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我国唐代继李白、杜甫之后,又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大诗人,他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等名句传颂至今、历久不衰。白居易为自己取字乐天,乐天来源于《易经》中的一句话“乐天知命故不忧”,意思是顺应天命就没有忧虑,这似乎是诗人随遇而安人生态度的外在流露。然而,有一位后世的理学家却认为,白居易文不对心,他并非一个豁达、超脱的人。
内容简介:白居易是我国唐代继李白、杜甫之后又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大诗人,白居易为自己取字乐天,乐天来源于《易经》中的一句话,“乐天知命故不优”,意思是顺应天命就没有忧虑,这似乎是诗人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的外在流露,然而有一位后世的理学家却认为白居易文不对心,他并非一个豁达超脱的人。时过境迁之外当代的学者又将怎样公正地评价白居易呢?其中令人信服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莫砺峰:白居易的生活态度是后代曾经受到比较严厉的批评,特别是南宋的朱熹,南宋朱熹在跟他的学生谈话的时候批评白居易,他说白居易这个人别人都说他清高,其实他不清高。他爱官职,就是他爱做官,说白居易的诗中间凡是说到富贵的,说到富贵生活的都说得非常地起劲,诗中说富贵说他,“口津津地涎出”,什么叫“口津津地涎出”呢?就是嘴里面的口水都淌下来了,就是他一说到富贵就非常向往,这是朱熹对白居易的生活态度一个非常严厉的批评。
那么我们是不是这样子呢?当然我们首先大家也许都清楚朱熹以及以朱熹为代表的宋代的理学家他们对人的道德,人格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有的时候甚至有点苛刻,所以朱熹所谈论到的历史人物中间,凡是说没有挨他批评的那是非常少的,像凤毛麟角。但是话尽管这样说,我们说朱熹对白居易的批评太严厉了,让我们看看朱熹这种批评是不是符合史实,白居易是不是非常的向往富贵,一说到富贵就口水都淌下来了呢?我们看看具体的情况。
首先,白居易对他的官职是在意的,就是他确实在意他当什么官。我们说过白居易很早就当上了翰林学士,同时跟他一起当翰林学士的连他在内的一共有6个人,几十年以后到白居易70岁的那一年,他写诗送给一个当年跟他一起做翰林学士的朋友叫李程,他送给李程一首诗,李程后来当过宰相,白居易给他的诗中间就说,“同时六学士,五相一渔翁。”就是我们当年一起当翰林学士一共六个人,你们五个人都当上过宰相,只有我一个人是一个渔翁。当然“渔翁”这个话说得太谦虚了,所谓渔翁就是隐居的人,没当官,白居易怎么会没当官呢?他一辈子都在当官,他的意思就是说我没有当上大官人,你们都当上宰相了,我最高才当上了一个太子少傅,太子少傅而且是一个分司东都,驻在洛阳的一个闲差,官品虽然也有二品,但是他是没有实权的,跟朝廷里面掌握实权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那个宰相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从这样的诗看来他确实对官职是在意的,你看同时的五个朋友,五个同事他们都当上宰相了,就我一个人没当上,心里有一点牢骚。
但是话又说回来既然入了仕途,既然进了政界那么对于自己当什么官,当官以后他升迁的速度有多快,升得慢还是升得快人之常情总会在意的,那么白居易也不过是如此而已。而且我们要考察到白居易的整个政治表现,那我们看他在需要向朝廷提意见的时候为了国家的利益他需要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政见的时候他是完全不管什么官职不官职的。他向朝廷提意见明明知道要得罪宰相,要得罪皇帝,要受到打击被贬官他还是在所不惜还是做了这样的事情,所以我们也不能说他真正的非常在意官职。那他上疏实际提出自己的意见以后得罪朝廷,一下子贬到那么远,官阶是连降几级他都不在乎,怎么能说他非常在乎官职呢?所以这个话说得有一点过分。
解说:白居易不在乎官职那么他对于钱财又是怎样的态度呢?朱熹说白居易说到富贵时后口水都会流出来,这样的说法是否属实呢?时至今日又有哪些依据让我们对白居易的评价更加客观呢?
