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艮卦第五十二·《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无咎”也。
【译文】《象传》说:“艮”,意思是抑止。其时应当抑止就抑止,应当前行就前行;或动或静适当而不违时,抑止的道理就光辉明灿。《艮》卦大义是象徵抑止,这是说明抑止适得其所。卦中六爻上下相互敌对,不相交往亲与,所以就像不让身体面向当被抑止的私欲,譬如行走在庭院裹也两两相背,互不见对方被抑止的邪恶,这样抑止就不致咎害。
【注释】①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这四句紧承上文释卦名“艮”为“止”之义,进一步阐说“抑止”之道要适时而用,才能“动静”得当,而“抑止”的道理便因之而“光明”。《王注》:“止道不可常用,必施于不可以行,适于其时,‘道’乃‘光明’也。” ②艮其止,止其所也——这两句释卦辞“艮其背”。首句谓“艮其止”,则所“抑止”之处为“背”;“背”为应当抑止之“所”,故次句曰“止其所也”。《正义》。“此释施止之所也。‘艮其止’者,叠经文‘艮其背’也;易‘背’曰‘止’以明‘背’者无见之物,即是可止之所也。”又曰:“‘艮’既训‘止’,今言‘艮其止’,是止其所止也,故曰‘艮其止,止其所’也。” ③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敌应,犹言“敌对”。这两句以六爻关係再释卦名“艮”及卦辞“不获其身”以下四句。本卦上下对应爻均爲同性相敌,故曰:“上下敌应,不相与”;而六爻相敌对,不相亲与,正同“相背”而“抑止”之理,即卦辞“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之义。《正义》:“此就六爻皆不相应,释《艮》卦之名,又释卦辞‘不获其身’以下之义。凡应者,一阴一阳,二体不敌;今上下之位,虽复相当,而爻皆峙敌不相交与,故曰‘上下敌应,不相与也’。然八纯卦皆六爻不应,何独于此言之者?谓此卦既止而不交,爻(“爻”阮刻作“加”,据《校勘记》改)又峙而不应,与‘止’义相协,故兼此以明之也。”
上一篇:周易·说卦传《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下一篇:周易·坎卦第二十九《《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