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0-08-30 16:12:03

陈子昂

陈子昂(约659~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家世显赫,年少时便以行侠仗义闻名,为人豁达大度,乐善好施。后刻苦攻读,学识极高,二十四岁举进士,官擢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敢于直言进谏。当时的武周王朝实行酷吏制度,朝廷内外人心惶惶,他多次上书劝谏,但始终没有效果,还因此遭到贬黜甚至入狱。曾两次随军征讨契丹,任军事参谋。因政治主张不能实现,仕途坎坷,圣历元年(698)以照顾老父为由辞官归隐。居丧期间,被权臣武三思陷害,含冤入狱,死于狱中。

春夜别友人

【原文】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 ,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释】

①琴瑟: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用来比喻情谊深厚。

【译文】

明晃晃的蜡烛微吐青烟,高举金杯面对丰盛的晚宴。在饯别的厅堂追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分别后要跋山涉水,从此天涯相隔。宴席一直持续到明月躲藏在高树之后、银河消失在破晓的曙光之中。洛阳道悠长漫延,不知大家何时才能再相会?

【鉴赏】

原诗一共两首,此为第一首,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春。是时诗人年约二十六岁,正准备离开家乡上京求取功名。在友人们送别他的晚宴上,诗人写下此诗,以感谢友人的送别之意,同时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

诗人以对宴会的描写开篇,以优雅的笔触对席间烛光闪耀、觥筹交错的情景进行了描绘。首联“银烛”对“金樽”,“青烟”对“绮筵”,对仗工整,用词丰富,表达清晰,足见席中的热闹景象,同时也通过“吐青烟”隐隐表达诗人伤离别的心情。

颔联寓情于景,进一步表达离情别绪。为送别而设的宴席,越是热闹,诗人心中则越是伤感。以“琴瑟”比喻自己与友人的深情厚谊。遥想漫漫“别路”,不禁心生慨叹,所传达的感情委婉悱恻。

接着诗人着眼于宴席之外的景色:窗外的明月隐没于挺拔的树木之间,即将破晓的阳光遮盖了璀璨银河的光芒。此处之景句句透着离别之情。浓浓不舍之情令大家迟迟不肯离去,直到天将破晓。诗人以宴会的时间之长,暗示与友人的情谊之深。

尾联诗人自问,何时能与友人重逢?此句言尽而意未穷,流露出的情感真切动人。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陈子昂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