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性的问题,不能向人情妥协
G到附近的化工厂办事。厂里有规定,进出门必须经过保卫处,他们对出行的车辆排查得非常严格,担心私运化学物品。来的时候,保卫处的执勤者认出来,他是某领导的亲戚,就笑盈盈地放行了。可离开的时候,情况就不怎么顺利了。
保卫处是轮班制,先前执勤的人走了,在岗的是一张陌生的面孔。他要求G停车检查,仔细翻看后备箱,就跟在进京检查站安检的过程差不多。G很着急,他正准备到机场接人,就显得有些不耐烦,毕竟真的不是“可疑人员”。
这时候,刚巧有熟人经过,就提醒执勤者,说:“这是咱们XX科长的兄弟……”G本以为,执勤者会直接放行,不料对方就跟没听见一样,依旧照例办事。见此情景,熟人也觉得挺尴尬,就多说了两句:“怎么脑袋这么不灵光,都说了他不是外人,犯什么傻啊!”
G说起这件事时,心里大概也有些许不满,觉得那个执勤者确实有点太较真儿。脑子灵活点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情就过去了,自己轻松,还能落个好人,何乐而不为呢?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只是G一个。毕竟,我们的传统观念一直都很强调“人情”,这已是约定俗成的事情。倘若没有人情味,冷冷淡淡的,很容易得罪人。从生活的角度上来说,这没什么问题,可置身于此,却要另当别论了。
化工厂的执勤人员检查进出车辆,本不算什么出格的事,完全是在按照规章制度走,有什么错呢?非要不同人不同待遇,就是聪明了?如果真的有人携带化学药品,非法运输,最终导致了药品泄漏、引发事故,谁来担这个责任呢?这不是游戏,而是牵扯到生命安全的大事,如果把问题的严重性提升到这个层面,我们是不是可以重新审视一下执勤者的“固执”和“不灵光”呢?
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些糟糕的问题明明可以避免,却都因为“人情”二字网开一面,没有及时拒绝,酿成了无法收场的结局。也许,该反思的人不是那个执勤者,而是把工作和人情混淆、把规矩本分说成“假正经”的人,在潜意识里给老老实实做事的人冠上了一个“傻”的名号,却还自诩“聪明”的人。人情和原则,在工作上是并存的关系,一点儿人情味都没有,就是死板,可若不讲原则的话,也会引发麻烦。
姑娘YOYO的经历,至今说起,还令人心有余悸。
那是五六年前的事了,公司的股票交易员找她要老板办公室的钥匙,说要去办公,她没有多想,就直接给了对方。在此之前,也有同事这样做过,到总经理办公室打电话,她觉得应该不会有什么事,也就没有拒绝。
没想到,同事居然打开了老板的电脑,想要操作公司的股票账户。谁曾想,总经理居然在首页开设了两个账户,且密码都是一样的,出纳输入密码,交易员就进了老板的私人账户,卖了股票。等到下午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操作错了账户,可当时已经晚了。
交易员很自责,打算引咎辞职,尽量把YOYO和出纳择出来,说自己是趁着她去复印的时候进去的,而出纳只负责输入密码,对股票的事情也不懂。这样的话,就不用三个人都来承担了。
当交易员把整件事情向老板澄清的时候,YOYO心里很难受,她觉着自己确有责任,倘若她拒绝交出总经办的钥匙,倘若看到他动总经理的电脑,能够抹开面子去制止他,也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了。虽然主要责任在交易员,可自己的工作疏漏也难逃其咎。
后来,总经理跟YOYO估算了一下,大概损失了三十多万。总经理让交易员写检查,随后再决定如何处理,也没有单找YOYO核实情况。可是YOYO心里早已内疚得不行,她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件事,为了讲人情而忽略原则,犯了难以挽回的大错。
我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长久地跟同事、客户打交道,自然会建立一种情感关系,无论是出于礼节,还是发自内心,说话办事都会考虑对方的感受,保持一份同理心。其实,这是挺难能可贵的事,做生意也好,职场合作也罢,笑脸相迎、融洽相处,终归能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和氛围。问题是,当美好的人情碰到了原则的时候,到底该怎么办?
一位女老板,平日待人很好,办事也公正。她的下属中有外聘的员工,也有家里的亲戚,但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她不偏不倚。为此,有人就说她冷漠,六亲不认。她有时候也觉得委屈,可想到公司要发展,就必须得有规矩,一视同仁。
她的公司从成立到现在,已经有10年左右了,发展势头一直很好。我想,这不仅仅是运气的问题,也因为她秉持原则的作风,才能留住外聘的人才。至少,跟着这样的老板,你不会觉得“冤”,做得好就能被重用,做得不对无论是谁都得挨批,没有所谓的远近亲疏,有的就是一个共同的目标。
讲人情没什么错,可人情永远不能取代原则。谈及生活的时候,懂得换位思考是修养;谈及工作的时候,原则就是堤坝,不能让人情的河越界。当人情泛滥成灾的时候,麻烦可能超出你的想象,后果你也未必担得起。有情有义,有规有矩,如此为人处事,才是“真聪明”。
上一篇:原则性的问题,不能向人情妥协
下一篇: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