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与元稹之间那段生死不渝的友情,帮助白居易走过了人生的风雨波折,缓解了他的很多人生痛苦,但是白居易有一个痛苦却一直难以释怀,那就是作为读书人他既想兼济天下做一番事业,可是又不愿意面对官场上的烦恼纷争。同样,这种两难的选择,千百年来也一直困扰着中国古代的读书人,而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出来做官,要么归隐。但是白居易在五十八岁来到洛阳之后,他竟然找到了一条不同于前人的人生之路。这条道路的选择,成功地使白居易在一次血流成河的屠杀中幸免于难;但是白居易也因此引来了后人的种种非议。本期节目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精彩讲述白居易之《急流勇退》。
内容简介:白居易和元稹之间那段生死不渝的友情,帮助白居易走过了人生的风雨波折,缓解了他的很多人生痛苦。但白居易有一个痛苦却一直难以释怀,那就是作为读书人他既想兼济天下做一番事业,可是又不愿意面对官场上的烦恼纷争。同样这种两难的选择千百年来也一直困扰着中国古代的读书人,而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出来做官,要么归隐,但是白居易在58岁来到洛阳之后他竟然找到了一条不同于前人的人生之路,这条道路的选择成功地白居易再一次血流成河的屠杀中幸免于难,但白居易也因此引来了后人的种种非议,那么白居易究竟找到了怎样的一条人生道路呢?他的这条道路与前人又有着怎样的不同呢?
莫砺峰: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或者我们称他为士,中国古代的士他的人生道路,就是他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只有两种。古人把第一种叫做出,就是出来的出,或者叫仕,这个仕是单人旁一个士,就是学而优则仕的仕,也就是做官,出也就是出来做官。那么另外一种叫做处,就是处在什么地方,就是在家隐居的意思,退隐的阴私。就是或者是出来做官,或者是在家不出来做官,退隐。除此以外别无它途,没有第三种生活方式。
那么为什么只有这两种道路呢?为什么不能有其他的道路呢?我们今天的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你还不做官,不隐居你还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啊,你做工程师,做科学家都可以,但是古人不行。中国古代的人读书人哪怕你是优秀的科学家,你是优秀的工程师你在社会上都是没有地位的。你一定要做官,出来做官安邦定国你才有地位,做官上可以报效国家,服务社会,下可以封妻荫子,你得到一些富贵来养家糊口,这是只有做官才能做到。为什么在出来做官有那么多好处的时候还有人要选择隐居呢?这是由于我们的古人同时也漫谈了做官的坏处,做官有两大坏处,第一、官场一般来说是比较污浊的,官场里有很多不好的因素,一个人在官场里待了以后你会被这个污浊的氛围所污染,你在里头你自己也变的慢慢地人品会受到影响。第二、官场充满着风险,政界是充满风险的,古人是创造了一个词汇叫做宦海风波,宦就是官宦做官,这个做官就像海里面航行一样充满着风波,惊涛骇浪,说不定什么时候你就倒霉了,所以做官也有这样的坏处。
那么既然这样的坏处古人有的人为了要避免这些坏处,一个是保持我自己的人格人品不受污染,第二也为了安全,我不去冒那个险,这样就选择隐居,当然隐居的坏处是什么呢?你比较贫困,因为你不做官没有俸禄,没有俸禄你的生活肯定是比较平困的,你物质上是比较艰难的,你在社会上也没有地位,没有势力,所以是一种两难的选择。
但是中国古代的诗人很早就发明出来新的办法,从汉代的东方朔开始,东方朔我们都知道他是在朝廷里做官,他是汉武帝时代的一个臣子,但是他自己说我实际上是隐居的,《史记》里面记载东方朔有一首歌,他说“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就是我这个人是在金马门这是避世的,金马门是皇宫,汉代皇宫的一道宫门,在皇帝的宫殿里面我可以避世,我也可以保全自己,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那做一个隐适为什么一定要住到深山里去呢?蒿庐就是草房,为什么一定要住在草房里,我住在宫殿里面同样可以保全自己,同样可以达到隐居的目的。