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语五十二副
(一九一一~九一二年)
沙湾镇居民喜贴长联,每逢春节或红白喜事,竟撰长文联语张贴于门楣,不能自撰者则备酒食请镇中读书人代撰代书。因而春节书联为读书人之一项繁忙工作,多者百数十副,少亦三二十。辛亥革命之岁,因兄长多在外,余遂得承其乏,成联若干首,今幸原稿犹存,整理出之如次。
说明
1912年春节,正值辛亥革命胜利后第一个年节。作者的兄长多在外未归,为沙湾镇亲友代撰代书对联之事,便多由作者担当。无论喜联、丧联,或为商铺堂号、佛家寺庙所撰书的春联,其内容无一例外地围绕着一个中心:歌颂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的中华民国。五十二副联语对辛亥革命翻天覆地的伟大胜利,给予至高评价。对民众辛亥革命胜利后的喜悦心情、欢乐场面,对民族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憧憬,作了极度艺术夸张的描绘和赞叹。同时也真实反映了一般民众,包括作者在内的思想认识及其历史的局限性,如狭隘的“大汉族主义”情绪,“灭满兴汉”思想主张的历史缺陷,以及当年因胜利而亢奋所带来的不切实际的幻想等。尽管如此,却不改作品所贯注的炽热的革命激情,高昂的爱国精神,立志担当革命重任,再造一个新的中华的愿景。
联语第四、第八、第十三、第十五、第五十副曾刊于《郭沫若研究年鉴·2010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一
光复〔1〕事殊难,花旗〔2〕矗树,华盛顿铜像如生〔3〕,祖国丘墟〔4〕,哥修孤〔5〕英魂罔吊〔6〕。于瞻于仰,或败或成,人力固攸关,良亦天心有眷顾〔7〕。
边维氛未靖〔8〕,东胡〔9〕逐去,旧山河完璧以还〔10〕,宝藏丰繁,碧眼儿〔11〕垂津久注〔12〕,而后而今,载〔13〕兴载励,匹夫〔14〕岂无责,要将铁血〔15〕购和平。
作者注 此联眉批“不用”,盖缘有“英魂罔吊”之语,用于春联,颇欠吉祥之故。
说明
以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建国,波兰独立斗争失败被瓜分的史事,说明“光复”一事特别艰难。或败或成,主观上人力固然关键,客观条件也很重要。辛亥革命胜利,虽推翻了两千年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政体,但边疆被侵略被分裂的外患尚未平定,西方列强对中国垂涎已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今而后,还须再接再厉,抗击侵略,换取和平。
注释
〔1〕光复,恢复原有领土或统治。《南齐书·芮芮虏》:“皇舆迁幸,光复中华。”此指辛亥革命胜利。
〔2〕花旗,美国国旗。因图案由星条构成,俗称星条旗、花旗。
〔3〕华盛顿,乔治·华盛顿(1732—1799),美利坚合众国奠基人,第一任(1789—1799)总统。他的肖像画和雕塑成为美国的国家标志之一。
〔4〕丘墟,荒废。祖国丘墟,指波兰于1772年、1793年、1795年先后被普鲁士、奥地利、俄国三次瓜分。
〔5〕哥修孤,现通译柯斯丘什科(Tadeusz Ko'sciuszko,1746—1817),波兰爱国者,将军。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领导了波兰反抗沙皇俄国和普鲁士王国的起义。
〔6〕英魂罔吊,犹言亡国之人无人弔祭。罔,不。吊,弔,哀悼死者。
〔7〕天心,天意。眷顾,对处于危难中的人以关爱照顾。
〔8〕边维氛未靖,指辛亥革命期间西藏、新疆、蒙古等边疆的外患未平定。
〔9〕东胡,古族名,因居匈奴之东得名。春秋战国以来,南邻燕国,秦末东胡强盛。此指清王朝。
〔10〕完璧以还,“完璧归赵”典故化用,见《史记·廉颇与蔺相如传》。原物归还之意。
〔11〕碧眼儿,泛指外国侵略者。
〔12〕垂津,垂涎,流口水。此处喻西方势力对中国财富的贪婪欲望和长期觊觎。
〔13〕载,语助词,无义。
〔14〕匹夫,古时平民中的男子。庶民、平民。后泛指寻常个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语出顾炎武《日知录·正始篇》,见梁启超《饮冰室全集·文集之一·变法通论·论幼学》。
〔15〕铁血,喻指战争。
二
横磨剑利,赤血流漂,问他犬族〔1〕胡儿,后此年时,敢否南来牧马?
