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繫辭下傳·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爲罔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包犧氏没,神農氏作,斲木爲耜,揉木爲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日中爲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神農氏没,黄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黄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刳木爲舟,剡木爲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渙》。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隨》。重門擊柝,以待暴客,蓋取諸《豫》。斷木爲杵,掘地爲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蓋取諸《小過》。弦木爲弧,剡木爲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蓋取諸《睽》。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宫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无數,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椁,蓋取諸《大過。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35),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蓋取諸《夬》。
【译文】古时候伏牺氏治理天下,他抬头观察天上的表象,俯身观察大地的形状,观察飞禽走兽身上的纹理,以及适宜存在于地上的种种事物,从近处援取人的一身作象徵,从远处援取各类物形作象徵,于是纔创作了八卦,用来贯通神奇光明的德性,用来类归天下万物的情态。(伏牺氏)发明了编结绳子的方法而製成罗网,用来围猎捕鱼,大概是吸取了《离》卦(网目相连而物能附丽)的象徵吧。伏牺氏去世,神农氏继起。他砍削树木製成耒耜的耓头,揉弯木干製成耒耜的曲柄,这种翻土耘田农具的好处,可以用来教导天下(百姓耕作),这大概是吸取了《益》卦(木体能入而下动)的象徵吧。又规定中午爲墟市时间,招致天下的百姓,聚集天下的货物,交换贸易然后归去,各人都获得所需的物品,这大概是吸取了《噬嗑》卦(上光明下兴动而交往相合)的象徵吧。神农氏去世,黄帝、尧、舜先后继起。他们会通改变前代的器用、制度。使百姓进取不懈;(在实践中)神奇地变化,使百姓应用适宜。《周易》的道理是穷极就出现变化,变化就能畅通,畅通就可以长久,所以能够(像《大有》上九所说的)“从上天降下祐助,吉祥而无所不利”。黄帝、尧、舜改进服制让人们穿着长垂的衣裳而天下大治,这大概是吸取了《乾》、《坤》两卦(上衣下裳)的象徵吧。他们挖空树木成爲船只,削製木材成爲桨楫,船只桨楫的好处,可以用来济渡难以通行的江河,就能直达远方而便利天下,这大概是吸取了《涣》卦(木在水上而流行如风)的象徵吧。他们驾御牛、乘坐马,拖运重物、直达远方,用来便利天下,这大概是吸取了《随》卦(下能运动而上者欣悦)的象徵吧。他们设置多重屋门而夜间敲梆警戒,以防备暴徒强寇,这大概是吸取了《豫》卦(设双门敲小木而爲豫备)的象徵吧。他们斫断木头作爲捣杵,挖掘地面作成捣臼,捣臼、捣杵的好处,万民可以用来舂米爲食,这大概是吸取了《小过》卦(上动下止)的象徵吧?