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死里得生
好多年前看旧版电视剧《聊斋》时,一眼看到片名题字和那幅画着蒲松龄的画上署名“范曾”,就总觉得是那么上口,细一想,原来是和西楚霸王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的名字同音,字形也很像。后来才知道这个范曾也不简单。1938年,他出生于江苏南通一个书香世家,祖上是范仲淹,从他以上十三代都出诗人,曾祖父范伯子曾为当时诗坛巨擘,连弘一大师也对其推崇备至,而祖父范罕与弘一又是莫逆之交,外祖父缪篆为人狷介,与鲁迅在厦门大学共事过。范曾生性聪慧,自幼开始学习历史、文学和绘画,才四岁便能对着鸡冠花吟出“绿羽顶红冠,花开处处啼”的诗句。
1955年,范曾考上了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两年后先是转到中央美院美术史系,半年后又转入中国画系,相继师从于吴作人、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刘凌沧等名家。在毕业前,范曾选择了蔡文姬这个人物为毕业作品的创作题材,为了把蔡文姬画“活”,他不但披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一遍一遍地观看和体味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研究与这部剧相关的评论,还查阅和考证了匈奴人的礼仪服饰、汉代使臣的车马节仗。经过几天废寝忘食的奋战,他三易其稿,创作出了一张丈二匹横幅的工笔重彩历史人物画《文姬归汉图》。他非常大胆地直接把这幅画送到当时已是国家领导人的郭沫若家里,郭沫若看了这千年以后“复活”的蔡文姬,大为赞赏,连夜在这幅画上题了诗,在诗前的小序上还亲切地称范曾为“江左小范”,这事当时引起了轰动。
毕业后,范曾被分配到历史博物馆,跟着沈从文先生编绘中国历代服饰资料,这个繁杂艰巨的工作,他不但耐心做了,而且趁着这个编绘的过程狠狠下了一番苦功,把一大批传世的杰作都临摹遍了,在这个精细的临摹、领悟的过程中,他的画艺大进。
可惜不久后,十年浩劫开始了,范曾先后以“右倾”“现行反革命”“漏网大右派”等罪名被揪斗、下放,又因“天安门事件”时书写大挽联和写悼总理文而被批斗。直到“四人帮”被粉碎,他才获得艺术的新生。但因为经历的磨难、生活的清苦,范曾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经常突然就晕倒。在他又一次晕倒住院后,医生诊断为结肠息肉、恶性贫血,血色素5.6克,不及常人的一半,生命危在旦夕。好在有名医给他开刀,他终于从死神面前把命夺了回来。
手术后,范曾以为自己时日无多了,在短暂的伤怀之后,他平静了下来。一向都是充满着自信的他说,我刻苦自励,身怀绝技,要是就此而去,上负青天,下愧父母。我必须得做一件极有意义的事,在人间留下我的印迹。经过一番考虑,他决定以鲁迅小说为题材,画一本《鲁迅小说插图集》。他很自信自己的白描功夫在国画界无人能出其右,而且鲁迅是他心中最崇敬的人,他觉得自己能够比较深刻地理解鲁迅的小说。
为了与时间赛跑,刚做完手术几天,还只能在病床上的范曾为了能腾出双手来创作,就让护士把输血的针管插到脚上,这样比插在手腕上的痛苦多了好几倍,而他因为严重贫血,因此又得承受好多天的插管之苦。他不但承受了下来,还在床上放了一张小几,每天以坚强的意志抵御痛苦,坚持在几上作画。一开始,他看什么都是双影,要非常努力地让自己静下心来,视线才能慢慢清晰。就这样,他以悲壮的情怀,顽强的意志,战胜了病体的虚弱和痛苦,在艰苦奋战了两个月后,他不但把鲁迅的《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小说的插图全部完成,而且那44张画,每一张的构图都是那样的精妙严谨,造型生动,线条刚劲,刻画入微。因为对鲁迅小说的理解深刻,画面对小说内容也表现得非常到位又有可回味之处。
很快,这本《鲁迅小说插图集》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首印数就是20万册。而这时候范曾的病也奇迹般地好了。他说,我本来以为这本书是我唯一留在人间的东西,谁知我的病却奇迹般地好了,那么它将是我艺术生命的新起点。
果然,大难不死的范曾在出版这本《鲁迅小说插图集》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创作的激情、智慧和活力如火山喷发,画出了一幅又一幅影响当代画坛的杰作。1979年,日本在国际上都很有影响的报纸《产经新闻》把范曾列为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这十位画家是:吴昌硕、黄宾虹、徐悲鸿、齐白石、黄胄、李可染、傅抱石、潘天寿、李苦禅、范曾。日本冈山县还建立了一座永久性的“范曾美术馆”,在日本历史上,只为世界上两位画家建过这样规模壮观、设备精良的美术馆,另一位是法国近代画家毕加索。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范曾的一幅四尺作品就卖过17万元的高价。他还是作品最早进入世界两大拍卖行的中国中年画家。他于1990年画的《竹林七贤》在2001年拍出了176万元的高价,创下他的作品市场拍卖价最高纪录。他一直与荣宝拍卖公司有良好的互动关系,他曾在半年内创下仅在荣宝斋交国税就达157万元的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虽然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但范曾却越活越有生机,越活越有劲。是病重的那次生死拼搏,使他明白了:只要豁出去,死神也怕你;只要豁出去,没有什么奇迹不可能创造。
上一篇:范旭东:用良心说话
下一篇:莫言:你还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