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应变,化险为夷
◎写作关键词:冷静 思考
虚实结合
有一天刘邦把韩信召进宫中闲谈,与韩信讨论各位将领才能的大小。刘邦问道:“像我自己一样的能统帅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你只不过能统帅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你能统帅多少呢?”韩信回答道:“我统帅的士兵越多越好。”刘邦笑道:“你统帅士兵越多越好,那为什么被我所控制?”韩信说:“陛下不能统帅士兵,但善于带领将领,这就是韩信我之所以被陛下你所控制的原因了。并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后所能达到的。”
韩信一时的骄傲得罪了刘邦,但很快妙语就抬高了刘邦的才能,避免了一场君臣间的尴尬。
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公子元,在他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后,非常想占有漂亮的嫂子文夫人。他用各种方法去讨好,文夫人却无动于衷。于是他想建立功业,显摆自己的能耐,以此讨得文夫人的欢心。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亲率兵车六百乘,浩浩荡荡,攻打郑国。楚国大军一路连下几城,直逼郑国国都。郑国国力较弱,都城内更是兵力空虚,无法抵挡楚军的进犯。
郑国危在旦夕,群臣慌乱,有的主张纳款请和,有的主张拼一死战,有的主张固守待援。这几种主张都难解国之危。上卿叔詹说:“请和与决战都非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郑国和齐国订有盟约,而今有难,齐国会出兵相助。只是空谈固守,恐怕也难守住。公子元伐郑,实际上是想邀功图名讨好文夫人。他一定急于求成,又特别害怕失败。我有一计,可退楚军。”
郑国按叔詹的计策,在城内做了安徘。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一兵一卒。令店铺照常开门,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一丝慌乱之色。大开城门,放下吊桥,摆出完全不设防的样子。
楚军先锋到达郑国都城城下,见此情景,心里起了怀疑,莫非城中有了埋伏,诱我中计?不敢妄动,于是等待公子元。公子元赶到城下,也觉得好生奇怪。他率众将到城外高地眺望,见城中确实空虚,但又隐隐约约看到了郑国的旌旗甲士。公子元认为其中有诈,不可贸然进攻,须先进城探听虚实,于是按兵不动。
这时,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信,已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公子元闻报,知道三国兵到,楚军定不能胜。好在也打了几个胜仗,还是赶快撤退为妙。他害怕撤退时郑国军队会出城追击,于是下令全军连夜撤走,人衔枚,马裹蹄,不出一点声响。所有营寨都不拆走,旌旗照旧飘扬。
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一望,说道:“楚军已经撤走。”众人见敌营旌旗招展,不信已经撤军。叔詹说:“如果营中有人,怎会有那样多的飞鸟盘旋上下呢?他也用空城计欺骗了我,急忙撤兵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空城计的战例。
这是我国古代历史著名的故事,让女孩知道万事都可以解决。用智慧来改变危险的局势,随机应变就可以化险为夷。努力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对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是很有帮助的。新时代的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比过去成倍增长的信息,要迅速地分析这些信息、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时代潮流的关键是,解决一切危机让自己快速成长。
知识窗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理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为你支招
女孩如何冷静地对待困难?
1.女孩要理智
女孩必须保持理智,只有理智才会在处理事务上占领先机,获得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理智建立在聪明的基础之上,但又比聪明更务实、更具体、更需要勇气和判断、辨别的能力。敏捷的思维,淡定的心,清醒的头脑,良好的自控能力都是女孩要做到的,这样就可以把生活中的事情处理好。
2.女孩要智慧
智慧是一个女孩的深度,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面对荣辱得失时安然接受的平常心;对自己要有客观的定位,理性与感性能够平衡发展。所以好好把握当下,能够豁达、坦然、投入地去做眼下的事,真诚、耐烦地对待眼前的人,就是很有智慧的人。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情,在小事情上面学习东西、总结经验,想想怎么做可以把事情做得更有效率,更加完美。
3.女孩要果断
女孩要有果断的处事能力,不要犹豫,否则会失去先机,机会不会等待,果断地作出对的决定,就能把握住机遇。权衡好事情的利与弊,这样才能决定做还是不做。不畏惧困难,但是不要鲁莽,全方位考虑需要涉及到的所有问题,胆大心细,做事果断才会成功。
上一篇:适时为他人挺身而出,做一次“英雄”
下一篇:顺其自然,一切泰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