他们弯曲木条并在两端牵繫弦绳作爲弓弧,削尖树枝作爲箭矢,弓箭的好处,可以用来威服天下,这大概是吸取了《睽》卦(事物乖睽而用威制服)的象徵吧。远古的人居住在洞穴而散处在野外,后代的圣人製造房屋改变了过去的居住方式,上有栋樑下有檐宇,用来防备风雨,这大概是吸取了《大壮》卦 (上动下健而大爲壮固)的象徵吧。古时候丧葬的办法,只用柴草厚厚地裹缠死者的遗体,埋在荒野之间,不堆坟墓也不植树木,没有限定的居丧期数,后代圣人发明棺椁改变了过去的丧葬习俗,这大概是吸取了《大过》卦(大事不妨过厚) 的象徵吧。远古的人繫结绳子作标记来处理事务,后代圣人发明契刻文字改变了过去的结绳方式,百官可以用它治理政务,万民可以用它稽察琐事,这大概是吸取了《夬》卦(断事明决)的象徵吧。
【注释】①包牺氏——古书多作“伏羲”、“伏牺”,《释文》“‘包’孟、京作‘伏’,‘牺’字又作‘羲’”;或又写作“庖牺”、“宓羲”、“伏戏”,亦称“牺皇”、“皇羲”。传说中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物。一说伏羲即“太嗥”。②与地之宜——指适宜存在于地上的种种事物。《集解》引《九家易》曰:“谓四方四维,八卦之位,山泽高卑,五土之宜也。”案,《本义》:“王昭素曰:‘“与地”之间,诸本多有“天”字。’”可备一说。③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类,作动词,犹言“类归”。这两句说明包牺氏作八卦的目的。“神明之德”,即阴阳变化的德性;“万物之情”,即阴阳形体的情态。《本义》:“俯仰远近,所取不一,然不过以验阴阳消息两端而已。‘神明之德’,如健顺动止之性;‘万物之情’,如雷风山泽之象。” ④作结绳而爲罔罟,以佃以渔——作,犹言“发明”;罔,同“网”;罟,音古gu,也是网的名称,《释文》:“黄本作‘爲网罟’,云‘取兽曰网,取鱼曰罟’”;佃,即“田”,指田猎,《释文》:“音田,本亦作‘田’”;渔,捕鱼,《释文》引马融曰:“取默曰田,取鱼曰渔”。这两句说明包牺氏发明结绳而製罗网,用以渔猎。案,《经义述闻》引王念孙说,指出“作”爲衍字,并谓:“涉前文‘作八卦’而衍”。可备一说。⑤盖取诸《离》——《离》,六十四卦之一,上下卦均“离”,象徵“附丽”(见该卦译注)。由于“离”有“目”象(见《说卦传》,下引卦象并同),上下离犹两目相重,故文中推测包牺氏取此象徵以製罗网。《本义》:“两目相承,而物丽焉。”案,罗网的製作,未必取法于《离》卦;但由于卦象与物象有相符之处,故《繫辞传》作此猜测。以下所明“盖取诸”十二卦的卦象,均倣此。《周易口义》:“‘盖’者,疑之之辞也”,“盖圣人作事立器,自然符合于此之卦象也,非準拟此卦然后成之,故曰‘盖取诸《离》’。” ⑥神农氏——传说中的原始社会人物,一说即“炎帝”。⑦斲木爲耜,揉木爲耒——斲,音酌zhuo,即“斫”,砍削,《说文》“斲,斫也”;耜,音饲si,上古农具“耒耜”的下端部分。《释文》引京房曰:“耒下耓也”,《说文》作“枱”,谓“耒耑也”,《段注》:“枱,今经典之‘耜’”;耒,音垒lei,上古农具“耒耜”的曲柄,《释文》引京房曰:“耜上句木也”,又引《说文》曰“耜曲木”(今本《说文》作“手耕曲木也”)。案,“耒耜”是我国古代最原始的翻土工具,靠脚踩把下端“耜”刺入土中,然后用手操纵曲柄“耒”以翻掘土壤。最初,其上下部分均爲木製,故称“斲木爲耜,揉木爲耒”。⑧耒耨之利——耨,音nou,耘田,《释文》:“马云‘鉏也’,孟云‘耘除草’”;利,犹言“好处”。案,《汉书·食货志》引此文,作“耒㠯(耜)之利”,《重定费氏学》云:“王昭素曰:‘耨,诸本或作耜’”,似可从。⑨盖取诸《益》——《益》,六十四卦之一,下震上巽,象徵“增益”(见该卦译注)。由于下“震”爲动,上“巽”爲木,爲入,恰如“耒耜”二体均爲木製,操作时上入下动,故文中推测神农氏取此象徵以製耒耜。《本义》:“二体皆木,上入下动。天下之益,莫大于此。” ⑩盖取诸《噬嗑》——《噬嗑》,六十四卦之一,下震上离,象徵“咬合”(见该卦译注)。