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原理:分享让孩子提升幸福感
互惠原理认为,我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即受人恩惠就要回报。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孩子都有着这样的特点:表现得非常霸道,独占欲很强,喜欢一个人玩,在游戏中经常把许多玩具放在自己的周围,并常常对那些企图玩自己玩具的小朋友说,“这些玩具都是我的!你不能玩!”这样的孩子不懂得分享,自然也就体会不到分享的快乐。
其实,造成这样的情况,大多数都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极密切的关系。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因而他们都成了家庭的“中心人物”,父母以孩子为中心,独生子女缺乏与伙伴分享交往等是造成孩子“霸道”、不会分享的根源。但是,只要父母从这些根源出发,对症下药,就能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继而学会分享。
周末,妈妈带着潇潇去公园玩。孩子出门时带了许多玩具,比如小汽车、奥特曼等,他到公园的空地上把自己的玩具铺开,马上吸引了其他小朋友的眼光。有的小朋友眨巴着眼睛盯着潇潇的玩具,看样子十分想玩,妈妈对孩子说:“跟小朋友一起玩,好不好?”潇潇马上抱着自己的玩具,说道:“不可以,他们笨手笨脚的,万一把我的玩具弄坏了怎么办?”妈妈沉默了,这时潇潇看到了公园里的一个小朋友独自在玩遥控飞机,潇潇对那小朋友投去了羡慕的眼光。妈妈看见了,对潇潇说:“你也想玩吗?”孩子点点头,说:“想玩。”“那你向那个小朋友借玩具玩一下吧。”妈妈对潇潇说,孩子用疑惑的眼神看了看妈妈,摇了摇头说:“他又不认识我,怎么会把玩具借给我玩呢?”
虽然,那些不喜欢分享的“小气”孩子并不少见,而且“小气”也不算是什么大的缺点,但如果一个孩子什么都不愿意与他人分享,独占意识很强,他是很难与别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这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也是有着极为不利影响的。要让孩子学会分享,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1.不娇不溺,家人共享
父母不要溺爱孩子、让孩子吃独食,这样娇惯下的孩子是不愿意与他人分享的。有的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就把那些好吃的好玩的全让给孩子,即使孩子想着与父母分享,父母也会推辞,让孩子一个人独享。时间长了,强化了孩子的独享意识,孩子就理所当然地把那些好吃的好玩的占为己有。所以,父母不要娇惯和溺爱孩子,也不要以孩子为中心,甚至无限制、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而要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学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拿出来与家人共享,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2.不要对孩子特殊化
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形成一种“公平”的态度,这对防止孩子滋长“独享”意识有积极的意义。父母要教导孩子既要看到自己,也要想到别人,懂得人与人之间相处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的;让孩子明白好东西应该与大家一起分享,不能只顾自己而不顾别人。
3.让孩子在分享中获得互利
许多孩子之所以不愿意与别人分享,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分享了就意味着失去,这时候,父母应该理解孩子这种不愿意失去的心情,慢慢引导,让孩子明白分享并不是失去而是一种互利,分享体现了自己的大度与关怀,自己与别人分享了,别人也会回报自己,这样就会在分享中获得一种快乐。一旦孩子在分享中获得了互利与快乐,他就会乐于与别人分享。
4.鼓励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
父母可以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让孩子在与同龄孩子的游戏中变得大方,教给孩子与人交往的技巧,帮助孩子养成关爱他人、谦让友好的行为习惯。另外,还要鼓励孩子与他人分享,当孩子表现出分享的行为时,父母应该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赞赏,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乐,让孩子看到父母的认可。
心理启示
让孩子学会分享,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让孩子在与他人分享中获得幸福感。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主动与他人分享东西,也就养成了喜欢分享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上一篇:互惠互利,有时候你也需要“功利性”友谊
下一篇:你真的了解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