东方朔没有解释,为什么他在宫殿里面他在朝廷里做官也算是隐居,那么他的事迹到了东晋,东晋晋朝的人比较喜欢思辨,比较喜欢进行深入地哲学思考。东晋有一个人叫邓粲的就就东方朔的这种举动做出了他的解释,他说为什么东方朔他住在朝廷里还算是隐居呢?他说一个人隐居实际上主要是在于精神层面,就是你隐居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证自己人格的高尚,人品也好不受官场的污染,这主要是精神层面,不是物质层面,所以你到底是住在深山里,住在草房底下还是住在宫殿里这个并没有关系,关键是内心是不是隐居了,我虽然在朝廷里,但是我不是忠于富贵,我看轻这个富贵,保持内心的一种宁静,一种淡泊,那么这样就算隐居了。所以东方朔自己虽然没有说他是隐士,但是后人却把他称为“大隐”,说这才是大的隐士。
李白说:“世人不识东方朔”,就是世界上的人都不了解东方朔,他实际上是一个大隐,是一个大的隐士。那么好,这样就来了有两种就是人们认为传统的隐居方式你住在山林里面,你不入仕途,不贴近朝廷,甚至远离尘世,你这是一种小隐,而大的隐居恰恰是就在朝廷里做官,反而是住在宫殿里面这反而是大隐。所以晋代有一个诗人叫王康琚写了一首诗就有这样的句子:“小隐隐陵藪,大隐隐朝市。”小隐隐在山林里面,而大隐反而在朝廷里或者是热闹的城市里面,这都没关系,因为他精神上隐就行了。
解说:千百年来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希望能学而优则仕,成就一番事业。但是由于官场的黑暗和危险以及自身的清高很多读书人不得已最终选择了退隐,出仕还是退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人在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两难选择。针对这个千古难题白居易,经过宦海浮沉的洗礼之后,他找到了不同于前人的答案。
白居易的答案只有两个字,就是中隐,就是中等程度的隐居。他说大隐也不好,小隐也不好,我要做中隐。那么什么叫中隐呢?中隐这个词历史上从来没有人说过,白居易第一个说。白居易是在他58岁那一年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的标题就叫做《中隐》,他这首诗大意就是说传统的说法都是说大隐隐在朝廷里面,小隐是隐在山林里面,他说这两种方法都不好,不如中隐更好。那么中隐隐在哪里呢?白居易的说法就是我不在长安做官,当然我也不到山林里去隐居,我在洛阳做官,这个牵涉到唐代一个特殊的情况,唐代的长安是首都叫西京,洛阳也是首都叫东都,洛阳这个首都是一个预备性的首都,也就是皇帝虽然不在那里,但是洛阳还是设了一套政府机构,有一些官员设在那里。那么当然皇帝平时并不去,所以洛阳的这些官叫做分司官或者叫做留司官,就是分到那里去管辖的或者是留在那里管辖的,这些官一般都是虚衔,就是派你在洛阳做个官,你实际不管事,因为中央政府在长安,所以这里分司洛阳的官往往是安置闲差的,就是这个人应该给他一个官做,但是朝廷又不想让他实际掌权,就把他派到洛阳做官,甚至有的时候安排贬谪官员,这个人本来在朝廷里做官做的很大,现在要贬他了,贬的低一点,没地方贬,贬到洛阳,派他在洛阳做一个分司官。所以白居易就说中隐,最好的就是隐在东都,隐在留司官,隐到东都洛阳做一个官。那么又不在朝廷里,同时又不在山林里隐居,这个官好像在做官,又好像没有做官,因为没有具体的职务。他说这个最好,这种方式白居易就把它称为“中隐”,既不是大隐,也不是小隐,我是中等程度的隐,介于中间的隐。
白居易在《中隐》这首诗里说得很清楚他说为什么要中隐,就是中隐这种方式既可以避免做官的坏处,又可以得到做官的好处。做官的坏处构造两个,一个是人格受污染,第二个你冒着风险,那说不定发生什么政治上的变革,你就卷进去了有风险,他这个都回避了,没有。那么做官的好处是什么呢?有俸禄,有了俸禄以后政府的经济收入,而且还比较优厚,这样的话我就可以诗酒风流,过比较优越的日子,物质上不是贫困。你要真正的隐居住在山林里,你当然过得很穷困。像陶渊明那样饭都吃不饱,到人家去要饭,白居易说我这样可以避免。也就是说说得直白一点白居易的中隐思想,就是既要得到做官的好处,又要避免做官的害处,就是这样一种态度。
解说:白居易的这种又想得到做官好处,又想避免做官的害处的人生态度不免给人一种投机取巧的感觉,那么白居易为什么要抛弃以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呢?他的中隐这种人生态度是因为上了年纪还是有其他的难言之隐呢?