由于上离爲日、爲明,下震爲动,恰如“日中”而集市兴动,且贸易交合与“咬合”之义相通,故文中推测神农氏取此象徵以规定“日中爲市”。《本义》:“日中爲市,上明而下动。又借‘噬’爲‘市’,‘嗑’爲‘合’也。”案,朱熹认爲“噬嗑”与“市”、“合”音近相借,说似可通。(11)黄帝、尧、舜——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旧说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尧,陶唐氏,名放勋,史称“唐尧”;舜,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三人均爲传说中原始社会人物,尧、舜已当父系氏族后期。(12)通其变,使民不倦——通其变,指变通前代的器用、制度;不倦,犹言进取不懈。《韩注》:“通物之变,故乐其器用,不解倦也。” (13)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正义》:“言所以通其变者,欲使神理微妙而变化之,使民各得其宜。”(14)“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大有》上九爻辞(见该爻译注),此处援以说明黄帝、尧、舜能运用《周易》的“变通”之理,故无所不利。《正义》:“《上繫》引此文者,证明人事之信顺;此乃明《易》道(阮刻重一“道”字,据《校勘记》删)之变通:俱得天之祐,故各引其文也。” (15)垂衣裳而天下治——指黄帝以后,製衣裳爲服饰而天下大治。《集解》引《九家易》曰:“黄帝以上,羽皮革木以御寒暑,至乎黄帝,始製衣裳,垂示天下。”《正义》:“以前衣皮,其製短小;今衣丝麻布帛所作衣裳,其製长大,故云 ‘垂衣裳’ 也。” (16)盖取诸《乾》、《坤》——《乾》、《坤》,六十四卦的开首两卦,各以“乾”、“坤”重成,象徵“天”、“地”(见两卦译注)。由于“乾”、“坤”爲上、下之象,古代服制上衣下裳,故文中推测黄帝、尧、舜取此两卦的象徵以製造“衣裳”《集解》引《九家易》曰:“衣,取象乾,居上覆物;裳,取象坤,在下含物也。”案,旧说又以爲“垂衣裳”有“无爲而治”之义,《乾》、《坤》则含变化易简之理,故《本义》曰:“《乾》《坤》变化而无爲”,说可通。(17)刳——音枯ku,剖开而挖空,《说文》:“判也”,《玉篇》:“空物肠也”。(18)剡——音眼yan,《正字通》:“剡,削也。”(19)盖取诸《涣》——《涣》,六十四卦之一,下坎上巽,象徵“涣散”(见该卦译注)。由于上巽爲木,下坎爲水,犹如舟行水面,故文中推测黄帝、尧、舜取此象徵以製“舟楫”。《集解》引《九家易》曰:“木在水上,流行若风,舟楫之象也。”案,前句“致远以利天下”,《本义》疑爲衍文,可备一说。(20)服牛——驾牛。《诗经·小雅·大东》“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朱熹《集传》:“服,驾也”。案,《说文》“牛”部“犕”下引《易》曰“犕牛乘马”,不言“犕”义,尚先生援陈寿祺云:“《玉篇》‘犕,皮秘切,服也,以鞍装马也’,《集韵》‘犕,用牛也’,通作‘服’”,据此则“‘服牛’即‘驾牛’也”(《尚氏学》)。说当从。(21)盖取诸《随》——《随》,六十四卦之一,下震上兑,象徵“随从”(见该卦译注)。由于下震爲“动”象,上兑爲“悦”象,犹如马牛在下奔驰,乘驾者居上而欣悦,故文中推测黄帝、尧、舜取此象徵以发明“服牛乘马”之事。《本义》:“下动上说”。(22)柝——音拓tuo,古代巡夜者用来敲击报更的木梆。《释文》:“马云‘两木相击以行夜’,《说文》作‘’。”(23)盖取诸《豫》——《豫》,六十四卦之一,下坤上震,象徵“愉乐”(见该卦译注)。由于上震倒视爲“艮”,其下又有“互艮”,艮爲“门阙”“多节之木”、“手指”之象(均见《说卦传》),犹如设“重门”而手持双木互击;又“豫”字含“豫备”之义,故文中推测黄帝、尧、舜取此象徵以设立“重门”,“击柝”防盗。