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操作中记忆
案例
如果能将需要学生记忆的对象,变成学生实际的操作活动,那么,即便没要求记忆,也会记得比较好。
心理学家查包洛赛兹曾做的一个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在实验中,他要求甲乙两组学生绘制几何图形。发给甲组装好的圆规,发给乙组的是需要自己动手装配的圆规零件。完成绘图之后,出其不意地要求两组学生,尽可能准确地画出他们刚才用过的圆规。结果,甲组只画出圆规的大体框架,在一些重要的细节上与真正使用过的圆规相差甚远。而乙组无论是在圆规的整体结构还是重要细节上,与实验中所使用的圆规都更接近,更准确。
分析
动手做习题也是一种操作,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越是积极地活动,越是积极地思维,那么,记忆的效果也就越好。陈千科在一项实验中让小学一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和大学生做三种类型的算术题。第一类是解答用15个数字已经编好的算术题;第二类是给出15个数字,学生自编算术题并运算;第三类是学生自己确定15个数字,然后自编算术题并运算。算完后,让他们回忆题中所用的数字。结果,对第三类题,回忆出的数字最多,其次是第二类题,最后是第一类题。斯米尔诺夫使用语文材料做了另一个实验,先给大学生8对句子,要求他们指出每对句子说明什么语法规则,然后要求他们按照这些规则自造8对句子。结果,让他们回忆句子中所用过的词时,他们从给定的句子中回忆出24个词,而从自己造的句子中回忆出74个词。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的效果呢?斯米尔诺夫在解释这类实验的结果时说:“这些显著差别的原因看来在于:在一种情况下,材料是以现成的形式给予的,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它是在积极的活动中出现的。”很显然,记忆现成的东西,没有更多的操作活动,是一种单调、死板的记忆;而在积极的活动中进行记忆,不仅要动脑,还要动手操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操作记忆。操作记忆所以比那种单调、死板的记忆效果好,是因为在操作记忆中,要求学生有高度的积极性和独立性,在积极的、独立的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所识记的材料就容易被清晰地感知、被深刻地理解,从而印象清晰而牢固。另外,在操作记忆中,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是高度积极的。同样是15个数字构成的算术题,经过自己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编出的题,小学三年级学生能记住11个数字,而现成的题,只记住了其中的4个数字。可见,在操作记忆中,不仅包含更多的身体的活动,而且包含着更多的思维活动,因而记忆效果才不同凡响。
根据操作记忆的规律,我们在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实验。
实验课是我们动手操作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要轻视实验,觉得只要把书上讲的知识记住了,做不做实验无关紧要,这是不对的。动手实验,不仅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会巩固我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物理、化学、生物都有一些专门的实验课,让我们到实验室去亲自动手实验。即使不是专门的实验课,在课堂上,教师也常常在讲桌上做各种各样的演示实验,这时,我们也应该仔细观察,尽可能地参与。当老师请一二个同学到前边给大家演示时,更不要放过这样的机会,大胆地去做,这将给你留下深刻的记忆印象。
2.多提问、多发言。
当自己在学习上遇到了不懂不会的问题,经过自己独立思考也未能解决时,一定要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给予个别帮助指导,直到弄懂为止;当课堂上老师面向全班同学发问的时候,要大胆地举手,踊跃地发言,回答问题,或在黑板上书写,或到讲台上讲演,主动将自己的答案讲出来、写出来;当同学们对某一问题展开争论时,要积极地参与进去,不要在一旁当观众旁观旁听,要当主力队员,在争论中,敢于将自己的不同观点亮出来与别人交锋,在这些场合下,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一定印象深刻。
3.多做练习。
多做练习也是掌握和巩固知识的有效方法,除了听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以外,还要自己动手,认真演练,多做练习。除了基本练习,还要做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需要经过一番思考才做得出来的题目。
4.学以致用。
学习知识以后,应用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是一条巩固知识的好途径。比如,学了外语以后,我们不仅要多阅读,还要找机会、创造机会去多说多写,在语言的交际中,既运用了知识,又巩固了记忆;学了物理学的电学知识,就应该能够安装电灯,修理简单的家用电器;学了生物学,就应该在家禽饲养、农作物栽培中实践所学的知识。经常应用知识,知识就可以转化为技能、技巧,而一旦形成技能、技巧常常是受益终身的。
上一篇:善于观察
下一篇:培养学习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