白居易的《中隐》这首诗刚才说是他58岁那一年写的,在唐代按照唐人一般平均寿命58岁已经算是进入老年阶段,进入暮年。人到暮年一般来说,年纪大了,往往会意志比较消沉,有一点暮气沉沉,就不再积极了,不再奋发有为了,人老了身体也不行了,所以,他在那个时候提出了中隐的思想,写了《中隐》这首诗。但是事实上白居易的这种念头这样的一种生活的态度产生得还要更早一些,比较具体地说就是在44岁那一年,我们前几讲曾经讲到过,白居易44岁那一年由于朝廷里发生了宰相武元衡被刺杀的事件,白居易就第一个出来上书要求朝廷赶快追捕凶手,来追查这个幕后指使者,就是要打击那些背后的藩镇势力,他派刺客来刺宰相。由于他的越级上书就一下子被朝廷打击了,得罪了朝廷那些掌权的人,所以就把他贬到江洲去。这一次打击对白居易的人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他就觉得我完全是忠心耿耿啊,我帮国家出力,帮国家着想,国家大事发生了我第一个出来提出来应该怎么办,反而受到打击,贬出长安,贬到偏远的江洲去做一个闲差司马,他感到很伤心。对于中国古代的传统的古书人来说,做官的人来说最伤心的事情就是忠而见谤,就是你是忠心耿耿,对朝廷一片中心反而受到诽谤,受到打击,那么这样事情最使他们伤心。从屈原开始下来一直到贾谊也是这样,都是这样子。所以44岁那一年发生了那一次贬职使白居易的人生态度发生了根本的转折,白居易到了江州以后写了一首诗叫做《自诲》,诲就是教诲的诲,就是自我教育,教育自己,他教育自己什么呢?他这首诗这样写,他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杜甫说的,就是人的一辈子不过活70岁,就算我能活到70岁,我今年已经44岁了,一共还剩26年,他说剩下的26年实际上也转瞬即逝,25、16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又能做什么,与其在剩下来的25、26年时间里还继续原来的做法,还关心国事,还受到打击,那么我还不如痛痛快快地过日子,不要去管拉扯多了,在政治上比较消极一点。把这25、26年打发过去算了,所以他在这一首名为《自诲》的诗里面表明他是在这一年政治事件中间,这一场政治风波中间受到了深刻的教训,这次打击使他受到教训,以后再也不去管国家的事情,再也不去提这样的意见。虽然后来白居易并不是真正的在政治上完全消沉了,我们说过他在霍州做刺史,在苏州做刺史之后还尽心尽力为地方上做事情,政绩还不错,他在朝廷里做官时候还提一些意见,但是总的来说跟他早年那种意气风发,在政治上面非常勇敢的这种态度相比他是消沉下去了。他觉得我还是保全自己为好,不要去管那么多了。这个时候中隐的思想在白居易心中慢慢的形成,当然真正的定型是在58岁那一年写《中隐》这首诗,从那一年开始他实际上就在洛阳隐居了,过他的晚年生活。
解说:通过莫砺峰教授的分析可以看出白居易中隐洛阳远离政治中心既可以得到做官的好处,又可以避免在政治风波中间受到牵连。果然6年之后唐朝宫廷就爆发了一次血雨腥风的流血事件,这场政治风波暴露出了唐朝政治最黑暗的一幕,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白居易究竟命运如何呢?