白居易喜欢在自己的诗中间讲一些跟做官有关的一些物质待遇,这个是不错的,不假的。清代的赵翼在《瓯北实话》中间评白居易其中有两条很有意思,他说白居易这个人喜欢在诗中间说自己的薪水,就是说自己做什么官拿多少俸禄这是一条,喜欢说这个。还有一条说白居易喜欢说品服,所谓品服就是做官做到几品然后穿什么服装。那么前面一条说做官的俸禄,也确实是这样,赵翼一口气举了八个例子,都是白居易自己在诗中间写的,他最早字校书郎,后来做盩庢县县尉,后来做刑部侍郎,太子宾客,太子少傅等等,甚至一直到他退休以后他退休之后是以刑部尚书的名分退休的,退休以后拿半薪,唐代的官员退休就拿这个官位的薪水的一半发给你,所以连半薪是多少他的诗里都有,每一条都记得清清楚楚。所以,赵翼开玩笑地说古代的正史“二十四史”一般有这样的内容,叫做《食货志》,叫做《职官志》,叫做《舆服志》,这记什么内容的呢?《职官志》就是朝廷有哪些官,什么官是几品。《食货志》是经济方面的情况,会记到俸禄是多少。《舆服志》就是专门记官的品服的,包括你坐什么马车都有规定的。他说看白居易的诗这些全有了,“二十四史”《新唐书》、《旧唐书》这些内容在他的诗里都有了。
那么我们说对于我们现代的读者来说,我们今天来读白居易的诗人,我们来了解他这个人,他当年到底领了多少薪俸,拿了多少俸禄,这个我们不是太关注。因为白居易离开我们这么远了,我们又不能向他追收个人所得税,他拿过多少我们也不管他了。我们现在关心的是什么呢?我们关心的是他当时到底是什么态度,他在诗里面记这些东西说我拿了多少,他到底是什么态度。
那么我觉得有两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第一、白居易那薪水他自己觉得这个俸禄不低,拿得比较高,朝廷给我的薪水很多。他拿了这么多的薪水心里有一种惭愧之感,这个最典型就是他那首《观刈麦》“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终日不能忘。”就是说我看到农民辛辛苦苦还养不活自己,我想想我自己我一年的禄粮有三百石,一年到头都吃不完,全家都吃不完,有余粮。我又没有流汗,流泪去干活,所以就觉得很惭愧,这是第一。应该说这是比较好的态度,虽然朝廷发给我的薪水是合法收入,但是我觉得我拿的太多了,跟劳动人民相比我心中有愧。
第二、白居易诗中在说到他的俸禄的时候经常表现出一种很满足的态度,他不像有的官员拿了还恨不得再多拿,总是嫌不够,他不,他说我拿这些已经很好了,已经很不少了,已经足够了。所以我觉得白居易在诗中说薪俸,说自己的俸禄收入,他的态度还不是体现出来非常地在意这些东西,非常地追求这些东西。他还是一种满足的,还是一种知足常乐的一种想法。那么这个跟朱熹说得口水都流下来显然是有一点距离了,白居易在诗中说自己的薪俸都是每一个职位上面拿多少俸禄说得一情二楚,朱熹是这样批评的,但是后人也有人认为这恰恰是他清廉的表现。
南宋的洪迈就说了,洪迈就是这种观点,洪迈说白居易的诗中间在每一个职位上面拿多少俸禄特都记得一清二楚,这恰恰说明他清廉,就是他的全部收入就是这个薪俸收入,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收入,就是他没有贪污,没有受贿,他家无余财,就是好这个工资过日子,所以他是清廉。我觉得就像我们以前说过的一样,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上,在苏州刺史任上都相当清廉,他离开杭州的时候他把多余的薪俸还捐出来了,捐在杭州的公库里面,所以应该说洪迈的解释是比较对的,白居易并不是太在意薪俸的人。
解说:如果说白居易并非是一个迷官贪财之人,那么朱熹为什么会如此严厉地批评白居易呢?朱熹作为南宋著名的大教育家,哲学家和诗人,他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为什么要对白居易口诛笔伐,究竟是文人相轻还是因为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引发的观点差异呢?
