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的创新故事
那是在1989年的一天,上海液压泵厂宽敞又明亮的新车间里热闹非凡。因为这个厂花了巨资从德国购买的一台数控机床运到了。那些开惯了“一人、一刀、一机”普通机床的工人们,看着进退自如的、反映国外高新科技的电脑数控机床,无不喜笑颜开。
可是没过多久,大家却又对它头痛起来。为什么?因为这台“洋机”的“喉咙”太细了,国产的棒料在送进“洋机”前,先得把外径再车削一次,有的还要磨削一次,费工费时。
在同伴们的埋怨声中,有位青年工人却动起了脑筋:能不能想办法把洋机的“喉咙”加粗,来适应国内的“粗饲料”呢?这个青年工人就是后来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工人”“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上海市首届十大工人发明家”等光荣称号的,上海液压泵厂数控机床调试工李斌。
李斌仔细察看着这个“喉咙”太细的“洋机”。知道问题症结在机床的专业弹簧夹头上。要使“喉咙”变粗,必须更换夹持范围大的夹具。
于是,李斌一头钻进数控机床内,对汽缸、油泵、夹具一一进行研究。最后设计出一副自创的,伸缩自如、开合范围大的软抓夹具,替换原有的弹簧夹头;同时调整了机床泵阀的进、出口位置。这样,粗粗细细的棒料便都能进机床,自动夹紧。“洋机”的“喉咙”由细变粗了!
1993年,厂里花120多万元买了一台“特劳伯TNS-42”电脑数控机床。一见机床型号中的“S”,内行的李斌便知道它只能加工轴类零件。他决心向这台“洋机”开刀,开发盘型零件的加工功能。
李斌将一种盘型7等分配油盘作为主攻对象。它的加工难度很大:一个扁扁的圆盘表面,要加工出误差不超过三分之一根头发丝的7个半球孔;且7个球孔须采用偏心加工的方法,但数控机床运转空间不够,令人头痛。
李斌日思夜想,翻阅大量国内外资料,画了许多设计图稿,反复计算,反复试验,终于设计出一副埋入式偏心夹具,自制一把刀具,增设编制一套“洋机”不具备的新程序,在特劳伯数控机床上加工出了7孔球窝盘型零件。改造后,这台“洋机”成了轴、盘形都能加工的万能机床。
1997年,李斌发现在数控铣床上加工零件时,由于刀具刃口磨损,一天起码要掉换三四把刀。这些刀大多是进口的,价格昂贵。他就设法开发数控铣床的“补偿”功能。他仔细观察、测量和计算,掌握加工时的刀具磨损量,重新编制补偿程序,致使数控铣床自动地“补偿”刀具磨损量,做到连续工作两天才换一把刀,节约了成本,也保证了加工产品的精度。
多年来,李斌已给多类数控机床做过“手术”,或改动部分附件,或增制一些配套工装,或改变原有输入程序,或设计种种新型刀具,使上海液压泵厂的外型各异、加工复杂的主要零件,都能送上数控机床加工,让“洋机”听命于中国工人的指挥。
按1999年的统计,李斌通过开发数控机床功能,为企业直接节约外汇约5万美元,节约人民币247万元,提高工效30倍。据李斌班组统计,李斌与他的伙伴们完成的发明创造、革新攻关项目达100多项,为企业解决了许许多多难题,为国家和企业创造了大量财富。
一些著名的公司、外商企业看中李斌的技术,要他去,给他优厚的待遇,他不为所动。他说:“敬业、钻研、创新、奉献已构成我生活的重要内容,我热爱我的事业,珍惜我的岗位,我愿在我的岗位上继续作出我应有的贡献。”人们称赞他为“新时代智能型技术工人的楷模”。
上一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下一篇:来自一位母亲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