中唐政治上面有一场很大的风波,叫做甘露事变。甘露事变发生在白居易64岁那一年,那一年他正在洛阳做一个分司官,就是太子少傅分司洛阳的一个闲差,不管事。那么在长安就发生了甘露事变。甘露事变大致经过是这样子,我们以前多次说过中唐政治上最大的问题是宦官专政,就是太监宦官头子掌握了朝廷里真正的权力,然后当然朝廷里的朝臣就不服,就是文官这些官员不服,官员跟宦官之间就产生了很大的矛盾,皇帝也卷在里面。当时的皇帝叫唐文宗,唐文宗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皇帝。那么唐文宗他自从做皇帝登基以后他就非常狠宦官,恨身边的这些太监,因为他的祖父唐宪宗就是被宦官毒死的,用毒药毒死的。他的哥哥唐晋宗是被宦官杀掉的,18岁就被宦官杀死了,所以他一做皇帝就暗中下定决心要铲除这些宦官,把这些太监除掉。
所以他登基四年以后他就跟一个宰相叫宋申锡两个人合谋,说我们来除掉官宦,可是没有成功。又过了四年他又跟当时一个宰相叫李训,还有一个官员叫郑注,跟这两个人合谋说我们来把宦官全部铲除掉。为了要实现这个计划,唐文宗一个是任命李训做宰相,在朝廷里面管朝政,同时任命郑注做凤翔节度使,凤翔是长安西边的一个重要的城市,节度使就是拥有一支军队,他想叫这两个人里应外合,李训在朝中掌握政权,郑注在凤翔掌握一支军队,里应外合一起来把宦官,把这些太监杀掉。这一年11月21日,按照他们事先商定的计划他们采取了行动,就是那天早上皇帝当然要上朝了,皇帝到一个宫殿叫紫宸殿上朝去见大臣,然后有一个将军叫韩约,韩约是当时带领金吾军的一个将军,这个人是李训的亲信,事先说好了韩约就来报告,到朝廷里向皇帝报告说昨天夜里我们的这个金吾院,金吾是一支军队,院里面石榴树上夜降甘露,在甘露在树上面,甘露就是甘美的露水,这是古代的一种祥瑞之物,所以韩约就来报告。报告以后李训就说,李训是宰相,就说皇上啊,出现了甘露这是祥瑞,你皇帝应该去看看,要拜天地,上天将下祥瑞来了。皇帝就说,你们先去看,李训你宰相先带着百官去看一看,李训就带着大臣去看,看了以后回来实际上都是他们预谋好的,回来以后又报告说我们去看了,不像真的甘露,有点像,但是又不大像。皇帝就说了,宦官,就是你们仇士良,鱼弘志,这两个人是谁呢?这两个人是宦官,最大的宦官头子,掌握军队。皇帝就说,你们两个人众宦官,带领太监一起再去看一看到底是不是甘露。好,这个仇士良,鱼弘志就带着几个太监头子一起到金吾院里去看。仇士良这个人等到一伙人走到金吾院里去了以后,韩约出来迎接他们,韩约是金吾军的将领,韩约因为平时太害怕仇士良这些人,这些人强行霸道很可怕,很凶。韩约就脸都变色了,很惊慌无措,脸变色了。仇士良一看就怀疑了,你怎么脸都变色了,正好走进去一看,也不巧,风刮起来了,把一个帐幕幕布刮开了,帐幕一刮开里面露出来躲着军士,躲着兵士手里拿着刀。好,仇士良他们非常警惕一看到觉得不好,马上就逃走就不去看石榴树上的甘露,马上逃回去。这个时候,皇帝已经走到了含元殿,这几个太监逃到韩元殿,马上就把皇帝劫持住推到轿子里面去,抬着就往宫里面走。然后李训他们冲上来抢说,皇帝不能走,怎么怎么,大家失败了。就是太监把李训就打伤了,结果太监把唐文宗放到轿子里面抬到内宫去,抬进玄武门马上把宫门禁闭,皇帝在他们手里,古代的政治斗争啊皇帝在哪方手里哪方就胜利,皇帝要下命令要镇压你们就可以,皇帝一进去好,关上宫门,外面的朝官就惊慌失措,有的人就开始逃跑了,然后他们在里面就指挥着神策军拿着武器出来见人就杀,然后是再到长安城里去大搜捕,把外面的朝官都抓起来杀掉。那一场事变长安城里血流成河,当时朝廷里有四个宰相,一个是这个李训,还有一个叫贾餗,还有一个叫舒元舆,还有一个叫王涯,四个宰相都被杀掉了,所以人称甘露四相,就是甘露事变中的四个宰相,那么这是甘露事变。