当然我们说朱熹这样批评白居易也不是说故意要诽谤他,或者是肆意的贬低他,这里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或者在当时朱熹说这样的话有他的合理性,那么这个原因在于哪里呢?这是中国的一种习惯,就是中国的古人特别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上层社会,他是有一种习惯叫做言义而不言利,就是士大夫知识分子,你平时谈论你不要谈钱财的东西,不要谈利益,你要谈仁义,那么这样一种观念后来成为一个强大的传统,大家觉得谈这个东西至少是庸俗的,或者甚至表明你是贪婪的,你不清廉,你不清高,你老是注重钱的事情,大家是不谈的。所以发展到了晋朝就出现了一个所谓口不言钱的故事,西晋有一个名士也是一个大官僚,出身贵族他叫王衍,王衍有一个故事就叫口不言钱,什么叫口不言钱呢?就是他嘴里从来不说钱这个字,钱这个字是从来不提的,从来不提的。那么有一次他的妻子姓郭,郭氏就想试试他,看你到底说不说钱。有一次王衍在床上睡觉睡着了,郭氏就叫丫鬟拿铜钱把他的床四周堆满铜钱,堆得很高,就是让王衍起来以后没法走下来,床四面都是铜钱,你没法下来。她想你没法下来你总要说到钱这个字。那么第二天早上王衍醒来了,王衍醒来一看全四周都是钱,就叫丫鬟来,丫鬟来了,跟她说了,没想到王衍说什么,王衍说“举却阿堵物”,“举却”就是把这个东西拿开,“阿堵物”是什么意思?“阿堵物”是晋朝的口语,就是这个东西,就是说丫鬟来把这个东西拿开,他还是不说钱,钱把他围住了,他下不来了,所以是真正的口不言钱。那么王衍口不言钱这是不是非常清高,你说他这样子坚决不说钱这个字,我们说王衍是彻头彻尾的假清高,他是假清高,王衍在朝廷里做大管,他是位至三公,他做过中书令,尚书令,太尉做非常大的官。王衍的妻子刚才说的这个郭氏,郭氏这个人是一个非常贪财的人,《世说新语》上面说郭氏用八个字,一个是聚敛无讨厌,就是贪得无厌地聚财,后面四个字干豫人事,不是干预人家的家里的事,干预朝廷里面的人事任免,来干预官员的安排,关于这个人的事儿。
所以王衍这个口不言钱我一直怀疑他是故意的,他是假装出来的,他因为放纵让自己的老婆去贪钱,贪污受贿,那么他假装做得很清高的样子,我钱都不贪的,来掩盖这个事情。所以这确实是彻头彻尾的假清高。
那么相反的就是白居易,白居易在他的诗里老是说钱,这个官每个月拿多少钱,那个官每个月拿多少钱,正好相反,但是白居易倒真正是清高,他不贪财。他对钱财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在意,所以口头的表现跟实际表现是两回事。
解说:初登仕途的白居易一心想要成就“兼济天下”的大事业,但在经历了官场的是非纷争之后,白居易的思想有了巨大的转变,在官场他采取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的态度,对生活他保持清心寡欲,知足常乐的心境。对于白居易的这种转变后世的学者众说纷纭,有的说他是受了儒家的中庸思想的影响,有的说他是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对此,莫砺峰较说又有着怎样的独到见解呢?
