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与懦弱的根本区别在于执行力
有个作家说过这么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区别不是智商、不是情商、不是出身,而是执行力。”没错,没有行动,一个人的人生不会有根本的改变。所以韩寒说,“听过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心理学家也说,学习了心理学,不代表你的人生问题从此就解决了。而我想说,知道了如何成为内心强大的人,但若不将这些理念付诸行动,依然无法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我有个朋友,日子过得有点糟糕,经济拮据,心理不够健康、强大,亲子关系问题频出,关于这些问题她咨询过我无数次。每次跟我沟通后都非常高兴:“听你说完我感觉轻松多了,每次跟你聊后我都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然而不久后,她还是会带着巨大的困惑来找我。我说,告诉你的那些方法你都没有很好地去执行。给你提供了一些兼职机会,你说会去试试,但半年后还不见任何行动。心理上的一些问题,你说明白了,但遇事还是会妥协、退让,丝毫不懂得争取。和孩子之间的问题,严重时你来找我了,不严重时你好了伤疤忘了疼,得过且过。你说这些问题已经累积太久,处理起来太累,能过得去就睁只眼闭只眼好了。所以几年过去了,你的所有问题几乎都没有得到任何解决。如果是这样,你再咨询我一百次,都没有用。
是的,不去付出行动作出改变,再厉害的心理学家都没有用。那些理论再一针见血、一语中的,都不会直接对生活产生作用,都需要人的行动作为中介。能改变自己人生的、能使自己变得强大的永远都只能是自己。
我身边也有执行力比较强的人。前文提到过的那个自律达人朋友,常常是说干就干,比如说健身就健身,说学英语就学英语,说写作就写作,而且一年后我都见到了卓有成效的结果。她的内心也并非是绝对强大的,也有纠结,也有疲累,也有撂挑子不想干的时候。但她的厉害之处在于,抱怨完了还会接着干,不会一直停留在抱怨的状态中。所以她想做的事情都有较好的结果,这种好的结果增加了她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冲淡了她内心的那些纠结和抱怨。也就是说,执行力不但实现了她的那些现实目标,也让她的内心变得强大了。
人并非机器人,并非设定了程序就能很好地运转,内心有波动也很正常,但如果能克服心理波动去行动,就已经是内心很强大的人。但为什么有些人能克服,有些人克服不了?跟性格有一部分关系。有一类人天生想法不太多,行动力超强。还有一个原因,你对不如意的状态的忍受能力如何,忍受力强的人改变能力就弱,也就是说,有些人有自虐的心理倾向,他一方面很讨厌某种状态,另一方面又愿意忍受甚至潜意识里很享受这种状态。而对不如意的状态一天都忍不了的人,会迅速付出行动去改变。
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也有这种心理倾向。
有一位妈妈曾经问我,孩子学习不好,她很焦虑。我问孩子是否焦虑。她说孩子也很焦虑,也知道学习不好将来会有很大的麻烦,也想把学习这件事做好,但就是没有很好的行动。孩子也很痛苦,但还是忍不住看电视,玩游戏。
这让我想到我自己,有时工作会拖延,明明时间不多了,还不去做。可一旦发现事情真的迫在眉睫,再不做就完蛋了,我就会立刻行动起来,幸运的是总能在最后关头把工作做好。为什么非得这样呢?我分析过有两个原因。一是事情还没到“崩盘”的时候,危机还没有真正到来,所以不着急。二是我潜意识里认为,我有能力解救濒临崩盘的危机,所以总把事情拖到不得不做的时刻。一方面是无法抵挡内心的一些诱惑,总想去偷懒娱乐,另一方面是解救危机让我产生一种成就感。
而这个不愿付出行动努力学习的小孩,虽然并不是要解救濒临崩盘的危机,但是对他来说,事情还没有到崩盘的时刻,学习不好这件事带来的现实危机还没有来到他的面前,虽然学习不好他也会焦虑,但焦虑尚在他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如果有一天,现实危机来到他面前,令他无法承受了,比如找不到工作,吃饭都成问题,他一定会行动起来。所以我认为,执行力差的真正原因是人能够忍受不行动时的现状。但即使能够忍受,这个过程也是不快乐的。人如果长时间地待在这种状态中,心理健康会越来越差,甚至崩溃。
所以,我们帮助孩子提高他的执行力的目的,是为了让他生活得更健康,更幸福。
1.让孩子看到如果他一直不行动的最可怕后果
不行动的原因之一,还能够忍受目前的状态,缺乏行动的刺激。
我有一个朋友欠了一些信用卡账单,数目不算很多,他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但是一直没有很努力地赚钱去还款。直到有一天他认识了一个比他欠钱更多的人,那个人被债主追得不敢回家,全家人都埋怨他,每天惶惶不可终日,甚至连自杀的念头都有了。我这个朋友突然如梦初醒,说我不能像他那样,到了不可挽回的时候才行动。于是他立刻开始找兼职努力赚钱,也不再乱买东西,不出一年,他就还完了所有信用卡账单。而在这之前,还信用卡账单的念头和计划在他头脑中已经好几年了。促使他付出行动的,无非是看到了一直不还款的最可怕后果。