甘露事变发生以后宦官就更加成功地掌握了政权,唐文宗就成了他们手中的傀儡,因为他们知道唐文宗是跟朝官一起合谋来除掉我们,所以他们对唐文宗都一点不尊敬,当面说他,讽刺他,骂他。四年以后唐文宗自己说,我虽然是皇帝但我还比不上汉末的汉献帝,大家知道汉献帝是一个最可怜的皇帝了,被曹操控制了,他说我还不如汉献帝。你怎么会不如汉献帝呢?他说汉献帝还是受制于诸侯,就是他被曹操他们控制着,这些人有军队,他受制于强大的诸侯。我是受制于家奴,宦官本来是我的奴才,宫里的奴才,我被他们控制着。
解说:“甘露之变”是中国历史上宫廷中最为惨烈的流血事件,一日之内600多名朝臣被杀,皇帝也被宦官软禁。尊贵的,至高无上的皇帝竟然被家奴们玩弄于鼓掌之中,白居易生活的年代政治黑暗可见一斑,那么面对血流成河的屠杀白居易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态度呢?
白居易在第一时间就对这一场事变做出了反映,他写了一首诗标题就叫做《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一共八句话,我们来看一下。“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追;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我们一句一句的来看,首先祸福茫茫不可期,期就是预期,他说祸也好,福也好这都是非常渺茫,不能预期,没法预期。因为祸跟福它都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且古代的老子就说过,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就是祸福是互相转化的,所以你对将来的祸跟福没有办法预计,茫茫不可期。
第二句“大都早退似先知”,但是总的来说只要你及早地从政界退出来,你急流勇退先知先觉,你好像已经知道了祸福,知道了灾难要发生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只要退出政界,退出权力中心离开长安,离开朝廷,那么它即使发生了一些偶然的事件你不在里面,你当然就避免了,所以早退就好像是先知。三四两句我们先放一放,我们看后面第五六句,第五句是顾索素琴应不暇,素琴就是没有装饰的琴,一张一般的古琴,什么叫“顾索素琴应不暇呢?这是用的嵇康的典故,晋代有一个道士叫嵇康,嵇康得罪了司马氏家族,后来被司马昭下令判处死刑。嵇康将要被杀走上刑场以后嵇康就说给我一张琴,我要弹一曲广陵散,因为他平生会的那个曲子叫广陵散,他说以前有人向我学我都不肯教给他,今天弹一曲以后就绝了,这个曲子就传不下去了。那么白居易这句诗就是说甘露事变中间遇害的那些官员,包括那些宰相他们是突然就碰到就碰到了这样一个事件,突然之间就被杀掉了,所以他们像嵇康那样,要一张琴来弹琴临终之中这种活动都没有的,没办法做到。应不暇,没有空暇的。
第六句“忆牵黄犬定难追”,第六句是用的亲代李斯的典故,秦朝有一个人叫李斯,他原来是楚国人,他后来到秦国去发展,辅助秦始皇统一了下。然后做了秦始皇的丞相,但是后来秦始皇死后李斯被赵高陷害,说他要谋反,就判他为死刑,夷三族,把他全家都杀光了。那么《史记》记载李斯被押上刑场跟他的儿子一起都上了刑场,快要判处死刑的时候李斯就叹了一口气,对他的儿子说我还想跟你一起牵着一条黄狗走出上蔡的东门去打猎,难道还可能吗?上蔡是楚国的一个城市,李斯原来是上蔡人。李斯这个话的意思就是说假如我当年不到秦国来求富贵,我就留在楚国的上蔡的话,那么也不会有今天这个下场,我们现在还可以跟着你前者黄狗出城门去打猎,过自由自在的平民生活。因为贪图富贵,到了秦国来现在一家都被处斩,都被判处死刑,追悔不及,后悔都来不及。所以白居易这首诗也是说甘露事变中间遇难的那些朝臣后悔莫及,再也来不及了。最后两句说“麒麟作脯龙为醢”脯就是干肉片,醢就是肉酱,就是麒麟也好,龙也好,这都是非常珍奇的动物,一般平常没有的,这是祥瑞之物。但是正因为他们珍奇,所以被人捉来献到朝廷里,把麒麟的肉做成干肉片,把龙的肉做成肉酱,就是有这样的下场。“何似泥中曳尾龟”,哪里比得上一个乌龟托着尾巴在泥塘里自由自在地生活呢,乌龟不吸气,不是一个珍奇的动物很平常,也没有人去抓它,它托着尾巴在泥塘里自由自在,它没有富贵,但是它太太平平地过日子,哪里比得上呢?所以这首诗整个的就是哀悼甘露事变中遇难的那些朝官,觉得你们要早点抽身出来,早点退出来就好了,不会有今天。
