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解体神经症的自我调解
案例
“花非花,雾非雾”不仅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对世事变迁的感叹之词,而且也是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切身体验,虽然这样的人在人群之中为数不多。请看下面一名中学生的独白:
“我是一名中学生,不知为什么这六年来常感到很痛苦。学习、思考问题时总不顺畅。有时为一些问题要反复想,把自己弄得非常难受。我发现我的精神状态好像和正常人不同。我丧失了个性,有时处在一种亢奋状态,一种全身投入某种情绪中的状态。最后在我和周围人交往时,往往别人一句话,便使我清楚地感觉到他们的状态。比如我看到街上的青年女性的成熟体态,心里总有不能消受之感;又如我看到许多漂亮的男孩子,总是琢磨他们,好像一下子就看透了他们的内心。只有当我平静时,才感到这些根本不是什么问题……我很迷信,比如我一看到大耳垂的人就想到他很有福分,将来一定了不起;见到小耳垂的人就觉得他很悲惨。逐渐,我整个人都沉浸在耳垂之中。有时感到自己已经改变长相,一会儿很帅,一会儿很丑。周围的人都注意我,又都嘲笑我。我对别人的丑俊也很关心,他们似乎也在变化……想到自己这种失魂状态我就非常害怕、难过,常常想别人是怎样生活的,自己为什么找不到位置,找不到一个当初存在的感觉。是世界变了,还是我在不停地改变?”
分析
从这名中学生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正处于人格解体状态中。人格解体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不能正确地认知自我的感受和存在。这种状态也可出现在正常人疲乏时、人吸毒或喝酒时,亦可见于某些精神疾病。但如果这类不寻常的体验单独出现,而且像这位中学生那样持久存在,并引起他的苦恼,或主动要求治疗时,那么就可说他患了人格解体神经症了。
人格解体神经症,又称人格解体障碍,是以持续或反复出现的对自身或环境感到疏远或陌生的不愉快体验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这种神经症在临床表现上可分为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或二者兼而有之。当人格解体时,患者感到他的情感或内心体验变得疏远、陌生,不是他自己的,或已经丧失了。如有的患者觉得他的情感和动作好像是别人的,或觉得他像在演戏。有的患者体验到自己像一个机器人,像处于梦境之中;还有的患者自述体验不到自己的情感,或感到丧失了对自己精神或躯体的支配。患者知道这类体验是不正常的,但持续或反复出现,又无法消除,因而感到十分痛苦。
当现实解体时,患者感到周围环境或特定物体看起来很陌生、变了形、很平淡、毫无生气、枯燥无味,或者觉得周围像一个舞台,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演戏。有时还可发生时间或空间知觉的改变。比如有一个炮兵在射击时总感觉不到何处是地、何处是空,对空中的目标产生怀疑,因而难以完成任务。
此外,患者还有可能同时感到头昏、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失去理智,或害怕这种现象再次出现。
那么,人格解体神经症患者对自己及周围的事物的扭曲感知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并没有一致的答案,一般认为与一些易导致精神紧张或焦虑的因素有关,如灾难、战争等。有一些学者也提出了比较独到的观点。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人格解体的中心症状——疏远体验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患者通过对外界及自身的疏远,达到了逃避由外界及自身激起的焦虑的目的。而加可布森认为,当个体的自我不能由潜意识中的原始本能冲动渲染自我形象时,个体便容易患人格解体症。
最近,大多数的学者都支持这样的观点:即人格解体是一种原始的、高度病理化的防御方法,它与自我否定有关。当通常的压抑自我本能表达的机制失效的时候,人格解体便可用做控制无法接受与容忍的冲动的应急措施。
当人格解体状态出现的时候,许多患者体验到的是焦虑和痛苦,而这往往又加重了人格解体的疏离感。因而,顺其自然,见怪不怪倒是值得一试的办法。
顺其自然法。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人格解体症的出现是个体的一种应急性防御措施,只要顺其自然,不为所动,个人很快会进行自我调节,既而就能消除该症状。如果你一遇到人格解体症状出现便手忙脚乱,百般焦虑,这自然会加重症状。出现人格解体现象后,患者除了施行顺其自然这一原则性方法外,还有一些辅助方法,如放松法、呼吸控制法等。
另外,人格解体症患者一般都有个爱胡思乱想的毛病,因而在平时应多注意参加各种活动,融入到亲属、同学、朋友的群体中去。关上门胡思乱想,只能加重你对环境的扭曲认识;走出门亲身体验,才能使你感受到一个更真实的世界,“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
上一篇:错了就道歉,没有什么大不了
下一篇:人格障碍的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