我只想比较通俗的来解释一下白居易的知足常乐思想从哪里来的?我觉得简单的说白居易的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就是通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尤其是比下有余得出来的。他总是比下有余所以他自己就满足了,在他67岁那一年他就自己写了一个《醉吟先生传》,就是喝醉了酒吟诗这样的一个先生,他一连找了五个古人来跟他们比,我们看看他怎么比的,我们看看第一个他说“富于黔娄”,我比黔娄这个人富。黔娄是谁啊?黔娄是春秋时候一个著名的隐士,也是一个家境非常贫寒的人,他品德很高尚,但是家里一贫如洗,黔娄死了以后孔子有一个学生叫曾参的到他家里去吊唁,看到黔娄的太太,黔娄的夫人用一条布被子把黔娄的遗体覆盖起来,说,覆头则足见,覆足则头见,就是盖住了头脚露在了外面,往后面拉拉盖住脚头又露出来,这个布被太短了,找不出一条好的布被来把他盖住。曾参就在旁边说了,你这样盖不住,你把这个被子斜过来盖就可以了。他的夫人就说先生在世的时候一生就讲究一个正字,你不能斜过来,一定要正着盖,情愿露出脚来,露出头来也要这样盖。那么说明黔娄这个人是穷到家了,所以白居易说我比他富,说黔娄穷成这样了,我比他富,这是第一比。
第二比他说“寿于颜渊”,颜渊就是颜回,孔子著名的一个学生,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是32岁就去世了,是著名的一个短寿的人。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67岁了,所以说我比颜渊寿长,他才活了32岁,我67岁现在还活着呢。
第三比,他说“饱于伯夷”伯夷大家也知道古代一个高士,周武王伐纣以后他因为不食周粟,他不赞成这个事情他就跑到首阳山隐居在那里,采微不吃多少的粮食,最后饿死了。那么白居易跟一个饿死的人比当然我比他吃饱了,所以饱于伯夷。
第四比他说“乐于荣启期”我比荣启期这个人更快乐,荣启期又是谁呢?荣启期也是古代春秋时候的一个隐士,他曾经碰到过孔子,荣启期见到孔子以后他自称说,我有人生三乐,我这个人有三个快乐的事情,哪三个快乐呢?第一快乐说我是个人,是个人有什么快乐的呢?他的意思就是说我没有做牛也没有做马,我是个人,所以我是快乐的,人生一乐。第二进快乐,我是个男人,意思说我不是女人,女性听众也许觉得奇怪,为什么男人比女人快乐?在封建时代,封建时代男性比女性有更多的权力,地位高,所以他说我是个男人,我没做女人我也快乐。第三件快乐寿至九十,我活到九十岁。所以,后来人家说“荣公三乐”他有三个快乐,我们金殿现在来看一看寿至90,也许到了今天确实称的是人生一乐,长寿嘛,90岁是一个高寿。但是前面两个乐你是个人,你是个男人这有什么快乐,这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所以,荣公三乐是很一般的快乐,那么白居易说我跟他比我比他更快乐,我的快乐比他更多。好,他比人又赢了。
第五比他说是“健于卫叔宝”,我比卫叔宝这个人更健康,卫叔宝是谁?卫叔宝是晋代一个名士,他是一个身体很不健康的,弱不禁风的一个美男子。卫叔宝的相貌非常美,传说他不管走到什么地方都有多人围住来看他,他太美了。所以卫叔宝活到27岁人就死了,当时人都说他是被人家看死的,太多的人来看他,他太美了,把这个美男子活活地看死了。那么白居易跟他比,因为他身体不好嘛,跟他比所以我比他健康。
这些比我们看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白居易是专门寻找古代那些不幸之人专门找他的弱点来比,所以白居易的这种比较我把它归结为就是比下有余,这好像传说中间的田忌赛马一样总会赢的,比赛结果总是对自己有利。他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所以他总是处于一种心境很快乐的境地,总是满足于眼前的这种状况。
那么当然我们说我们现在来看一下知足常乐或者白居易的这种生活方式当然不是一种很积极的人生态度,它比较的消极。或者说假如你把它使用在其他方面,譬如说我们一个国家的前途,我们一个民族的前途,即使对个人的前途个人的事业你也应该要发愤图强,力争上游还是要这样子。但是,假如你是专门说你的生活待遇,假如你专门说你的物质生活享受,或者你是考虑一些已经有的不能改变的情况,那么知足常乐的思想还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管你在哪一方面,哪种状态你都是永远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假如你的眼睛专门盯着比上不足,我老是跟我强的人比那么你永远不满意,你永远烦恼,焦虑。假如你用比下有余的方式来比,那么你自己就比较满足,你自己就会有一种愉快,安宁的心情。白居易就采取的是后者,人生苦短,我们在这么短的人生中间何必自寻烦恼,很多东西你自找烦恼,所以白居易的这种生活态度假如局限在人的物质生活,生活待遇方面觉得对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的。
解说:有人说白居易仕途坎坷,颠沛流离,40岁就发白池落,未老先衰。而白居易最终能够安享晚年并享有75岁的高寿正是得益于他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那么,白居易的晚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这种单薄名利,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在他的晚年又有怎样的体现呢?