如果父母也能让孩子看到他一直不行动的最可怕后果,就会刺激他。比如,孩子不好好学习,父母可以带孩子到招聘市场转一转,也可以让孩子到社会上体验一下赚钱的艰辛、生存的压力,让他知道,如果一个人没有文化知识、没有学历,将无法在社会上很好地生存。你现在觉得学习有压力,但不学习将来压力更大。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提倡给孩子过大的压力,但这时孩子已经不学习了,父母就需要给他一些压力。又如,孩子肥胖,但又不愿意减肥,父母可以给他找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过度肥胖的人是如何身患重病的,这就有可能会刺激他。
一个人不行动是没到那个刺激的点,那父母就让孩子提前感受到这个点。
2.避免过程过于乏味
不行动的原因之二,要做的那件事过于乏味,缺乏行动的精神动力。比如学习,长时期的学习再加上应试教育,确实会让孩子感觉到乏味而缺乏行动的动力。如果父母能够帮助孩子让这个过程有趣一些,孩子的行动力就会大一些。如学语文,父母可以结合书本上的文章给孩子找一些相关的更加有趣的文学作品,或者了解一些文章作者的逸闻趣事;学数学,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数学游戏,带孩子到科技馆参观等;学英语,父母可以让孩子看一些英文的动画片、电影等。让孩子爱上这门学科,为乐趣而学,而不是为任务而学,那么他就比较容易付出行动去学习。
3.降低难度
不行动的原因之三,要做的那件事过于困难,缺乏行动的勇气。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上五年级,学习跟不上,老师讲的完全听不懂,索性破罐子破摔不学了。我的朋友就帮孩子请了家教,从四年级的课程开始补起,因为难度降低了,孩子听得懂了,于是愿意学了。基础打好后,孩子发现五年级的课程也不是很难,于是开始认真学习了。所以,降低要做的那件事的难度,就容易付出行动,具体如何降低,要结合具体的事情来考虑。
4.不要管做得好不好,只要开始去做就好
不行动的原因之四,担心自己做不好,承受不了行动之后的结果。这是拖延症的重要心态之一,即对自己要求过于完美,只有对某件事非常有把握才会行动。害怕万一做不好,自己会对自己失望,因此心理准备期过长。这也是内心不强大的表现。这会使自己陷入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即不开始做,不去练习,就永远做不好。而做不好,就永远不开始,于是无限拖延。
解决这一点要改变认知,即没有任何一个人在刚开始做一件事情时就能做好的,一开始做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经过练习后能做好。因为做得不够好而不开始是一种逃避,逃避的并不是这件事情,而是自己无法面对失败的脆弱心态。因此,要改变这种认知和心态,降低对自己的期待值,敢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再把做得不够好当成一种失败,它只是达到结果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过于在乎结果的人是脆弱的,而不管结果如何,都敢付出行动的人才是强大的。因此,开始行动,你就是成功者。
如果孩子在想要做某件事时有这样的心态,父母可以尝试着这样去鼓励他:去跳舞吧,不管跳得好不好,开始跳了就好;去演讲吧,不管讲得好不好,敢于上台就好。内心强大的人从来都不是看到成功了才行动,而是行动了才有可能成功。这句话并不是心灵鸡汤,而是事情的客观规律,一件事只有反复实践才有可能做好。
5.多和执行力强的人接触
我有一个朋友分析自己缺乏执行力的原因时说:“我什么原因都不是,我是纯懒。”这不是开玩笑,有一类人就是天生缺乏执行力,他们就是不愿意动。对这类孩子怎么办呢?只能是适当改善他们的性格。虽然性格的改变很难,但孩子的性格尚在形成期,还有机会改变。所以,让孩子和那些执行力比较强的人多接触,他就有可能受到他人的感染和带动。例如,每当看到我那位执行力超强的朋友勤奋地在朋友圈打卡的时候,我也不由自主地行动起来了。
缺乏执行力的原因有很多,可能并不限于我罗列的这几种。当孩子缺乏执行力的时候,不要只是简单粗暴地去训斥、去催促,也不要盲目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应该先找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克服拖延症,提高执行力。
执行力强的孩子成长能力也强,因为他们主动性强,行动力最快,他们遇事不扯皮、不推诿、不逃避、不会想法过多,就是切切实实地去做,这个特点让他们不断地强大。
上一篇:平静应对,孩子犯错在所难免
下一篇:当逆反期撞上更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