汉字旗翻,国光辉耀,祝我神明胄裔〔2〕,从兹振刷〔3〕,永为东亚雄狮〔4〕。
说明
辛亥革命普通民众一方面有“排满兴汉”的狭隘民族主义思想,一方面对辛亥革命认识不足,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两方面在此联中都有表现。
注解
〔1〕犬,鄙斥他人之词。犬族,指清王朝的满族统治者。
〔2〕神明,神祇;胄裔,帝王贵族后裔。谓出身高贵不凡之意。
〔3〕振刷,振作刷新。
〔4〕旧时中国贫弱,人民未觉醒,被称作睡狮。雄狮与睡狮相对。喻雄振一方,独立富强的中国。
三
犬胡族〔1〕姑且恕他,纵斫尽六十万老头皮,徒滋刀钝。
旧山河而今还我,要铸成廿世纪共和国,请看狮醒〔2〕。
说明
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提出“五族共和”口号,各民族平等共建民主共和的中华民国。封建专制的清王朝已推翻,对满族也要宽恕包容,这样中国方能建成20世纪的现代国家。
注释
〔1〕犬,见对联二注〔1〕。犬胡族,对满族的蔑称,此指清王朝。
〔2〕往昔中国贫弱、人民未觉醒,被称为睡狮,如今睡狮醒来,喻辛亥革命胜利,中国从此走向独立富强。
四
鸣自由钟,庆共和〔1〕福。
兴大汉国〔2〕,贺太平春。
作者注 鸣兴二字旁有△记,表明为吾家堂号。
说明
此联为嵌字联,含郭家商铺堂号“鸣兴”二字。商号全称为“郭鸣兴达号”。
注释
〔1〕共和,政体名,泛指由选举产生国家代表机关、国家元首的政治制度,与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相对。此指辛亥革命建立的中华民国政体。
〔2〕大汉国,排斥满族的汉族国家。这是“大汉族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的思想,已是过时的提法,不符合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时期提出的“五族共和”,各民族平等,共建中华民国的主张。
五
长蛇封豕〔1〕毒乱中华,僭主〔2〕二百年,痛此大好河山,到处都无干净土。
貙虎貔貅〔3〕惩膺〔4〕东虏〔3〕,成功九十日,收复汉唐故业,而今长享太平春。
作者注 此联眉批亦云“不用”,理由已不记忆。
说明
清王朝二百多年暴虐统治,使中国生灵涂炭,山河破碎,没有一块净土。辛亥革命取得成功,短短九十日建立中华民国,今后可享太平,反映了民众对未来的期望。
注释
〔1〕长蛇封豕,比喻贪暴的统治者。长蛇,大蛇;封豕,大猪。《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
〔2〕僭主,指清王朝统治。僭,僭越,冒用帝王名义。主,统治。
〔3〕貙虎貔貅,猛兽。喻革命武装勇猛无比无可抵挡。
〔4〕惩膺,膺惩,惩罚,警戒。《诗·鲁颂·宫》:“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5〕东虏,对满族的蔑称,此指清王朝。
六
漫言时势造英雄〔1〕,扶持国步〔2〕。
但闻子规啼夜月〔3〕,隐痛椿残〔4〕。
说明
六、七两副对联虽是挽联,亦借以歌颂辛亥革命改变了国家命运,促进了社会进步。
注释
〔1〕英雄,此指辛亥革命英雄。
〔2〕国步,国家命运。步,命运。
〔3〕子规啼夜月,喻悲哀,哀痛。子规,杜鹃鸟。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4〕椿,父母代称。残,亡。椿残,此指父亡。
七
春风风人〔1〕,愁煞子规啼〔2〕不断。
上医医国〔3〕,欲行古道愧无能〔4〕。
作者注 右二联为族上某同辈撰。其父死,其家开药店,故云云。
说明
此联词面不著革命二字,但“上医医国”句暗含歌颂辛亥革命之意。
注释
〔1〕风人,古代采诗者,后称诗人曰“风人”。
〔2〕子规,杜鹃。子规啼,见对联六注〔3〕。
〔3〕上医,医术高明医师。医国,治理国家。《国语·晋》八:“上医医国,其次疾人。”
〔4〕古道:“上医医国”之道。愧无能,谦辞。
八
春色翻成新世界,
晴光煊染〔1〕旧中华。
说明
歌颂辛亥革命胜利,建立民主共和的中华民国,推翻两千年封建帝制,开新纪元,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
注释
〔1〕晴光,阳光。煊,暖。染,着色。
九
竹报〔1〕声传狮梦醒,
椒花颂〔2〕献岁华新。
说明
歌颂辛亥革命胜利改变中国命运,爆竹声中睡狮已醒。
注释
〔1〕竹报,原意报平安家书。此指爆竿、爆竹,即烟花、鞭炮。古时在喜庆、节日用火烧竹,发出爆烈之声,驱鬼避邪,称为爆竹。见《荆楚岁时记》。
〔2〕椒花颂,新年献词。《晋书·列女传》载:刘臻妻陈氏,正旦(正月初一)献《椒花颂》:“圣容映之,永寿于万。”
十
二千年专制帝国,骤跻共和,盛业赖维持,夸父莫遗追日诮〔1〕。