白居易57岁的时候朝廷任命他做刑部侍郎,刑部侍郎有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司法部副部长这样的一个官,当然是一个高官了,责任也很重大。但是当时因为白居易觉得自己已经年老体衰了,所以他就比较愿意从仕途里面退出来,到了这一年的年底他主动地向朝廷请长病假,当时一个词叫百日病假,就是请一百天的病假。那么这样的病假一请一般你这个职务就取消了,所以第二年也就是他58岁那一年朝廷就把他的刑部侍郎这个职务免掉了,同时就任命他做太子宾客,这个太子宾客的官是分司洛阳,我们多次讲到过分司洛阳就是不在长安到洛阳去,这是一个名义上的官。
那么到了70岁那一年,他实际上他已经做到了太子少傅,这是一个二品的官,当然也是分司洛阳,也是一个闲差,但是官品很高,俸禄也很高。到了这一年冬天白居易又请了一个百日长假,他又向朝廷请假说我身体不好不能做,所以实际上是一个闲差了,你不做你不上上班不也没关系,但是他还是请了一个长假。所以第二年又把他这个职务免掉了,免掉了以后然后又过了一年到了71岁,朝廷才让他正式退休,唐代的名称叫做至世,至世就是退休,他以刑部尚书的名义退休,就是司法部正部长,这个官职一天也不要上班就退休了,以这个名称来退休,等于是提了一级再退休。那么正式退休了,退休了以后拿半薪,拿一半工资。
大家注意中间有一段就是从白居易70岁到71岁那一年,就是他70岁那一年他上一天的年底他就向朝廷请百日长假,请百日长假第二年春天朝廷又派他做太子少傅的职务免掉了,职务一免掉薪水就没有了,工资就停发了,但是这个时候朝廷还没有让他正式退休,这一年等于空缺了,他职务已经没有了,正常薪水没有了,所以一年就没有收入。那么这一年没有收入,因为他一向是靠俸禄收入过日子,突然经济来源断了,所以很多他的朋友,他的亲戚都来表示安慰,慰问他,你怎么一下子没有收入呢,你怎么过生活呢?来慰问他。他家里的人也有一些急,他的妻子,他的子孙也有些急,怎么没有收入了呢?白居易就写了一首诗叫做《达哉乐天行》,说我这个人很旷达的,很想得开的,我是白乐天,写一首诗来回答他们。这首诗很有意思,大致上意思是这样,他说我一下子没有收入,所以家里好像就变穷了,所以早上我的厨子,他家里还有厨师,厨师来说家里盐也没有了,米也没有了。到了傍晚丫鬟来说,衣服都破了,当然这是夸张了,不会一下子停了,马上就没有了,不会的,他是夸张是穷了。那么家里的人也很忧愁,以后怎么过日子呢?白居易就告诉他们说,你们别急有办法,他说就算没有俸禄收入了,我们可以变卖家产,他说我们第一步我先把城南的一个果园,有十亩地的一个果园先把它卖掉,再接下来还不够我在城东有五顷田地,把这个地卖掉,再不够呢,我就把履道里这个住宅卖掉,这三样一卖可以卖不少钱,有了这些钱以后我一半留给你们做生活费,还有一半我自己买酒买肉。我今年已经71岁了,我还能活多少年啊,这些钱还没用完我就死了,所以大家不用慌,不用急,日子可以过的。
