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学作品当作生活的教科书
王颖颖同学:
你好!
看了你的答卷,知道你从初中开始就很喜欢读书,尤其喜欢看文学名著。这些作品让你看到了一个与现实生活不一样的、更加开阔的世界,从中了解到不同的故事人生。这是一种好习惯,望能坚持。
你在答卷中提出:“很多文学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作为一个‘90后’大学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年代,对故事中的习俗和一些做法难以理解,因此会对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产生认知偏差。”你提出的这一问题,在年轻人中有一定代表性。
文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有密切联系。它像一面镜子,反映或折射出那个时代的人间百态。以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为例,作品通过描写善良的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在中世纪封建专制下受到摧残的悲剧,反映了专制社会的黑暗、反动教会的猖獗和司法制度的不公。为了防止你所说的“认知偏差”,在读这本书的同时,应搞清楚这部鸿篇巨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和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巴黎圣母院》的故事以公元15世纪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法国社会为背景。作品写于法国社会大动荡年代。1794年雅各宾政权被推翻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随之建立,随后就是波旁王朝复辟。1824年,路易十八逝世,查理十世执政,这是波旁王朝统治最黑暗的时期,极端保皇分子入内阁,天主教会势力更为猖獗。1830年七月革命后,掠夺革命果实的银行家统治着法国,金融资产阶级进入全面胜利和巩固时期,但同时无产阶级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法国社会急剧转折,各种力量斗争十分激烈。《巴黎圣母院》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搞清作品写作的年代和时代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巴黎圣母院》的思想内涵。
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让艺术满足于它的崇高而美丽的使命:当现实不在眼前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代替现实,并且给人作为生活的教科书。”“90后”大学生虽然没有经历过作品反映的那个年代,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弥补自己的知识缺陷。我走出大学校门之后当了一年文教记者,之后就当农村记者。对农村不熟,对农业不熟,对农民不熟,是我的一大弱点。为尽快熟悉农村生活,除了蹲点调研,我大量阅读反映农村生活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李凖、马烽、王汶石等人的作品,间接了解土地改革、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等各个历史阶段中国农村的实际状况,了解中国农民的苦难经历和喜怒哀乐。这虽不是熟悉农村的根本方法,但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来说,不失为一种选择。
“90后”大学生阅读反映农村生活的文学作品时,可能会为“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年代”而困惑。不过不要紧,你可以把这些作品当作农村生活的教科书。以高晓声的小说《陈奂生上城》为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少地方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陈奂生上城》就揭示了这一历史性转变。小说通过主人公陈奂生上城卖油绳、买帽子、住招待所的经历及其微妙的心理变化,写出了中国农民在跨入新时期变革门槛时的精神状态。这篇小说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小说又被拍成同名电影。陈奂生的形象成为改革时代抹不去的典型印记。近几年,《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两部非虚构作品特别火。作者梁鸿曾在郑州大学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是郑大校友。《中国在梁庄》以近似纪实的手法,记述了河南穰县梁庄近30年的变迁,呈现了梁庄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和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出梁庄记》记录了走出梁庄的村民进入了中国的哪些城市,做什么样的工作,他们与城市是什么关系,他们是否想回梁庄,怎样思考自己的生活。国家统计局2014年5月12日发布的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894万人。他们长期远离土地、寄居城市,对故乡已经陌生,对城市尚未熟悉。《出梁庄记》描写的51位农民工就是中国两亿多农民工生存状况的缩影。“90后”大学生无论有没有外出打工的经历,这些非虚构文学作品都可以成为你认识农村社会生活的“教科书”。
祝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南振中
2015年3月1日
上一篇:怎样选择重点阅读书目?
下一篇:把读书培养成为一种个人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