廿世纪竞争风云,横锁东亚,建夷〔2〕今扑灭,诗人好赋出车章〔3〕。
说明
清王朝被推翻,民主共和国骤然建立,伟业至大,尚须努力维护,不要留下夸父逐日的笑柄。在歌颂胜利的时候,切莫忘记20世纪国际风云变幻,战争阴云横锁东亚,中国被侵略、瓜分的危机尚存。表现出作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
注释
〔1〕夸父,神话人物。《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逐走,入日;欲得渴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2〕建夷,满族,由建州女真族演变而来,又称建夷。
〔3〕出车,篇名,《诗·小雅·出车》,颂周代南仲将军平定狁,借以歌颂辛亥革命胜利。
十一
天意〔1〕灭胡清〔2〕,使他政出多门,朝三暮四〔3〕。
春光弥宇宙,庆我功成一旦,紫万红千〔4〕。
说明
歌颂辛亥革命顺天意合民心,祖国大地春阳高照,一派生机。
注释
〔1〕天意,上天之意。
〔2〕胡清,清王朝。
〔3〕朝三暮四,朝令夕改,喻清王朝吏治腐败。
〔4〕紫万红千,即万紫千红,形容百花盛开。朱熹《春日》:“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十二
新燕鼓吹平等说〔1〕,
香花鼎祝自由神。
说明
歌赞辛亥革命,鼓吹自由平等。
注释
〔1〕平等说,关于平等的学说。喻指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主张和学说。
十三
武装作和平,维持人道〔1〕。
铁血〔2〕为资本,购买自由。
说明
歌颂辛亥革命以武装起义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换取和平、自由,维护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权利。
注释
〔1〕人道,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
〔2〕铁血,喻指战争。此句谓以战争作手段换得和平。
十四
爰〔1〕建共和新政体,
还作江山旧主人〔2〕。
说明
歌颂辛亥革命建立的民主共和新政体,同时表现了辛亥革命时期“排满兴汉”思想的局限。
注释
〔1〕爰,於、及。《史记·司马相如传·封禅书》:“文王改制,爰周郅隆。”
〔2〕旧主人,此指“恢复汉业”,故曰“还作江山旧主人”。
十五
实行黑铁主义〔1〕,可保平和;世道尽强权,问欧洲十九世纪之神圣同盟〔2〕,究有若何成绩在。
竟有黄种新书〔3〕殊堪快慰;同胞齐努力,愿汉家四百兆数之文明上族〔4〕,演出这般事业来〔5〕。
说明
富国强兵,可保和平。世道尽强权,列强争霸,但历史告诉人们,即使如19世纪神圣同盟,迟早也要崩溃,不会有什么结果。今日中国值得快慰的是,有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主张和建国方略,只要全国同胞齐心协力,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就能在世界舞台上演出如辛亥革命这般空前伟大的事业来。对中国未来充满期待。
注释
〔1〕黑铁,即煤铁。煤铁乃工业之母,发展煤铁,工业化,可富国强兵。
〔2〕神圣同盟,1815年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国君主,在法国巴黎结成神圣同盟,镇压干预意大利、西班牙的起义和革命斗争。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后,神圣同盟瓦解。
〔3〕黄种,炎黄子孙。新书,指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建国主张的著作。
〔4〕上族,优秀民族。
〔5〕这般事业,此指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十六
国社沦亡〔1〕二百年,泪洒新亭〔2〕,豚尾〔3〕长遗千古恨。
神州陆沉〔4〕九万里,戈挥鲁日〔5〕,狮声奋吼八荒〔6〕摇。
说明
伤明亡二百年,汉家基业沦丧,男子改俗留辫,遗下千古恨。辛亥革命力能回天,睡狮醒来,奋吼之声摇撼寰宇。此联在歌颂辛亥革命影响至巨的同时,也表现了“排满兴汉”的思想局限。
注释
〔1〕国社,国家社稷。国社沦亡,以明朝灭亡喻汉家基业沦丧。
〔2〕泪洒新亭,感伤国破家亡。《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常相邀新亭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
〔3〕豚尾,猪尾巴,指发辫。明亡,满人入主中国,强令汉人剃发留辫,留下千古之恨。