当然这首诗是夸张的,后代有的人说你看白居易多少会精打细算,算好先卖什么后卖什么卖多少钱,怎么花都分配好了。实际上不是,他这首诗是夸张,说现在停发工资了,家里有点恐慌,我怎么怎么打算的,虚张声势,因为实际上第二年他就正式退休,就有半俸,半薪拿到又有钱了,所以他还是表示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思想。
解说:白居易晚年居住在洛阳,在此期间他谀元稹,刘禹锡等士友以及官场退休的老友们一起郊游唱和,饮酒对诗,生活得十分充实惬意。但同时一生为官的白居易却并不忘造福一方,他慷慨解囊做了一件至今仍让当地百姓称道的好事。
在他73岁那一年那个时候他已经正式退休了,他已经拿半薪了,一半工资了,但是他慷慨解囊资助疏浚洛阳龙门的险滩。原来洛阳有一条河流叫伊水,伊水流过龙门山那个地方弯弯曲曲的,那个地方地形复杂弯弯曲曲的,水非常地急,而且这个水里面有很多非常尖锐的礁石藏在水底里,当地人叫它九峭石,峭就是悬崖峭壁的峭,这些石头像尖子一样藏在水底,所以这个伊水上面来往的船只,来往的木筏路过这个地方叫八节滩,路过这个八节滩的时候经常会触礁沉没。因此,每到冬天天寒地冻的时候水位下降,凡是有过往船只路过这个八节滩的,那个传夫一定要脱了鞋,光着脚跳到水里面去来拖这个传,来撑这个传,把它拉过去,否则的话要触礁沉没。
大寒天洛阳这个地区冬天跳到水里面去当然非常冷,这些船夫受不了,忍不住就呼喊,好冷啊,好冷啊。白居易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他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他心里很不忍心,所以他一直有一个愿望,有一天要来修理整修这个八节滩,要把八节滩的这些礁石把它凿掉。那么到了73岁那一年白居易终于接到了一笔钱,正好这个时候碰到有一个和尚叫道玉和尚,这个和尚也有慈悲为怀,也愿意从事这样的一个工程,所以他就跟白居易两个人联手,招募一些穷人,用铁凿子把九峭石把这些峭石全部凿掉,当时工程非常大白居易诗里写凿这个峭石的声音像雷鸣一样,终于最后把这些礁石全部凿掉,凿掉以后八节滩过往的船只就很顺利,因为没有礁石了,所以船夫就再也不用在冬天光着脚跳到水里去拉船。白居易也非常高兴,这个工程完成以后他非常高兴,所以我们说他到了73岁他到了自己只领半薪的时候他还慷慨解囊,捐钱出来做这样的公益事业,我们能说他爱财吗?白居易不爱财,他虽然善于安排自己的生活,但是他并不爱财。
解说:白居易随遇而安,知足常乐,但并非无所作为,作为一个诗人他有着很高的成就,在唐代白居易是仅次于李白、杜甫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流传至今多达3000多首,数量唐代诗人之冠,这也与他晚年的生活密切相关,那么能够让自己的作品历经千年还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白居易曾经做出怎样的努力呢?
