及正确的见解等形成的“弘”、“毅”两个条件。
上一篇:南怀瑾《心心念念,烦恼不断》人生国学智慧全集
下一篇:南怀瑾《执着必然苦》人生国学智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