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南怀瑾先生说:唐代郭子仪的立身处世,真正做到了“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怨天尤人的风格。郭子仪带兵素来以宽厚着称,对人也很忠恕。在战场上,沉着而有谋略,而且很勇敢。朝廷需要他时,一接到命令,不顾一切,马上行动。等到上面怀疑他,要罢免他时,也是不顾一切,马上就回家吃老米饭。所以,屡黜屡起,国家不能没有他。像郭子仪这样行为,处处合于老子的“冲而用之或不盈”的大经大法。无怪其生前享有令名,死后成为历史上富贵寿考四字俱全的绝少数名臣之一。
没有人不喜欢得到机会发展自己,得到重用,施展才能,实现自己,建功立业,名利双收,但是这种机会并不多得。所以,一个人的成功,光有能力不行,还要得时。如果不得时,努力也是没有用的。如南先生所说,时代不属于自己,也是没办法的事。所以,古人中有的有道之士,在不得时时,“潜居抱道,以待其时”,如诸葛亮卧居隆中,只到刘备三顾茅庐时,才得以施展聪明才华。一旦时机到来,则积极出动,大显身手,一举成功。如蛟龙,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所以,一个人的进退出处,如何把握,是十分重要的。
可见,对于功名,追求努力当然重要,但同样是勉强不来,所以,审时度势,顺其自然方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古人主张邦有道则行,邦无道则隐,不遇时不消极,而是韬光养晦,以待其时,独善其身;得遇时就积极而为,施展抱负,建功立业。而退与守之间,需要一种弹性和智慧的把握,需要一个人个性和修养的配合,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进退自如,而不伤身。
郭子仪在皇上需要自己时,就积极行动,尽忠尽力;当不需要自己时,也很想得开,安分守己,不会有一点抱怨或是反抗,依然坚守中正中庸之道,总是怀着一颗积极乐观的心,宽容大度,有长者的厚道之风,无论是能力,还是人品,都很得人信任,所以哪一个皇帝都感觉离不开他,他是真正的“不倒翁”,而且还能留下好名声,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由此可见,他不仅是一员有勇有谋的将军,更是一位深通人情世故,有很高的修养,善于为人处世的智者。
功名利禄,对于一个有修养,心中淡泊的人来说,可有可无,有了就做一番事业,没有也很好,正好享受自在人生。关键是无论在不在位,都不要失去自我。
孟子在齐国做过一段时期的卿相后,决定离开。
同僚淳于髡问他:“重视功名,其实是为济世安民。您身为齐国的三卿之一,上辅君王,下济臣民,如今什么功名都没建立,就要离开,你这做法,难道仁者的风范吗?”
孟子回答说:“身处卑微,但却可以拒绝服侍不肖的君主,有伯夷;五次为桀做官,五次为汤做官,力图推行自己的仁政思想的,有伊尹;不讨厌恶浊的君主,不拒绝微贱的职位的,有柳下惠。这三个人行为方式不同,但目的一致——他们都是为了仁。君子只要守住仁就可以了,何必拘泥于具体如何去做呢?”
伊尹和柳下惠,都是孟子心中的贤人,但他们一个曾为残暴无道的夏桀做官,一个并不讨厌恶浊的君主,即使如此,也并没损他们作为贤者的名声。而伯夷呢,宁可在首阳山下采薇自食其力,也不去侍奉无道君主,求取俸禄。他们,都是无可指责的。
这样看来,官职爵位,有时可以弃之如破鞋。去留弃取,只以保全自己的名节为根本原则。这样,便可做到进退自如,弃取随心,予夺不惧,去留无忧。
一般的人,在不得意时,总有牢骚抱怨,自以为怀才不遇,对他人或社会产生不满甚至是仇恨心理,这样,他慢慢地就偏离了正道,心理也日益变态,即使后来得到机遇,终因心胸狭隘和心理上的变态,难以成就大事。而那些有修养的人,面对失意和不遇,他能积极乐观包容地看问题,永远怀着热情和希望,也从不抱怨,不会怨天尤人,心里永远阳光着。他自己心态好,别人也看他舒服,自然他的好运也容易到来,然后他就能抓住机会,发展自己。一个人良好的心态是修养来的,所以,修养很重要。
上一篇:南怀瑾《物来则应,过去不留》人生国学智慧全集
下一篇:南怀瑾《真正福报是清福》人生国学智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