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黄鹤楼》原文注释与翻译赏析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0-04-18 22:54:31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②,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③,芳草萋萋鹦鹉洲④。日暮乡关何处是⑤?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①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武昌黄鹤矶。因楼在黄鹤矶上而得名。后人附会,说有仙人乘黄鹤过此,因名。

②昔人:指传说中乘黄鹤的仙人。黄鹤:一作“白云”。

③晴川:指长江。历历:分明可数貌。汉阳:黄鹤楼在武昌,与汉阳隔江相对。树:一作“戍”。

④芳草:一作“春草”。萋萋:草盛貌。《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鹦鹉洲:原在武昌城外长江中,相传因东汉末年祢衡在此赋《鹦鹉赋》而得名,后渐湮没。今汉阳拦江堤外的鹦鹉洲,系清乾隆年间新淤的一洲,原名补得洲,嘉庆间改今名,已非原址。

⑤乡关:故乡。是:一作“在”。

诗文赏析:

这首诗使黄鹤楼这座普通的楼阁从此扬名千古。作者登楼而咏,他既看到了空间上的遥远的家乡,也看到了时间上的历史的深处。关于仙人乘黄鹤而去的传说,以及可能与怀才不遇的才子祢衡有关的鹦鹉洲的得名,和笼罩在烟波中的江水一样,使诗歌弥漫着一层怅惘的气息;在这样轻烟薄雾似的怅惘中,“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的思乡之情也不禁弥漫开来。关于历史与现实的情与景就这样自然地结合了起来。登楼而有怀古之意、见景而生情,这些在登楼诗中也并不少见,崔颢的这首《黄鹤楼》如何就成为千古名篇了呢?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也许只是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不过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模拟此诗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又有《登金陵凤凰台》诗也明显可以看出这首诗的影响。

自从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后人选唐人七律总要选这首《黄鹤楼》,但明清以来很多人都看出了这首七律“体例不纯”,明代人崇拜盛唐诗,所以还只是含混地指出说它“律间出古”,“起法是盛唐歌行语”,并没有加以褒贬。清代人就有批评的了,如批评它一连用了“悠悠”、“历历”、“萋萋”三个叠词,因为律体是讲究句意的紧缩凝练的,一般认为在律体中用叠词“类同凑字”,而这首律体竟然用了三个。又有人指出说前四句或“不粘”或“六仄”,声律反常。总之,这首诗虽然归在七律,但它显然不符合正体七律的规则。

正如前人已指出的,这首诗的特点在于前半首有明显的歌行特色。我们说过,七律其实是从歌行发展来的,崔颢这首七律正体现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崔颢身处盛唐,其七律的歌行特色并不是因为律诗还没有定型,而当与他个人擅长七言歌行有关。因为擅长七言歌行,所以可能不自觉地把歌行的特色带入了七律。连用三个叠词,两次用“去”、“空”二字,又交叉使用“白云”、“黄鹤”两个意象,使它不像定型七律那么节奏呆板,而有一种歌行体连贯相通的灵动感,所以,这首《黄鹤楼》虽然是七律,却是流畅的而不是工稳的,有一种流动灵活的随性自然之美。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崔颢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