《集解》引《九家易》曰:“下有艮象;从外示之,震复爲艮:两艮对合,重门之象也。”又曰:“(即“柝”)者,两木相击以行夜也,艮爲手,爲小木。”又,《韩注》:“取其豫备”。案,《折中》引俞琰曰:“坤爲阖户,重门之象也;震动而有声之木,击柝之象也。”可备一说。(24)济——成,文中指春米爲食。(25)盖取诸《小过》——《小过》,六十四卦之一,下艮上震,象徵“小有过越”(见该卦译注)。由于上震马“动”,下艮爲“止”,上下相配,适如杵臼春米的情状,故文中推测黄帝、尧、舜取此象徵以製“杵臼”。《本义》:“下止上动。”(26)弦木爲弧——弦,用如动词,“弦木”即弯木上弦;弧,弓。《说文》:“弧,木弓也。”(27)盖取诸《睽》——《睽》,六十四卦之一,下兑上离,象徵“乖背睽违”(见该卦译注)。由于《睽》卦的象徵意义是事有乖睽然后合之,而弓矢之用也是制服天下之“乖争”者,故文中推测黄帝、尧、舜取此象徵以造弓矢、威服天下。《韩注》:“睽,乖也。物乖则争兴;弧矢之用,所以威乖争也。”(28)宇——房屋上方四垂的边缘,即“屋檐”。《说文》:“宇,屋边也。”(29)盖取诸《大壮》——《大壮》,六十四卦之一,下乾上震,象徵“大爲强盛”(见该卦译注)。由于下乾爲“健”,上震爲“动”;犹如风雨动于上,而宫室壮于下,故文中推测黄帝、尧、舜取此象徵以建“宫室”、“待风雨”。《温公易说》:“风雨,动物也;风雨动于上,楝宇健于下,《大壮》之象也。”(30)不封不树——封,堆土爲坟,《礼记·王制》“不封不树”郑玄注:“封,谓聚土爲坟”;树,植树。此句说明上古葬俗既不堆坟墓,也不植树爲标记。《正义》:“不积土爲坟,是不封也;不种树以标其处,是不树也。”(31)丧期无数——丧期,即居丧之期。此句指上古服丧,没有限定的期数,即“丧礼”未经制定。《正义》:“哀除则止,无日月限数也。”(32)棺椁——古代棺木,内一层曰“棺”,外层所套者曰“椁”。《庄子·天下篇》:“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33)盖取诸《大过》——《大过》,六十四卦之一,下巽上兑,象徵“大爲过甚”(见该卦译注)。由于《大过》卦有“大爲过厚”的象徵意义,而丧礼的制定是变简朴爲繁厚,故文中推测黄帝、尧、舜取此象徵创製以“棺椁”安葬的礼节。《韩注》:“取其过厚”。案,《折中》曰:“棺椁者,取木在泽中也;又死者以土爲安,故入而后说之。”此取上下象之义,可备一说。(34)结绳而治——指上古未出现文字之初,用结绳来记物之数量、事之大小等。《正义》:“郑康成注云:‘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义或然也。”(35)书契——契,刻。“书契”犹言“契刻文字”。《尚氏学》:“盖古用简,须以刀刻字,故曰‘书契’。”(36)盖取诸《夬》——《夬》,六十四卦之一,下乾上兑,象徵“决断”(见该卦译注)。由于《夬》卦有“断事明决”的象徵意义,而“书契”文字的兴起正爲了明于治事,故文中推测黄帝、尧、舜取此象徵以製“书契”,使“百官以治、万民以察”。《韩注》:“《夬》,决也。书契所以决断万事也。”
【说明】以上第二章。
本章先叙“包牺氏”仰观俯察,创製八卦;接着又举六十四卦中的十三卦,推测古人因卦象而製立礼法、器用等事,说明《易》象的“神奇”作用。
文中所言“製器”典故,虽未必出自“卦象”,但可借以窥探远古时代人们的田渔舟车、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劳作生活情状;从“结绳”到“书契”的进化更勾勒出一条我国古代文字起源的线索。这些,均爲研究上古史提供了重要旁证资料。
上一篇:周易·明夷卦第三十六《《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衆,用晦而明.》
下一篇:周易·说卦传《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