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可夺帅也
孔子是春秋时鲁国人。相传,他曾问礼于老子,又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曾在鲁国为官,但仕途不顺。之后,孔子周游列国十三年,可惜都不曾获得重用。于是孔子返回家乡,将他满腔的政治理想抱负投入在整理古籍经典与讲学。
孔子讲学不倦,重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他的思想学说虽曾遭遇秦始皇焚书坑儒,然而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派。孔子身为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政治家,他的学说至今仍对中华文化发挥深远的影响。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根据他的生平,以及他与弟子、时人之间的对话,编撰了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到宋朝时,此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其中,《论语·子罕篇第九》中有这样一句话: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由此看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是孔子说的,这句话的含义是说,两军交战,军队的主帅可以被俘虏,应劝降,但不可强迫归降。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将可杀而不可辱。这是因为,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如果人心不齐,其主帅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帅一旦被人抓去,整个军队失去了领导人,也就会全面崩溃了,在历史上,便有相关的这类故事。
话说,周赧王五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60年农历四月,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国王秦昭王命令左庶长王龁率领军队向赵国军队的所在地长平,也就是山西省高平市西北地区发动进攻。
赵国国王赵孝成王命令大将廉颇迎战,廉颇率军对秦军展开进攻。赵国军队击伤了秦军的侦察兵,秦国军队的侦察兵斩杀了赵军的副将茄。
农历六月,赵军被秦军攻破阵地,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军攻占,秦军还俘虏了四名赵国的尉官。赵军数战不利,赵国的主将廉颇依托有利地形,命令士兵固守营垒,以逸待劳,疲惫秦军。任凭秦军屡次挑战,赵兵都坚守不出去应战。
于是,秦王便派人去离间赵王和廉颇,说廉颇老矣,只守不战,赵王果然中计,便派了赵括代替廉颇出战,结果赵国导致大败。这便是“三军可夺帅也。”的典型事例。
“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讲的是匹夫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只要他真有气节,志向坚定,那就任谁也没有办法使他改变了。这种宁死不屈的烈士事迹,可歌可泣,在历史上不胜枚举。
东汉末年,刘备进攻江州,刘璋部下武将严颜战败被俘,张飞对严颜说:“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
严颜回答说:“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
张飞生气,命左右将严颜牵去砍头,严颜表情不变地说:“砍头便砍头,何为怒邪!”
张飞敬佩严颜的勇气,遂释放严颜并以严颜为宾客。
关于坚定志节,在恶势力的压迫下,又要如何坚持理想呢?在战国时代屈原的《九章·涉江》中便能见到这般坚韧的风骨,“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诗人在此表达出他宁可终生穷困,也绝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
唐朝王勃在名文《滕王阁序》中同样认为:“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说明年纪老了,也不会因为白了头发而改变心志;处境愈是困难,信心愈是坚定,绝不因此丧失远大志向。一代枭雄曹操晚年仍然雄心万丈地说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良马虽老,伏在马槽,但还想驰骋千里,表达出老人的雄心壮志。
宋代苏轼在《晁错论》中有:“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说明古代成就了大事业的人,不仅才干卓越,必定还有坚韧不拔的志向。
明朝的王阳明先生也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说过:“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若是没有坚定的志向,世界上的事恐都无法成就,人也像是没有舵的舟、没有衔的马,失去了方向。
上一篇:三人行必有我师
下一篇:上帝无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