虽然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对那些遇难官员的惋惜,但是也有人在“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这两句诗中读出了他有幸灾乐祸的嫌疑,后人由此对白居易的人格产生了怀疑。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两句诗呢?白居易面对朋友的灾难究竟是怎样一个态度呢?
那么下面我们就先来讲一讲三四两句,“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这两句话表面上很容易懂,君就是你们或者你,当你们白首同归的时候,白首同归是同归于尽的意思,就你们同归于尽的时候,“是我青山独往时”,白居易这首诗有一个自己加的注解,说哪一天他正独自到香山去玩,就是洛阳有一座香山,他庆幸因为自己及早地退出现在这个事变跟我没关系,我没有一点问题,我还活着,我一个人可以到郊外去玩儿。第三句“当君白首同归日”是对甘露事变中间遇害的那些朝臣的一种悲悼同情呢,还是一种幸灾乐祸。这个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有两种解释,宋朝有两个人一个是苏东坡大名鼎鼎,大家都知道。还有一个跟苏东坡有密切关系的叫做张惇,章子厚。章惇其人是苏东坡的同年进士,两个人同年考上进士,两个人也很要好,很长时间都互相写诗唱歌。但是后来在政治斗争中间苏东坡是旧党,章惇是新党,两个人属于不同的阵营。再后来章惇当上了宰相,迫害苏东坡不遗余力,就是苏东坡晚年被贬到惠州,在惠州贬了几年再贬到海南的儋州,在宋代那种时代把一个人贬到海南的儋州就是置之死地,就是希望你死在那里回不来了,因为那里太偏僻,太落后,太荒凉了,充满着瘴气,这个就是章惇,章惇当时做宰相。所以两个人后来完全不是朋友了,这两个人在人品上正好也是相反,章犊是彻头彻尾的小人,东坡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君子,两个人一个小人,一个君子,他们对这首诗的解读就完全不一样了。章惇的解读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东坡对这句至的解读就是君子跟君子惺惺相惜,他理解白居易,那么看看他两个人怎么解读的。
章惇说第三句“当君同归日”,就是指王涯,就是白居易对王涯在甘露事变上被杀幸灾乐祸,他感到高兴。为什么呢?我们还记得当白居易被贬到江州的时候王涯是起了作用的,就是当时白居易本来朝廷里是要把他部分贬到江州去做刺史,说把他贬出来做一个刺史,刺史就是地方长官,市长。但是王涯追上一本,王涯说白居易这么坏不能让他当刺史,应该贬得更低,后来就贬司马,所以两个人有过节,有仇。所以章惇就说现在王涯在甘露事变被杀了,白居易幸灾乐祸,说你被杀了,我还在香山玩儿,有这种幸灾乐祸的这样的意思在里头。