〔4〕神州陆沉,喻国土沉沦。《世说新语·轻诋》:桓温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衍)诸人不得不任其责!”陆沈,通作陆沉。
〔5〕戈挥鲁日,即鲁阳挥戈。传说鲁阳公为延长白日夺取战争胜利,曾以戈挥日。后用作留住时光,人力胜天的典故。《淮南子·鉴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挥戈而之,日为之返三舍。”,通挥。
〔6〕八荒,荒远的地方。刘向《说苑·辨物》:“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
十七
竹报〔1〕桃符〔2〕更岁月,
鹦簧蝶板〔3〕庆共和。
说明
贺新年,庆共和。
注释
〔1〕竹报,此指爆竹、爆竿,即今之烟花、鞭炮。参见对联九注〔1〕。
〔2〕桃符,相传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其下有神荼、郁儡二神,能食百鬼。故俗农历元旦,用桃木版画二神于其上,悬于门户,以驱鬼辟邪。见《荆楚岁时记》。五代后蜀,改写对联于桃符上,后又改书于纸,如今之春联。
〔3〕鹦簧蝶板,以能发出鹦声的簧、蝴蝶形的鼓板演奏出的乐曲,喻优美的音乐。
十八
春花莫溅忧时泪〔1〕,
东亚新添盖世雄〔2〕。
说明
此联反映了青年人受国家主义影响,既有浓重的民族感情,又有一朝革命胜利,中国立地就可称雄世界的幼稚心理。详对联十九说明。
注释
〔1〕春花莫溅忧时泪,化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莫,没有,不。此句谓革命胜利了,春花不会再溅忧时泪。
〔2〕盖世,压倒当世。雄,称雄。《韩非子·解老》:“议必盖也。”《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
十九
武功〔1〕不亦伟哉,直欲〔2〕砚池东海笔昆仑〔3〕,裁天样大旗,横书汉字〔4〕。国势未可量也,何难郡县西欧城美澳〔5〕,统地球员幅,尽入版图〔6〕。
作者注 此联曾记录于《反正前后》中,唯字句间有记忆错误处。
说明
作者根据记忆,在《反正前后》中将此联记录为:
故国同春色归来,直欲砚池溟渤〔7〕笔昆仑,裁天样大旗横书汉字。
民权如海潮暴发,何难郡县欧非城美澳,把地球员幅〔8〕尽入版图。
上下联的前半句与本集第二十七联的前半句“故国同春色归来”,“民权如海潮爆发”相同。作者在《黑猫》中回忆辛亥革命时期一般青年的心理时说:“那时的少年人大都是一些国家主义者,他们有极浓重的民族感情,极葱茏的富国强兵的祈愿,而又有极幼稚的自我陶醉。他们以为只要把头上的豚尾一剪,把那原始的黄色大旗一换,把非汉族的清政府一推倒,中国便立地可以成为‘醒狮’,便把英、美、德、法、意、奥、日、俄等当时的‘八大强’,当成几个汤团,一口吞下。”此联正是一般青年心理的忠实写照。盛赞辛亥革命历史功绩,表现了作者当时狂喜的心情。
注释
〔1〕武功,此指辛亥革命起义成功的功绩。
〔2〕直,副词,表示动作,直接。直欲,简直要。
〔3〕砚池东海笔昆仑,谓以东海作砚池,以昆仑山作笔。昆仑,昆仑山。
〔4〕横书汉字,此指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汉”与“满”相对。
〔5〕郡县西欧城美澳。郡县,城,均作意动词。以西欧为郡县,以美、澳为城属。西欧、美澳,此处泛指西方列强、帝国主义国家。
〔6〕尽入版图,悉数纳入中国版图。这是当时青少年强国梦的幼稚表现。
〔7〕溟渤,渤海。
〔8〕员幅,疆域。
二十
欲铭勒〔1〕恢复事功〔2〕于昆仑,千秋景仰。
喜摆脱专制政体之羁绊〔3〕,万代共和〔4〕。
说明
此联表现了极度喜悦的心情和祈愿,要将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功绩铭刻在昆仑山上,供千秋景仰,使民主共和政体万代永存。
注释
〔1〕铭勒,刻石、铭刻。
〔2〕恢复事功,指辛亥革命胜利建立民国,时人谓之“恢复”、“光复”。
〔3〕羁绊,束缚、牵制。
〔4〕共和,民主共和制政体,与封建专制相对。参见对联四注〔1〕。
二十一
挥落日西回〔1〕,国光赫赫〔2〕
唱大江东去〔3〕,春乐融融〔4〕。
说明
辛亥革命人力回天,使国家光辉,显赫盛大。春天里民众高歌豪放壮美的乐曲,到处是热烈欢乐的景象。
注释
〔1〕挥落日西回,用鲁阳挥戈使落日西回典故,喻人力回天。参见对联十六注〔5〕。
〔2〕赫赫,显赫盛大。国家光辉、显赫盛大。《诗·大雅·常试》:“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入物。”喻唱响豪放壮美的歌曲,欢庆辛亥革命胜利。
〔4〕融融,和乐貌。《左传·隐公元年》:“其乐也融融。”
二十二
国体〔1〕已变更,冉冉春回,问东君犹名皇否〔2〕?
