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计划应与人生志趣相吻合
李昕玮同学:
你好!
你在答卷中提出:“很多时候人们都强调计划的重要性。读书计划有长有短,例如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制订什么样的计划才算合理和充实呢?”
为了回答你所提出的问题,我想介绍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学习计划。1847年4月,托尔斯泰离开喀山大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他不想成为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于是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自学规划:
1)学好大学毕业考试的法律学科的各门课程;
2)学好实用医学以及部分医学理论;
3)学好法语、俄语、德语、英语、意大利语和拉丁语;
4)不仅在理论方面,而且在实践方面对农业进行研究;
5)学好历史、地理和统计学;
6)学好数学和古典文学的课程;
7)写一篇学位论文;
8)在音乐和绘画方面要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9)订出行为守则;
10)掌握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11)在将要学的各门学科中必须写出一些文章来。
这个庞大的学习计划看上去是无法实现的,但是,据他女儿亚历山德拉说,除了法律学、绘画和医学,在其他方面,托尔斯泰都获得了真正的知识。由于有学习计划,直到晚年,托尔斯泰都没有停止过在各个领域里的自学。
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塞涅卡说过:“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要想制订一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首先要明确某一阶段你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你想获取哪些方面的知识,期待破解哪些难题。也就是说,你必须清楚地知道你准备驶向哪个码头。
1985年1月1日,我即将离开工作和生活了20余年的新华社山东分社,奉调到新华社总社工作。在当天的日记中,我把自己的一生大体划分为三个“20年”:第一个“20年”是学习和积累知识的“20年”;第二个“20年”是在新华社分社记者岗位上锻炼成长的“20年”;第三个“20年”理应是为党和人民作出贡献的“20年”。到新华社总社工作的20多年,我制定的学习计划始终围绕“密切新闻报道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个中心,先后学习和研究了三个重点课题:一是“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二是舆论监督的主要功能和基本规律;三是“两个舆论场”的交叉与融合。经过艰苦努力,新华社起草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建议”被有关领导机关采纳。我撰写的《舆论监督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在2005年第12期《求是》杂志上全文刊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关于“两个舆论场”的论断渐渐为社会实践所印证。2011年7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表了“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的系列评论,第一篇的题目就是“打通‘两个舆论场’”。围绕“密切新闻报道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一中心的学习和研究能对实际工作起一点推动作用,我感到欣慰。由此可见,积极的“人生志趣”可以影响和带动自己的学习计划,使学习和研究工作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围绕这条主线吸收新知识、研究新课题,对学业有利、对人民有利、对社会有利。
你问及学习计划的合理性。我理解的“合理”,有几个要素:一是计划阅读书籍同自己的学习需求相吻合,不要远离需求:二是计划阅读书籍数量同自己可支配阅读时间相适应,不要贪多求快;三是长远计划与短期安排相衔接,防止计划悬空;四是学习计划不要太满、太死、太紧,应为计划的合理调整预留空间。以上四点,你不妨一试。
祝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南振中
2015年2月15日
上一篇:读书要注意比较
下一篇:读史可以增强忧患意识——写给博士研究生的短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