那么白居易晚年生活中间有一方面的重要的活动就是为自己的作品把它编成集子,为自己整理作品集,他不是叫人家来编,他自己编。应该说在唐代所有的大文学家中间,唐代所有的大诗人中间,为自己的作品编集最用力气的,在这方面心思花得最多的,力气用得最多的就是白居易。那么下面我们稍微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白居易晚年多次为自己的作品编集,不是一次再三地编,就是不停地补充,他64岁那一年编好了一部文集叫做《白氏文集》,一共有60卷。编好以后他把这部文集不是放在家里,他派人把它送到江西的庐山,把他藏在庐山的东陵寺里面。东陵寺是庐山说面一个非常著名的寺庙,他它收藏在那里,而且他还带了信去,分咐东陵寺的和尚说,这部文集存放在你们那里,但是不能出庙门,不能出这个寺庙门,一定放在寺庙里面,你们要好好的保存,这是他64岁那一年第一次为他自己编文集。
然后过了5年到他65岁那一年,因为他又写了好多作品,又重新编了一次文集,编了一个65卷的文集也叫《白氏文集》。那么这一部文集他把它存放在洛阳的一个寺庙,叫做圣善寺,放在圣善寺里面,这是他编的第二部文集。
到了他68岁的那一年白居易又重新编了一次文集,这一次扩展到67卷,就是又加了两卷,还叫《白氏文集》他把这一部文集派人送到苏州收藏在苏州一个寺庙叫做南禅院,收在南禅院里面让他们来保存。
然后到了他69岁那一年,他又把自己在洛阳写的那些作品,就是以前的不算,光在洛阳写的作品编成一个叫《白氏洛中集》,就是我姓白的这个人在洛阳写的集,10卷。那么这10卷文集是放在洛阳的香山寺里,就是他经常游玩的这个寺庙,香山寺。然后他还不满意,编了这四部还不满意,到他74岁那一年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一年他又编了一个平生最全的一个文集75卷,命名为《白氏长庆集》。这个集子有75卷,收罗作品最全,收的诗文作品加起来有3840首。他编好这个文集他觉得差不多了,是我一辈子的作品都在里面,所以他编完以后请别人来帮着抄写,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印刷,印刷术已经发明了,一般的书还不印刷,是抄的,请人来抄写,抄了5本,就是抄了5个本子都一模一样,抄了5本。
抄了5本书放在哪里呢?还是三个寺庙,第一个是庐山的东陵寺,第二是洛阳的圣善寺,第三个苏州的南禅院,每个寺庙一本还有两部给他的后代,一部给他的侄儿这个阿龟,还有一部给他的外甥叫谈阁童,这样他的文集就有五部分在三个寺庙以及两个后代手里。白居易为什么要把他的文集抄成5本放在不同的地方呢?他的一个基本的考虑就是后人这样理解,他自己没有说,后人这样理解就是说害怕某一个地方如果你都放在某一个地方那么一发生什么变故,比如说打仗了或者是失火了,毁于一旦就没有了。他放在5个地方你这个地方失火了,不能所有的地方都失火,所以总会有一个地方能保存下来。用这种方法使他的作品尽可能地保存,流传下来。
那么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白居易的文集虽然没有纹丝不动地保存下来,还是损失了一点,但是损失得很少。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是75卷中间的70卷,只少了5卷。他的大部分的作品都完整地流传下来,所以这是白居易生前他为自己安排后事做得最成功的,我觉得也是最有意义的一个活动。
公元846年8月,75岁高龄的白居易与世长辞,他去世了。当年11月白居易安葬在洛阳的龙门山,这也是他生前经常去游玩的地方。当时的河南尹地方政府就把白居易生前自己写的那一篇《醉吟先生传》白居易不是称自己为醉吟先生嘛,就是喝醉了酒吟吟诗这样的一个人,把这篇《醉吟先生传》刻成一个石碑,把这个碑竖在白居易墓的旁边,从那以后凡是路过洛阳,路过龙门山的人都到白居易的墓前来祭奠他。他们都把酒垒在他的墓前,向他表示敬意,所以白居易墓前一丈见方的那块地方那个泥土永远是潮湿的,永远散发着酒香,好像是要让他继续喝醉了酒,在那里继续醉吟一样。
应该说白居易是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那么好,我们白居易系列讲座到今天为止就讲完了。非常感谢听众朋友来听我的讲座,希望大家指正我演讲中间的错误,谢谢大家。
上一篇:白居易(一)少年成名
下一篇:白居易(三)铮铮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