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提出问题
案例
古希腊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名叫基诺。一次,他的学生问他说:“你的知识那么渊博,为什么问题还那么多?”基诺随手画了一个大圆圈,又画了一个小圆圈,小的套在大的里面。他指着圆圈说:“这个大的像我,小的像你们。大圆圈掌握的知识当然多一点,但它比小圆圈的圆周长,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大,因此,更感到知识不足,问题也就多。”
分析
思维活动起始于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正如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所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
科学研究是一种严密、系统的思维运动。学生的学习也同样离不开思维的积极参与。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同学学习成绩差的原因之一往往是他们在看书、听课或做实验时,不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提出的问题往往特别多。这正如基诺所阐明的那样,能在学习中提出问题,不但不是无知的表现,相反,是认识活动达到一定水平的标志,是深入学习的结果。
可见,在学习活动中能否提出问题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首先,有赖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知识不足,对任何事情都感到新鲜,会刺激人提出许多问题。例如,年幼的儿童经常会提出许多问题,但他们所提的问题都是成人的知识经验所能解决的幼稚的问题。在成人中,知识经验不足,特别是当缺乏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时,反而会妨碍问题的提出,不易看出某方面事物的复杂性,难于觉察其中的问题。第二,有赖于一个人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具有较高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人,能在别人不能发现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来;或者是能在那些早已被人熟知,甚至是已有公认的解释的事实中,发现新的问题。比如,在学习《少年闰土》一课时,一个学生提出“紫色的圆脸”写了少年闰土的几个特点?老师请他说说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这位小同学说:“《读写例话》和老师讲解都认为‘紫色的圆脸’是说闰土很健康。如果一字一眼地看,我觉得‘紫色’是健康的皮肤颜色,至于圆脸,应该是可爱的标志,健康不健康与脸蛋圆不圆没啥关系吧?”一名小同学能提出与书本和老师的见解不同的问题,是不简单的。牛顿正是从苹果熟了从树上落下来这一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提出新问题,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那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出问题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呢?
1.要敢于怀疑前人。
我们所学习的书本知识是前人劳动和智慧的结晶,绝大多数是不容怀疑的真理,但前人的著述里也有不少谬误。因为一个人无论知识多么渊博,也不可能对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作出万无一失的完全正确的判断。而且,书本知识中也有不少由于前人排版、印刷、校对时的疏忽而造成后人以讹传讹的错误。因此,对前人总结的知识,我们不要迷信和盲从,要带着一种怀疑的探索精神,大胆地提出问题,实事求是地去加以验证。如果哥白尼不敢怀疑前人的“地心说”并大胆地向教会势力挑战,可能就不会有“日心说”的诞生。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说过:“遇到问题,不论是什么名家讲的,要敢于问个为什么,敢问前人没有问过的问题。”
2.善于在学习活动中提出问题。
首先,在预习中提出问题。在预习中,在明确了新课的难点、关键的基础上,自己应该针对如何解决这些疑难点提出问题。预习中提出的问题也有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对预习中所涉及的某些知识全然不懂,一窍不通而发问;第二类是几经思索仍然理不出头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提问;第三类是通过思索,理出了头绪,得出了结论,但不敢确定正确与否,为做到准确无误,万无一失而发问以求验证。这三类问题,因其中包含的知识占有量不同,而代表着不同的发问水平。但不要因为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怕被人取笑而不敢提问,切记只要是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对我们的学习都是有助益的。其次,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在课堂上,要注意倾听老师是如何提问的?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要听清同学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这样回答?答案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应该如何正确回答?尤其是要注意自己在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老师通过课堂讲解是如何回答的?是否还有疑问?
最后,在做作业和考试中提出问题。无论是平时做作业,还是参加考试,我们都不应盲目地为做题而做题,每做一道题,都要想一想为什么出这样一道题?它是考查我们对哪方面的知识的掌握程度的?等等。
上一篇:制定学习计划至关重要
下一篇:善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