苏东坡的解读不同,苏东坡说不是,苏东坡说白居易这样的君子他不是一个幸灾乐祸的人,这句诗实际上是悲悼他,就是为他感到悲哀,你们都同归于尽了,都被杀掉感到悲哀。那么我们说苏东坡的理解是对的,首先白居易确实是个君子,然后白居易在政治上他是坚决反对宦官专政,所以甘露事变虽然他没有参加,但是他在立场上肯定是站在朝官一边,他反对宦官嘛,现在宦官把朝官杀掉了,他肯定是感到悲伤。而且我们看这句诗怎么理解,我觉得不能像章惇那样理解,那样理解完全是违背文意,我们读古诗要看这个句子应该是什么意思,这里就在于“白首同归”这四个字从哪里来的?白首同归是一个成语,它起源于晋代,西晋时候有一个诗人也是一个比较有名的文人,叫做潘岳,是个美男子。潘岳当时跟一个叫石崇的人很要好,石崇是一个大富豪,两个人是好朋友。潘岳曾经写了一首诗送给石崇,里面有一句话叫做“白首同所归”就是我们两个人很好的朋友将来等我们老了以后我们两个人的头发变白了以后,一起去归隐,现在还在做官,以后一起去归隐,所以叫白首同所归。但是过了几年以后潘岳和石崇这两个人受到同一个人的陷害这个人叫孙秀,孙秀陷害他们,给他们罗织罪名,然后朝廷就判他们两个人死刑。所以潘岳跟石崇一起被押到刑场上,押到刑场上以后潘岳看到石崇两个人都要被处死了,潘岳就想起这句话来了,潘岳说我们两个人真所谓白首同所归,本来我这句诗说的是我们将来一起归隐,但是现在是同归于尽了,两个人同一天被处死,所以说白首同所归。
那么白居易用这句诗“当君白首同归日”就是用的这个成语,就是这个意思,这里有一点是肯定的,白首同归一定是用在一个复数的人身上的,不是单数的。因为潘岳跟石崇两个人白首同归,假如说像章惇那样理解这是指王涯一个人,白居易幸灾乐祸的话,一个人他跟谁白首同归,一个人无所谓同归于尽,同归于尽应该是两个人,几个人才是同归于尽,所以这一句诗实际上白居易不是针对他一个人说的,是针对甘露事变中间遇害的众位大臣说的。甘露四相中间王涯是跟白居易有过节的,两个人原来不好,关系不好。但是甘露四相中的另外二人一个贾鋉,一个舒元舆这两个人都跟白居易是非常好的朋友,这两个人和白居易交往非常好,交往非常密切。所以白居易对他们这个朝官整体性的被宦官屠杀,他肯定是感到很悲哀之,而不是幸灾乐祸。
解说:白居易由于在政治上采取了中隐的处置之道,远离政治中心,所以他非常侥幸的躲过了甘露事变这场灾难。但后人认为白居易的这种中隐的生活方式说白了就是明哲保身,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白居易的这种生活态度呢?
总的来说中隐思想不是一种非常高尚的人生理想,在当时的社会中间在封建社会中间人们对他的评价也不是最高的。因为在儒家传统的思想看来,最高尚的人生理想当然应该是孔子所说的杀身成仁,应该是孟子所说的舍身取义。就是为了政治你要勇于牺牲自己的生命,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而白居易没有这样做,白居易仅仅是明哲保身,他是做到了明哲保身。明哲保身这个词在上世纪曾经被我们反复地批判过,实际上这个词在古代它不是一个贬义词,它是一个褒义词,这个词来源于《诗经》,《诗经》中间两句话叫做“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什么叫做“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呢?后来的人解释《诗经》说就是说一个人能够明辨是非,名辩善恶,就是是非善恶他区分地清清楚楚,但是他为了要保全自己的生命他就采取了一种做法,就是自己回避开了,避免了灾祸。它是一种在有是非感的基础上面来保全自己的一种做法,当然这种做法肯定是比不上舍身取义那样高的人生境界,但是它也不是一个负面的境界,它还是一个正面的。
白居易由于他有了中隐思想所以他就达到了他明哲保身的目的,这一点是他原来所希望的,也是他最后实现了他的愿望。那么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为止,谢谢大家。
上一篇:白居易(五)相濡以沫
下一篇:白居易(四)宦海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