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一定要有想法
你知道100多年前清朝政府时期的华人首富是谁吗?他就是中国的葡萄酒之父、烟台张裕酒厂创始人张弼士。1869年,他的资产达到8000万两白银,比当时清政府的一年的收入还多。
1894年,张弼士创办中国第一个葡萄酒厂——烟台张裕酒厂,应该说纯属偶然。张弼士早年经营欧美各国名酒。那时,他就有一个想法:什么时候能够经营自己祖国的名酒呢?
1871年,张弼士到法国驻巴城领事馆做客。法国领事用法国葡萄酒款待他,并对他说:“此酒用法国波尔多地区盛产的葡萄酿造,如用中国山东烟台所产的葡萄酿造,酒色也不逊色。”
张弼士奇怪地问他如何得知?法国领事回忆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他曾随法军进驻烟台,那里满山生长着野生葡萄。宿营期间,士兵们曾私自采摘酿酒,味道香醇。当时,有些苦于征战的法国士兵甚至想战后留在这里办公司,专做葡萄酒生意。”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于是,张弼士把这件事情牢牢地记在自己的心里。1891,张弼士利用借到烟台商讨兴办铁路事宜的机会,全面实地对烟台的葡萄种植和土壤水文情况等进行了考察,认定烟台确实是葡萄生长的天然良园,遂决定在此进行投资办厂。
次年,张弼士斥资300万两白银,成立了以其姓氏张为开头,以“裕”——取意昌隆兴裕的“张裕葡萄酿酒公司”。这也是其旗下唯一的一家冠上姓氏的公司,从中也可以看出其对“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的重视。
为建原料基地,张弼士在烟台购买了两座荒山,劈山造田,建成了3000亩的葡萄园。同时,派侄子张子章到欧洲购买120万株优良品种的葡萄苗。但事情没有完全一帆风顺的时候。第一次购买的葡萄苗由于在运输途中被烈日曝晒都枯死了,这使张弼士一下子就损失了十几万两白银。
张弼士很痛心,但并没有灰心,鼓励侄子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不怪你,你再到欧洲去买120万棵葡萄苗回来!”
张弼士深知,在当时的情况下办实业光靠资金还不够,要为“张裕”扫清障碍,唯有打通政治这一关。于是,张弼士积极地开展攻关活动:与通商新政中红极一时的盛宣怀和李鸿章来往密切;献银30万两以贺慈禧太后大寿。
后来,清廷赏给他头品顶戴,也就是太仆寺正职。于是,张弼士摇身一变,成为清廷倚重的红顶商人。“张裕”也在1895年得到了李鸿章的亲自批示,酒厂享有免税3年、专利15年的特殊待遇,一时间“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气势如虹。作为精明的商人,他慧眼识人,任命精明干练的侄子张成卿为“张裕”首任总经理。
张成卿不负众望,筹建、生产、经营都干得有声有色。1894年,土木出身的他还主持修建了“张裕”的百年地下大酒缸。而张弼士的另一个侄子张子章则被培养成为中国第一代掌握现代科技酿造葡萄酒工艺大师。
在1915年的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张弼士与张裕葡萄酿酒成了世人瞩目的焦点,可谓风光出尽。“可雅白兰地”“红葡萄”“雷司令”“琼瑶浆”一举荣获最优等奖和4枚金质奖章。
中国商品首次在国际上获此殊荣。“可雅白兰地”也因此而被命名为“金奖白兰地”而驰名世界。当75岁的张弼士捧起红绸裹着的获奖金樽时,老泪纵横。他无限感慨地说:“我终于如愿以偿,酿出了世界上最好的美酒!”
“张裕”在万国商品博览会上的成功,可谓“一朝揭纱天下惊”,不但打破了洋酒不可战胜的神话,更将中国的葡萄酿酒工业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开始。
1916年秋,为筹办中美银行,76岁的张弼士冒酷暑远赴南洋,由于过度劳神不幸卒于巴城。当他的灵柩经过新加坡、中国香港返归故乡时,英、荷殖民政府都为之下半旗志哀,港督亲往凭吊。孙中山还为其写下挽联:“美酒荣获金奖,飘香万国;怪杰赢得人心,流芳千古。”
2005年,张裕的年营业收入达到30.8亿元,连续10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迎着新世纪的春风,张裕集团公司已经走上了名牌发展之路。
张弼士的成功就在于他先有想法。所以,韦尔奇说:有想法的人就是英雄;光有想法还不行,还要做有心人,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实现想法。有想法和有心,就能够抓住机遇获得成功。创业难就难在缺乏梦想和缺乏处处留心抓机遇上。这个故事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上一篇:凡事做的不能太过
下一篇:别做可有可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