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蕴初发明味精
味精是我国家庭必备的调料,因为它的鲜美程度确实能够使“白水变鸡汤”。上海的佛手牌味精历来都是同类产品中的名牌货,问世至今已有80个年头了。关于它的生产和发展,还留下一连串动人的故事哩!
1921年春天,上海聚丰园饭店来了一个顾客,他是个清苦的读书人,吃着一份便宜的客饭。菜肴虽然简陋,但他吃得津津有味,只见他在菜里加上一些自备的粉末,还客气地将这种粉末加在邻座的一位顾客碗里,说:“你吃了后立即会觉得鲜美绝伦。”
谁知邻座却是个不识货者,不但不吃,反而同这个读书人争吵起来。这就惊动了在店里用膳的另一个有心人。他吃了一口加了粉末的菜肴,觉得果然很是鲜美,就说:“你这份菜就算我的。”而将自己所订的一份价格昂贵的饭菜让给了读书人。
这个读书人就是后来成为我国现代化学奠基者之一的吴蕴初。原来他参照日本的“味之素”研究出了一种新的化学品,就是我们现在日常使用的味精。他到饭店来的这个举动就是为了寻找这种产品的生产单位。那个品尝者名叫王东园,是张崇新酱园的主要业务员。
在王东园的介绍下,读书人吴蕴初出技术,张崇新出资金生产味精。他在经营方法上吸收了日本“味之素”的优点。别小看这个“素”字,它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一般人喜素怕荤,而素食者多数信佛,天堂是佛的世界,为此,生产味精的厂家取名为“天厨”,意思是“天堂的厨房”;生产的味精取名为“佛手”,比喻佛法无比,能够点石成金,“变白水为鸡汤”。再加上广泛宣传“纯粹国货”、“价廉物美”,于是其销售量一举压过了日本的“味之素”。
日商当然不甘败落,就在原料上卡天厨味精厂。味精的原料主要是面筋和盐酸,面筋可以就地取材,酱园本身就有。但当时盐酸是从日本进口的,价格昂贵。吴蕴初已能从食盐中电解成盐酸,但缺少设备,他们探听得外国有一家盐酸厂濒于破产,就投资购进了该厂的设备,成立一家新的化工厂,取名“天源”,意思是天厨的原料。盐酸是易蚀品,其盛装的容器是从法国进口的,代价太大。他们就在宜兴的优质陶土里加上吴蕴初研制成功的防酸材料,制成了防腐蚀的陶罐,这个做陶罐的工厂取名为“天盛”,意思是天厨的盛器。
吴蕴初与张崇新的合作是读书人和生意人合作成功的典型,在今天的社会里,他们合作的经验,仍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上一篇:吴县丞大事化小
下一篇:喻皓设计斜宝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