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从专业教材中汲取营养
李艺同学:
你好!
看了你的答卷,知道你对读书很有兴趣,2014年读了20多本书。而且看到精彩的片段会记下来,写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这种习惯很好,应保持。
你在答卷中说:“作为文科生,个人觉得专业教材很无趣,只有生硬死板的理论,对实际指导作用不大。如何在专业书中汲取更多知识?”你对教材提出的意见不无道理,你谈到的困惑有一定的代表性。
为了提升高等院校本科教材的质量,2011年4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适应不同类型高等学校需要和不同教学对象需要,编写推介一大批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要改革创新,鼓励对优秀教材不断修订完善,将学科、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写入教材。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实,专业教材的质量会逐步提高,对大学本科生的吸引力也会进一步增强。
问题在于专业教材的修订需要时日。你在大学学习的时间有限,等教材修订好了,也许你已经毕业、离校。务实的办法是想一想当下应该怎么办。建议你多搜集一些新闻界的实例,联系实际对专业教材中谈及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这可能是从专业教材中汲取营养的有效办法。
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重点教材《新闻学概论》为例。教材第二章专门讲授新闻真实,强调“准确地报道事实,向人民群众如实反映客观世界最新发生变动的情况,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了坚守这一原则,教材强调了四个方面:一是构成新闻的要素“五个W”要准确无误;二是事实的细节描述要有根有据,符合实际;三是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要真实可靠;四是新闻中所概括的事实要符合客观实际。这一章节是对多年新闻采编实践经验的概括。2015年1月下旬,根据社会举报,中国记协查处并公布了3起虚假、失实事件,头一件就是2014年9月29日《中国经营报》关于“发改委海南国际旅游岛评估报告未通过专家评审”的报道。经查,国家发改委未就海南国际旅游岛评估报告组织过专家评审,《中国经营报》的报道严重失实。联系这一典型案例,重读《新闻学概论》第二章,你就不会觉得“专业教材很无趣”了。
再以“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中的《新闻采访学》为例。你可以联系新闻界的不正之风领悟教材中的一些基本观点。2014年11月下旬,中国记协发出关于查处3起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案例通报。通报说,2008至2011年间,原《今日信息报》(现更名为《慈善公益报》)记者郭某某私自接受他人请托,采写了《沙中村民何时能拿到征地补偿款?》的报道,并收取了6万余元的“办事”费用。郭某某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新闻行业法规和新闻职业道德。你再看看《新闻采访学》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论述的。该教材第五章“保持廉洁奉公的作风”一节写道:“记者虽不掌握党权、政权、军权、财权,但掌握舆论权。有些人为了谋取个人私利,就要千方百计利用舆论权……在社会上存在不正之风和少数干部贪污腐败的情况下,新闻媒介加强清正廉洁宣传的责任更重了。正人先正己。强调记者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不以舆论权谋私,保持廉洁奉公的作风,也更有必要。”联系新闻界以稿谋私的实例,品读新闻专业教材,你就能感受到新闻专业教材对新闻实践的指导作用。
大学本科4年,8个学期,其中第8学期要实习和写毕业论文,实际上课时间为7个学期。假定每学期上课18周,每周24节课,“读大学”上的课只有大约3000课时。有的家庭建立了“收支明细账”。你能不能建立一本“课堂时间利用情况明细账”?要好好想一想自己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是高还是低,有没有白白浪费过?你要确立这样一个理念:既然这堂课我已支出了时间,那就力求多学到一点新知识,或者获得一点新感悟!要收大于支,不要支大于收,更不能只有时间支出,而没有知识收获。
祝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南振中
2015年2月20日
2015年3月1日,作者(后左一)与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收到回信的本科生、研究生座谈
上一篇:学会“关心”与“被关心”
下一篇:实现人生价值的三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