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神枪手
许海峰是中华民族第一个雪耻的骄子。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了第23届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打破了中国在奥运会上“零”的突破。
身怀绝技、志存高远的许海峰,在普拉多射击场上,当萨马兰奇把洛杉矶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挂在他的胸前时,他没有半点矜持居功之意,在他心海里汹涌翻腾的,倒是对祖国、乡亲和教练对自己哺育之情的感激。
一回到奥运村,许海峰就带着几分乡土气息坦率地对队友们说:“不知为什么,这会儿,我真想王振泽老师……”他决定给自己成长道路上的几位恩师王振泽、吴文祥、欧德保、李培林,从自己夺得奥运大赛金牌的地方带件礼品奉上。
许海峰用他全部外汇零用费精心选购了四只电子钟,因为那钟上,有由红、白、蓝三星组成的奥运会标志,是极有纪念意义的,是啊,许海峰身处荣誉之巅时,他没有忘记过去那令人怀念的训练时光,他深情地说:“没有几位恩师的辛劳,就没有我的今天。”
许海峰平素少言寡语,可一说起他的启蒙老师王振泽来,一件件、一桩桩,话可多了,句句饱含着深深的感激之情。
王振泽虽然是普普通通的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可他当之无愧的是个慧眼独具的“伯乐”,他学过射击,热爱射击,曾培养过不少射击运动员。但没有一个成为驰骋射击场上的“千里马”,这使他悟出了一些深意:作为射击运动员,仅仅具备身体条件和刻苦精神是难以冲击世界射坛的,还必须具备一种常人难以具备的优异的心理因素。
许海峰在新桥中学是有名的“弹弓大王”,他的弹弓真神了:屋檐的麻雀,说打眼睛,就不能打脖子!那准确性,到了令人咂舌的惊异程度。自然是许海峰手上这张“神弹弓”,首先吸引了王振泽老师的视线。
不过真正使王振泽对许海峰牵肠挂肚的是他经过一段细心观察,发现许海峰是块理想射击运动员“材料”。中学时代的许海峰是一个毛头小伙子,却腼腼腆腆。
许海峰的性格沉稳,遇事不惊不慌,在老师面前,神态严谨,对答自如,既不像一些学生见了老师那么慌乱紧张,更不像另一种类型的学生,见了老师大大咧咧,满不在乎。这是王振泽多年寻觅而不得的“射击奇才”啊,他怎能不如获至宝。可惜啊,当时中华大地正处在动乱之中,“伯乐”和“千里马”都没有用武之地。
历史现实使许海峰成了个“大器晚成”的神枪手。1974年许海峰中学毕业后到“广阔天地”当了农民,一去就是5年,耕耘播种他干过,赤脚医生他当过,还做过化肥推销员、烟酒批发员。
直到1978年,巢湖地区体委为迎接安徽省第四届运动会,成立射击队,王振泽任教练,他马上想到了许海峰,于是不顾年龄限制,坐了70里路汽车,又步行20里,来到许海峰插队落户的螺百乡,从农村破例选拔了许海峰。
在极简陋的训练场上,经常出现这种动人心魄的镜头:“站起来休息休息吧!”教了一天课,拖着劳乏的身子急急奔来的王振泽教练,心疼地对许海峰说。
“手还没麻,还可以再坚持一会儿。”许海峰说完,冲着王振泽憨厚地一笑。
当许海峰手臂麻木,爬不起来时,便手一松,瘫倒在地上。这时,王振泽走上去把他拉起来,帮他抖抖臂,搓搓手,加快血液循环,恢复手臂的知觉和功能……
“压板机时,用力一定要均匀、正直、向后,不得有丝毫勉强……”王振泽一遍又一遍地谆谆讲解着射击要领。许海峰在这里是从射击学上的ABC学起的……
1984年7月29日上午9时,第23届奥运会男子手枪慢射比赛,在洛杉矶普拉多射击场展开,37个国家和地区55名射坛上名将高手,一字儿排开,随着“砰、砰、砰……”密集枪声,顿时硝烟弥漫。
40号靶位上黑头发、黄皮肤的83号射手,红色运动衣、蓝色运动裤,紫红的面孔上一副憨厚的神态,浓眉下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闪着智慧的光彩。他,就是我们中国第一次全面参加奥运会的射击选手许海峰。
