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无处不在的焦虑
小薇是一个6岁的女孩,和同龄人相比,她明显更加成熟、感情细腻、心思缜密,也特别懂事。爸爸妈妈经常夸赞小薇懂事,很多认识小薇的人也都觉得小薇是个难得的好孩子。然而就是这样的小薇,最近居然有抑郁的倾向,在接受心理医生的问诊之后,妈妈才得知小薇有广泛性焦虑。在此之前,妈妈从来不知道广泛性焦虑是什么,更没有意识到小薇很多听话懂事的表现都与广泛性焦虑有关。
有一次,妈妈带着小薇去同事家里做客,当时刚过完中秋节没多久,所以同事拿出一块包装精美的月饼招待小薇。小薇在得到妈妈的同意后拿起月饼,突然问出了一句让同事感到很惊讶的话:“阿姨,这个月饼过期了吗?”看着同事一脸惊愕和尴尬,妈妈赶紧解释:“哎呀,这个孩子!我每次带她去超市买东西,都会看一看生产日期,所以她养成习惯了!”同事哈哈大笑起来,说:“这个孩子想得很细致!”还有一次,妈妈带着小薇去游乐场玩耍。其他孩子一旦到了游乐场都如同出笼的鸟儿一样欢呼雀跃,唯独小薇束手束脚,很多项目都不敢玩。在海盗船处,妈妈提议玩海盗船,小薇却说:“这个海盗船荡得那么高,会不会翻过来啊?”妈妈简直无语:别人家都是妈妈担心安全问题不让孩子玩,我们家正好相反,是孩子担心安全问题不让妈妈玩。当然,过度的焦虑给小薇的生活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她在生活中总是束手束脚,根本不能放开手脚去做很多事情。
对于孩子而言,想象力丰富是一件好事情,因为他们可以发展创新能力,积极主动地展开行动,把想象变成现实,但是他们也很有可能被想象力束缚住,导致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未雨绸缪过度,变成了杞人忧天。所谓凡事都要一分为二,采取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对于孩子过度焦虑、广泛焦虑,父母也不要总是夸赞孩子懂事。其实,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都应该有与之相对应的身心发展特点,当孩子表现出不符合实际年龄的成熟,父母一定要意识到问题的发生,意识到孩子有可能是广泛性焦虑。
广泛性焦虑的孩子还特别看重别人的想法,为此别人哪怕是一句无心的话,都会导致他们内心波澜起伏,甚至郁郁寡欢。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患有广泛性焦虑的孩子非常热衷于寻找恐惧、感受恐惧,当然这并非是他们主观自发的,而是被动无奈发生的。从关系的角度而言,正常焦虑的人只有在事情联系特别紧密的情况下,才会进行思维的联想,而对那些本身联系不紧密的事情,他们更愿意将其作为独立的个体去看待。广泛性焦虑者与此恰恰相反,他们会把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事情也联系到一起进行考虑,可想而知他们的内心因此弥漫着浓重的焦虑情绪。
要想有效控制广泛性焦虑,就需要对焦虑设置一个限度。俗话说,走一步看三步,谋划才能更长远。而实际上广泛性焦虑的孩子,走一步恨不得看一百步,他们不切实际地希望自己能够做到一劳永逸,不得不说这是白日做梦。因为想象力的丰富,广泛性焦虑的孩子可以把原本毫无关联的事情都联系在一起,也让自己的焦虑辐射范围变得越来越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个孩子要过生日,妈妈精心为他准备了蛋糕和美食,还允许他邀请十几个同学来家里庆祝。大多数孩子得到这样的允诺都会觉得很兴奋,因为能在家里招待同学们是一件让他们觉得光彩的事情,但是广泛性焦虑的孩子在感受到短暂的喜悦之后就陷入过度的焦虑状态:蛋糕够大吗?够吃吗?巧克力的口味能否得到同学们的喜欢?万一同学们把我家的地板踩脏怎么办?他们能否对我的生日宴会感到满意?他们过生日的时候,也会邀请我吗?我应该为他们准备什么礼物?……广泛性焦虑的孩子只需要一个引子,就能想出很多让自己感到忧愁焦虑的事情,对于他们而言,纯粹的快乐是不可奢望的礼物。
当家里有一个广泛性焦虑的孩子,父母也常常会感到无奈和痛苦。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杞人忧天,因为很多根本不可能或者很少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感到痛苦。为此,很多父母都想帮助孩子摆脱广泛性焦虑的困扰,让孩子感受他们理应拥有的幸福快乐、简单纯粹。当然,这需要非常努力才能做到。
上一篇:如何帮助有生理缺陷的儿童克服内心自卑
下一篇:学会在平淡中品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