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快速融入集体
最初进入一年级的时候,孩子虽然还小,但是也已经正式成为了一名小学成员。从之前只在家庭生活中,作为家庭生活的核心人物,得到所有人的关爱,到成为一名小学成员,融入班集体之中,孩子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的,也需要进行心理调整,才能够更好地与同学和老师相处。
进入小学阶段之后,孩子们并不会像在幼儿园里那样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是需要做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经常积极地参加学校里、班级里举行的各种活动,这样才能够与同学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很多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参加太多的学校和班级活动,觉得这样会浪费学习的时间,而且也会受到伤害。他们只想让孩子当一个旁观者,看着别人在活动中非常踊跃的表现,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对于孩子而言,如果只是成为集体活动的一名观众,那么他就永远无法真正地融入集体。明智的父母知道,一定要积极地鼓励孩子参加班级活动,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技能,也才能够让孩子的表现越来越好。
6岁的孩子急迫地需要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交能力,让孩子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就是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最好途径。在学校生活中,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们接触的并不是陌生人,而是自己熟悉的老师和同学,在此过程中,他即使某些地方做得不够好,也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所以,如果父母对于孩子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都不放心,那么当孩子走入社会,父母就会更不放心。要知道,孩子将来总是要走上社会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形成的,所以父母在得知学校有各种集体活动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地鼓励孩子,哪怕孩子并不想参加,父母也要想方设法地说服孩子参加。细心的父母会发现,那些表现出类拔萃的孩子都是在学校中能够积极参加活动的孩子,相反,那些表现平平、默默无闻的孩子都是对于集体活动并不热衷的孩子。当然,一味地强迫孩子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性格。父母要意识到,如果强制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孩子并不会表现得很好。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父母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引导孩子敞开心扉接纳学校,也让孩子成为班级里最热心的一员,这样孩子才能够真心地想要参加集体活动,也才愿意发挥自己的十八般武艺,融入集体活动,为集体贡献出一份力量。
小华是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孩,学习成绩非常好,但是她在班级活动中从来不会表现得非常踊跃,而常常作为一个旁观者,躲在角落里默默地看着其他同学在一起狂欢。有一次,班级里举行开放日活动,妈妈在去班级参观的时候,发现小华在课堂上并不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且在课间的时候也并不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尤其是到开放日的最后环节,需要同学们互相配合进行拔河比赛,小华却宁愿当一个看客,也不想加入任何一方的团队,这让妈妈感到非常担忧。在此之前,妈妈并不知道小华在学校里是这样生活的。参加完学校开放日之后,小华妈妈特意跟老师进行了沟通,原来,小华在平日里就是这样,非常孤独,很不合群。这可怎么办呢?妈妈感到非常发愁。
回到家里,妈妈把小华在学校里的表现告诉了爸爸,爸爸说:“看来她还是没有融入同学们啊!以后再有集体活动,咱们不要因为担心她受伤害,就禁止她参加各种项目,否则孩子未来还有很长的时间都要和同学一起度过,即使将来走上社会也要和同事们相处,这样不合群可不行啊!”
很快,爸爸妈妈鼓励小华的机会就来了。学校里要举行运动会,老师要求每个孩子都要报名参加一个项目。原本小华想和往常一样只当看客,但是这次老师提出了这种要求,小华就只能勉为其难地选择一个项目去报名。小华选择的是竞技性不那么强的项目,但是爸爸建议小华报名参加跳绳比赛,因为跳绳比赛的时候,周围会围绕着很多同学当啦啦队,最重要的是小华非常擅长跳绳。在班级里,小华的跳绳成绩是最好的。对于爸爸的建议,小华不停地摇头,她说:“这也太张扬了吧!”爸爸笑起来:“小华,孩子就应该张扬啊,这不仅是张扬,还能为班级争夺荣誉呢!如果你不借助于这个机会为班级夺得荣誉的话,同学们怎么会更加关注你呢?爸爸相信你的跳绳能力,一定能够夺得名次。就算不能夺得名次,当你听到同学们在为你加油的时候,你也会感到非常激动。你相信我,试一试,好不好?”在爸爸苦口婆心地劝说下,小华终于决定参加跳绳比赛。
比赛当天下午,小华回到家里,小脸红扑扑的,满脸都写满了喜悦。还没来得及进家门呢,她就对爸爸喊道:“爸爸,我跳绳比赛得了全校第二名!”爸爸冲过来对小华竖起了大拇指,把小华抱在怀里转了好几圈。他说:“我就知道我的女儿是最棒的!大家是不是都称赞你呀?”小华高兴地点点头说:“有好几个同学为了给我喊加油,把嗓子都喊哑了呢!”爸爸说:“哎哟,那可真是太给力了!等到他们参加比赛的时候,你也要声嘶力竭地为他们喊加油啊!”小华点点头,高兴地说:“以后我要多多参加班级的比赛,今天,我发现同学们简直太可爱了!”
