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发明大王爱迪生一样
说到兴趣班,宁小静也深有感触,其实在不久之前,她也有给自己报一个兴趣班的想法,只是当时的她和陈佳怡不一样,她有明确的目标,但正因为目标太明确了,所以也就放弃了兴趣班,改为自主培养。
宁小静一直对发明家爱迪生的事迹很感兴趣,她觉得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才会给社会做贡献,她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创造力并不突出,所以一直以来,她都有意地培养自己的创造力,直到有一天,她听了爸爸的经验之道,才让她豁然开朗。
还记得那一天,宁小静在为如何使用肥皂水制作泡泡水而发愁,她用了一上午的时间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都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见她的情绪有些沮丧,她的爸爸把她叫到了书房,并苦口婆心地对她说了以下一段话:
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青少年都有思维定式,早已明确地知道某件事情是对还是错,也早已经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正因为如此,很多的结论提前被“存储”于脑中,导致了很多事情在他们没有亲身体会之前,就已经有了明确的结论。
在学习和生活当中,经验确实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经验和创新两者之间并不冲突,并不是有了经验,就不需要去创新,应该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更加全面地看待事情,要懂得自我反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点,这样才不会在原地踏步。
不要过分依赖以往的经验。如果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那么就会限制自己的创造力。要知道,经验具有相对的狭窄性,并且所有事情的起因结果未必完全一样,要就事论事,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说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的地点和场合,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按照以往的经验处理事情,那么可能适得其反。
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很多时候,一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具有唯一性,就如同我们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一样,所以,不要总是局限自己的思路,要学会多思考、多创新。
平日里,宁小静的爸爸喜欢说教,并且一说就停不下来,只听宁小静打断了爸爸的话道:“爸爸,你又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你倒是告诉我,如何培养创造力,让我的泡泡水制作成功!”
“我说的这些并不是无关紧要的话哦,”宁小静的爸爸耐心地道,“只有明白了创造力的意义和影响,你才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是吗?”
宁小静仔细思考了一下,随之点点头道:“也是这么一回事。”
只听她的爸爸接着道:“其实正如你所问,培养创造力确实有些小方法,就看你肯不肯用心去做了。”
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可以从“好奇心”开始。当遇到一件新的事物时,不妨多问问自己“为什么”,好奇心是产生新观念的开端,没有了好奇心,一切事物都会变得平淡无奇。要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不要遇到新事物的时候就求助家人或是老师,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要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想办法去解决,不要完全依赖于他人,因为很多事情即使求助于他人,也不一定会得到正确的答案。
任何事情都要因人各异,就好比每个人体质不同,穿着打扮不同,所感觉到的室外的温度就会不同。所以同样的天气,可能有的人会觉得冷,有的人会觉得热,究竟哪个才是正确答案呢?还是得问问自己。所以,人要学会思考和创新,在接受经验和建议的时候,也要敢于提出质疑,在很多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只有敢于质疑,才会发现问题的关键,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不要把一切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视为理所当然,也不要对任何事情有所偏见,很多事情具有两面性,想要开拓更多的可能性,就要学会抛开一切的情绪和偏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要学会从一成不变的事情中寻找疑点,敢于创新,突破世俗束缚。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集思广益,多多听取他人的意见,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面对着同一件事情,解决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如果你总是一个人钻牛角尖,那么思路只会受到限制。
要学会联想,当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妨扩大范围联想其他的事物,围绕思考的对象进行全面的分析,要相信很多的事物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在思考的过程当中,要列举出多种可能性,用广阔的视野去看待问题,这样才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扩展思维的广度,增加更多的可能性,思考的方向越多,可挑选的范围就越大,创造力也会越丰富。当思路出现阻碍时,不妨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做既可以突破难关,也可以达到创新的目的,一举两得。
可能有的人会有所质疑:在思考的过程当中,就应该一心一意的,如果分散注意力,那岂不是降低效率?其实不然,据科学证实,人只有将听、视、味等感觉结合在一起,才可以促进创造力,就好比儿童,只有接受到全面的培养,才会激发潜能,提高创造力。总而言之,在面对同一件事物时,说服自己转换思维的方向,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你会发现更多奇妙的事物,生活也会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
只听宁小静有感而发:“如果没有创造力,人生就会失去很多精彩,生活条件也不会得到改善。”随后,宁小静将这篇文章收藏到了文件夹中,这样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再次浏览。并且她对自己说,一定要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够挖掘自己的潜能,在未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宁小静的爸爸有话要说
别小看你的创造力
在日常生活当中,难免会遇到很多不可预知的事情,在发生问题的过程当中,如果有突如其来的想法和灵感,并将其加以实践,那么一时的兴起很有可能会创造新的奇迹。其实,人人都有创造的天赋,只是很多人并不懂得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如果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并不尽如人意,那么不妨先找出问题出现的关键,再将其一一攻克。
很多人不善于创造,是因为他们害怕被孤立,所以有从众的心理。不管自己有怎样的想法,都把观点保留在肚子里,口是心非,嘴上永远都是顺从大众。他们没有主见,只会依葫芦画瓢,重复别人做的事情。这种从众的心理在人群中很常见,它虽然会让人感觉到安全,不容易和别人产生意见和分歧,但是这种心理会埋没掉你所有的创造力,并且因为过于“安全”,会让你越来越没有责任感,越来越怕出错,最终养成不敢承担责任的坏习惯。
再者,如今的思想虽然自由,但是很多事情一旦被戴上了“权威”的帽子,那就等于贴上了正确的标签。加上“权威”二字,所有的言论都会变得让人深信不疑,比如从教师或是从医生口中说出来的话,就比较具有说服力,即使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也很难让人产生怀疑。
所以,很多青少年养成了乖乖听话的习惯,在家里听家长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这虽是一个好的习惯,但并不代表着一定不可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创造力。在听话的同时,也要懂得思考,要知道人无完人,人人都有糊涂的时候,所以有必要在听的时候,多做分析和深入了解。
可以把“权威”发言当作参考,当确认对方的意见可以解决你的难题时,那可以放手一搏。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那么不妨倾听一下自己的心声,保留自己的观点,敢于创造,敢于创新,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上一篇:信心、野心和决心
下一篇:勇敢一点,再勇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