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整体思维法
案例
13世纪的北威尔士王子列维有条忠实而凶猛的狗。一天,王子出猎,留狗在家看护婴儿,王子回来后,看见血染地毯,婴儿也不见了。而狗呢,一边舔着嘴边的鲜血,一边高兴地望着主人。王子大怒,抽刀刺向狗腹,狗惨叫一声,惊醒了熟睡在血迹斑斑的毯子下面的婴儿。这时,王子才发现屋角躺着一条死去的恶狼。原来,狗为了保护婴儿,咬死了恶狼。可是王子,看到了狗嘴边有鲜血,又没看到婴儿,就断定是狗吃了婴儿,于是,怒火中烧,误杀了自己的义犬。事后,王子悲惨万分,把狗葬在了自己的公馆里。
分析
从思维的角度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和判断事物,必须全面地分析,要考虑所有的因素,否则就可能会出错。
整体思维就是要考虑所有的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做全面、综合的研究的思维方式。
运用整体思维就要从全局出发,看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清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顾此失彼,要从事物变化、发展的全过程出发,既看到事物的过去和现在,也要把握事物的将来。电影《南征北战》具体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在解放战争中运用整体思维夺取战略上的伟大胜利的一段史实。我军不惜一城一地的得失,大踏步后退,其目的是让敌军占领城镇,分散兵力,叫敌人背上包袱。然后,我们再集中优势兵力,把敌人占领的地盘一个一个夺回来,把敌人的有生力量一部分一部分吃掉。这样由战略后退再到战略进攻,使我军打了一个又一个大胜仗。毛泽东的许多军事战略思想都闪烁着整体思维的光辉。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也离不开整体思维。我们所学习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互不相关的,而是互相联系着的。比如,数学中的加法和乘法、减法和除法、对数和指数等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有内在的一致性,可以相互转化。实际上,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是成体系的,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一个整体。而且,不同学科的知识之间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横向联系。
那么,我们该怎样运用整体思维去促进学习呢?
1.学会对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概括,以掌握科学概念。
我们学习任何学科的知识都要掌握大量的科学概念。概念反映的是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和本质特征,概念的形成离不开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思维过程,而概括是将从部分事物中抽取出来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中去的过程。例如“灯”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是“照明工具”。这一本质属性,我们是从各种不同颜色(红灯或绿灯)、不同形状(白炽灯泡或日光灯管)、不同构造(电灯或煤油灯)的灯中抽取出来,并概括到所有的灯上去而形成的。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概括是从初级的、感性的概括逐步过渡到高级的、科学的概括。初级的、感性的概括是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外部联系进行的概括。比如,有的同学根据鸟会飞这一外部特征概括出“会飞的动物就是鸟”,从而错误地认为鸭、鹅不会飞,所以它们不属于鸟类,这是一种不完全的概括。事实上,会飞并不是鸟的本质特征,鸭子是鸟,但不会飞,而蜜蜂、蝴蝶虽然会飞,却不是鸟,而是昆虫。高级的科学的概括是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的概括。例如,“鸟是长有羽毛的脊椎动物”,这是我们对各种各样的鸟的全部特征进行分析之后,找出的共同的本质特征,这种概括的结果使我们形成和掌握了科学的概念。
2.学会对不同学科的知识做横向组合,以促进知识的广泛迁移。
不同学科的知识之间也存在着某些必然的横向联系,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努力去发现这种联系,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我们的知识迁移能力。比如,魏书生老师在语文教学中的“大语文教学”的尝试就是一个广泛联系其他学科进行语文教学的实例。魏书生老师能够跳出语文书本知识的狭小空间,认为语文是教学生做人的工具,是认识生活的工具,是发展智力的工具,所以他主张语文教学必须由单一的、封闭的教学向综合开放型发展。他一般用两个月时间教完一本统编教材,而在其余时间则补充教学内容,把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科技动态、哲学、美学、心理学及数理化知识结合起来。他时常把理科教材的某些章节拿到语文课当说明文讲,让学生写《十字相乘法》、《谈浮力》等作文,使学生既学到了语文知识,又学了数理化知识,在这种综合学习中,训练了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上一篇:运用效果回授法
下一篇:采用分散复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