孩子如果习惯了一种孤僻的人际交往模式,就会让自己像蜗牛一样藏在壳里,而不愿探出头去看看外面精彩纷呈的世界。如果孩子终于打开心扉,了解了世界的精彩,那么他们对于同学的真诚和热情就会有切身的感受,也就更愿意与同学们密切地相处和交往。
事例中的小华就是如此。在参加学校的跳绳比赛之前,她只想默默无闻,不想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在爸爸的说服下,她参加跳绳比赛之后才意识到,原来同学们都是非常热情的,她也很愿意在同学们面前展示她的能力。就这样,小华以此为契机融入了班集体,此后每当班级里有什么活动,小华都很踊跃地参加,哪怕她并不擅长这项活动,她也会成为最热情的啦啦队员。渐渐地,小华与几个同学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爸爸妈妈相信她未来的小学生活一定会非常充实愉快地度过。
有些父母感到奇怪:孩子们学习很辛苦,应该愿意参加各种精彩纷呈的活动,那么为什么当班级或者学校里有活动的时候,他们不愿意参加呢?综合起来有以下四种原因。
首先,是孩子的性格原因导致的。有些孩子天生非常胆小怯懦,也很内向,不愿与人沟通。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有活动的时候,他们并不想在同学们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害怕成为同学们关注的焦点。这种内向的性格通常都是因为遗传而得来的,很难真正地从本质上改变,所以父母要多多鼓励孩子参加班集体活动,让孩子能够打开关闭的心扉,也把内向、沉稳、沉默的性格变得外向开朗一些。
其次,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得到了过于好的保护,特别依赖父母或者其他的长辈。他们在家里是不折不扣的小皇帝、小祖宗,他们很排斥去学校,是因为他们在学校里不能得到在家庭中的特殊对待。在学校里,孩子失去了在家庭生活中一直以来拥有的优越感,他们会对其他同学感到非常陌生,也会有意识地疏远其他同学。尤其是在进行集体活动的时候,他们甚至会产生自己被淹没在集体之中的感觉,就会更加郁郁寡欢。
再次,孩子还没有掌握社会交往的技巧,也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很多父母都很关注孩子的学习,也会想方设法地为孩子提供最均衡的营养,让孩子身体能够快速茁壮地成长。但是他们却没想到孩子不可能永远在家庭生活中得到家庭成员的关爱,他们终有一天会长大,要走出家门,走入学校,要与老师和同学接触,也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如果父母并不注重孩子的交往,那么孩子在将来有朝一日走出家门的时候就不知道如何与人进行交往。很多孩子看到陌生人就特别害羞,甚至紧张得说不出话来,这就是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障碍。如果孩子在面对人群的时候总是这样尴尬和难堪,那么他们渐渐地就会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也会故意地逃避集体活动。
最后,孩子在学校里曾经发生过不开心的事情。孩子的心灵是非常稚嫩的,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如果在参加集体活动的时候有了不开心的事情,给他们留下了糟糕的印象,他们就会舍弃参加集体活动。每当发生这样的情况,父母要及时了解孩子在集体中活动中的表现,也要知道孩子心里的真实想法。越是在孩子感到艰难的时候,父母越是要鼓励孩子多与同学交往,也要积极地融入集体生活中,这样孩子才能够改变孤僻的性格,才能够忘记曾经不快的经历,从而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集体活动中。
必要的时候,父母还可以创造一些条件,让孩子多多与同学交往,多多参与集体活动。例如,要培养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那些有才艺的孩子最喜欢在集体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艺,那么如果孩子什么都不擅长,就不能积极地展示自己的才艺,就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此外,还可以带着孩子参加一些非学校的集体活动让孩子感受到在集体活动中获得的快乐。当然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结交一些好朋友。在参加集体活动的时候,孩子可以和好朋友组成小分队,互相支持和鼓励。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动力十足。
总而言之,孩子不可能永远留在家庭中,也不可能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每个人都要打开心扉接纳他人,每个人都要真正地融入这个世界,才能够快速地成长,才能够拥有更快乐的童年。
上一篇:积极主动,现在就启程吧
下一篇:豁达心态,事事皆会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