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自私,设定你的心理界限
当别人开口要求我们做一件事时,到底是该拒绝还是该接受呢?坦白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即便是面对同样的事,每个人的看法也不一样,因为个人的评判标准不同,拒绝的底线也不一样。
某电视台举办一场策划会,大家都各司其职地忙碌着,台里刚好有一位实习生,他的事情不算太多,主任就请他帮大家去买盒饭,每人一份,这顿饭算主任请客。没想到,实习生在听到这个要求时,表情瞬间变得很严肃,他很正式地对主任说:“非常抱歉,我不会帮您去买盒饭,我学的是导演专业,来电视台就是想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不是来跑腿打杂的。”主任听到这番回答,虽然很惊讶,却也没有反驳。
这件事被曝光后,引发了网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各界的看法也不一样。
有人觉得,这个年轻人很有主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活得很真实,也很勇敢,不喜欢的事情就坚定地拒绝,不违心地难为自己。
有人把焦点对准了那位主任,结合自身的处境发表言论:“领导们完全不考虑我们的感受,不管大事小事,我们的分内事还是他的私事,全都吩咐给我们做,我们不是下人,也需要尊重。”
还有人觉得实习生太小题大做了,并且直接拒绝了领导的小要求,缺乏尊敬,也有点自私。这样的年轻人与身边的人交流能力差,很难融入群体和社会,等等。
总之,这个盒饭事件,可谓是众说纷纭。我们很难评论,到底谁对谁错,因为事情总是多面的,不能片面地看问题,而是要从各个角度全面来分析。但通过这件事,我们也会发现一个事实:每个人的处境不同,拒绝别人的界限不同,因而对事情的看法也不一样。
什么是界限呢?简单来说,就是“心理界限”,它能让你能清楚地知道:哪些领域是你的,是别人不能侵犯的;一旦越界了,你就不再是真正的你,以及你想成为的你了。有了这个界限,在面对他人的请求时,你就知道该不该拒绝了。
有些人对“心理界限”心存偏见,会将其跟“自私”联系在一起。有人觉得,拒绝他人,往往就是不替他人着想,是冷漠的态度,这样的人是不会受欢迎的,可能会被孤立。事实上,这是对“心理界限”的误解。
约翰·汤森德博士写过一本书,里面专门讨论了“心理界限”。他说,“心理界限”健全的人,对于生活和他人都有明朗的态度,做事的立场也很坚定,观点清晰,有自己的追求和信仰;相反,生活中没有“界限”的人,恰恰是因为心理没有判断的标准,因而做什么事都举棋不定、态度暧昧,对待爱情、工作和生活,完全没有参考的标准。这样的人在与人交往时,总处于被动的境地,一旦别人态度稍微强势些,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妥协和退让。
有一个妈妈独自带孩子出门,在所乘坐的车里认识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要去旅行,身边还带着自己的小孙子。老太太很热情,主动跟这位妈妈交谈,家长里短的,一会儿问孩子的生日、年龄、名字、喜欢吃什么,一会儿又问女人丈夫和家里的情况,做什么职业、收入怎么样、家住哪里?被一个陌生人刨根问底,这位妈妈起初觉得很别扭,但因为不好意思,也不懂得拒绝,就如实回答了。
很快,意想不到的悲剧就发生了。
车到站时,老太太在众目睽睽下拽起女人的孩子就走,女人极力阻拦,引来不少的围观者。可是,老太太对女人和孩子的情况非常了解,大声把详细信息说给众人听,以至于所有人都相信了那位老太太……
故事中的这位妈妈,没有丝毫的防范意识,更没有清晰的拒绝界限,在面对陌生人的盘问时,没有保护好自己和孩子的隐私。倘若她事先在内心设定了一个拒绝界限,自然就会知道什么事情该拒绝,什么时候该拒绝。
设立拒绝界限不是盲目的、随意的,先要分清是非,做到公私分明。在集体中,要严守规则制度,不能做出格的事。然后,以此为基础,维护自己的利益,满足自己的“私”求,让自己活得更好。关于如何对“私”,我们不妨参考美国励志导师奥里森·马登的建议: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主见,他在任何人面前、任何场合都能够慷慨陈词,表明自己的想法,捍卫自己的利益。相信自己、坚定立场、坚持主张,你不但会让自己活得舒心而且也不会丢掉你的工作;如果你做事毫无主见,你在生活中就会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胆小怕事,活得不自在,很憋屈。如果没有主见,你往往也会过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害怕失败,不敢果断行事,因循守旧,在工作中很难有创新和突破。所以,缺乏主见的人在生活中常吃亏,在事业上难成功。”
奥里森·马登清楚地告诉了我们该如何设定拒绝的界限:当你在集体中时,要跟很多人产生关联,此时你要有主见,坚定自己的立场。因为,你坚守的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它体现了你的心声、你的愿望、你的尊严、你的价值,这些都是值得你去追求和捍卫的。
上一篇:扔掉圣人情结,没必要逼自己成为完人
下一篇:拒绝不相容的事务,是对自己和人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