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注意。记者、观众的视线,大都集中注视着瑞典拉罗格纳·斯卡纳克尔,他是大名鼎鼎的慕尼黑奥运会和世界射击锦标赛的金牌主。是风云际会的国际射坛上的显赫人物。记者照相机、录像机都架在了他的背后。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砰砰枪声,报告出运动员的成绩,观众和记者,纷纷拥挤到了40号靶位的后面,因为打完前五组后,许海峰的总环数,已经超越了所有参赛的选手。
这时,观众和记者的目光已从瑞典选手斯卡纳克尔转移到了许海峰身上,他们在40号靶位后边筑起了一道厚厚的人墙。砰砰的枪声,“咔嚓咔嚓”的拍照声和“嗡嗡”的询问、赞叹声,混成一片。顿时增加了射击场上的紧张气氛。
裁判员和监察员频频挥舞着小红旗,制止着情绪激动的观众,但随着比赛紧张地进行,声音依然有增无减,或许是裁判怕观众不懂得摇晃小红旗是什么意思吧,又特地在一面牌子上写下了“安静”的字样。
只剩下这最后一组了,眼看着大局已定。谁知好事多磨,平地起风波。许海峰的第四发子弹打了个8环,第五发,又是一个8环。观众和记者们突然安静了下来。
冠军之争往往是上下一环定乾坤哪,甚至环数相等,只好以10环数的多寡取决冠、亚军的名次。两枪连失4环,形势严峻。许海峰警觉了,他放下枪,背朝观众,坐在椅子上,用双手轻轻地托着头,像是在沉思,又像是在闭目养神。
原来,许海峰意识到,刚才由于求胜心切,打得不够冷静。这时,他在做着“心理调整”。他要努力排除一切杂念,思绪,让射击动作要领“统治”整个身心。
这以后,许海峰虽然接连打了两个9环、两个10环。然而,拥有雄厚实力的斯卡纳克尔,毕竟是射坛名宿,宝刀不老,1环1环咬得很紧,剩下最后一枪时,他比许海峰仅仅落后1环了。
顿时,普拉多射击场上被一层紧张的气氛所笼罩。热情的观众、众多的记者,都屏气息声,紧张地注视着许海峰这最后一枪。中国射击队的总教练张福的脸上显出少有的严肃神色。此时,年过古稀的国家体委顾问黄中,无法抑制自己狂跳的心脏,不得不悄然离开射场,躲到休息室去了……
许海峰自然意识到了这最后一枪的分量,打好了,金牌到手,这可是朝思暮想的啊;小有疏忽,也会前功尽弃,问鼎无缘!他默默地叮嘱自己:冷静!冷静!一定要冷静!这最后一枪必须打好!
能不能夺得那光灿灿的金牌,已经到了关键时刻,眼下,既是技术的较量更是意志的考验……许海峰是具有遇险不惊、情绪不轻易为客观环境所左右的射击运动员气质的。
只见许海峰举枪瞄向靶心,可是又放了下来;又举枪,又放下……如此四起四落。人们紧张的心快跳到嗓子眼儿了。时间,一秒钟好像拖长了老半天,千百双眼睛紧紧盯着许海峰手上那支“默哈里”手枪。
终于,许海峰稳稳地把“默哈里”举过头顶,然后慢慢直臂下落,稳稳地把自己变成了一尊塑像,手枪、胳臂纹丝不动时,他扣动了扳机,子弹从枪膛里呼啸着直冲正正的靶心穿过。
在许海峰那食指的屈伸瞬间,实现了中华民族半个多世纪的夙愿,实现了十万万同胞的梦和嘱托!许海峰胜利了!他在这硝烟烽火的“战场”上以566环的辉煌战绩,冲出了精兵强将的重围,雄踞群英之首。
许海峰从“弹弓大王”成为一名射击冠军固然离不开教练辛勤的培养与祖国的殷切期望,但更多的是许海峰的汗水浇灌而成的。
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首先需要具备不知疲劳的、认准目标锲而不舍地去顽强追求的精神。一个人只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久不懈的努力,就可以做到想做的一切。
上一篇:“冷美人”霍尔金娜
下一篇:“大脚鱼雷”索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