天心有眷顾〔3〕,耽耽虎视〔4〕,嗟西虏其奈我何〔5〕。
说明
此联曾见《诗稿》,唯上联“国体”作“国势”。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年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新政体,中国巨变,如春回大地,其功可与历史上著名皇帝相比拟。顺乎天意,革命后的中国威武雄强,如虎注目,从此西方列强帝国主义对我无可奈何。反映出作者对辛亥革命后的中国过于乐观,心存幻想。
注释
〔1〕国体,国家的政治体制。此指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国新的政治体制。
〔2〕问东君犹名皇否。东君,日神,司春之神。成彦雄《桞枝词》“东君爱惜与先春,草泽无人处也新。”名皇,著名皇帝。犹,还。此句谓:问司春之神,辛亥革命功绩还可与历史上著名皇帝的文治武功相比吧。
〔3〕天心,天意。眷顾,关心,顾念。此句谓辛亥革命建立民国顺乎天意。
〔4〕耽耽虎视,如虎注目。耽耽,威严庄重的样子。喻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威武雄强。化用成语“虎视耽耽”,但与表现“攫取”意不同。
〔5〕嗟西虏其奈我何。虏,对敌的蔑称。西虏,西方列强,帝国主义。此句谓西方列强、帝国主义能把我中国怎样之意。
二十三
寅春日于扶桑〔1〕,望舒〔2〕先驱,羲和〔3〕弭节。
访酒人于燕市,渐离击筑,屠狗放歌。〔4〕
说明
此联借屈原、荆轲故事,极写辛亥革命胜利后的狂喜情景,并用以歌颂辛亥革命。
注释
〔1〕扶桑,日出处。屈原《离骚》:“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2〕望舒,月之御者。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3〕羲和,日之御者。屈原《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4〕酒人,荆轲。渐离,高渐离。筑,古乐器。屠狗,狗屠。《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后荆轲为燕太子丹赴秦刺秦王,于易水相别,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二十四
燕睇鸿来宾,代易时移〔1〕,劫历桑田沧海〔2〕。
亡清兴汉〔3〕族,酒酣歌纵,敲碎铁板铜琶〔4〕。
说明
盛赞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代易时移、桑田沧海的历史性功绩。
注释
〔1〕燕睇鸿来宾,代易时移。睇,流盼。鸿,大雁,候鸟。宾,宾客。居于屋檐下的燕子,左顾右盼,看大雁来作客。喻季节更替,朝代改换。
〔2〕劫历桑田沧海。谓历经劫难,沧海变桑田。葛洪《神仙传》:麻姑“接待以来,以见东海三为桑田”。
〔3〕亡清兴汉,指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
〔4〕铁板铜琶,喻文词豪爽激越。相传苏轼尝问歌者曰:“吾词比柳(永)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见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说郛二四》。
二十五
胡清僭主〔1〕二百年,封狼生貙貙生熊〔2〕,一朝扫净。
天汉复兴九十日〔3〕,以月系时时系岁〔4〕,万代〔5〕共和〔6〕。
说明
歌颂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扫除二百余年如豺狼虎熊猛兽般暴虐的统治。短短九十天,已铸就千秋万代的民主共和基业。
注释
〔1〕胡清,指清王朝。僭主,僭越,非正统。
〔2〕“封狼”句:封,大。封狼,大狼;貙,虎之大者;熊,均为猛兽。生,滋生;出现。喻暴虐统治,一代滋生一代。
〔3〕天汉复兴,是当时对辛亥革命一种“大汉族主义”的狭隘理解。九十日,谓1911年10月辛亥革命胜利,至1912年1月1日(辛亥岁暮)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建立中华民国,用时90天。
〔4〕以月系时时系岁。系,誊写稿作“擊”,殆为“繋〔系〕”之笔误。系,联属,依附。《文选》杜预《春秋左氏序》:“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记远近,别同异也。”岁,即年。
〔5〕万代,极言久远。
〔6〕共和,民主共和政体。参见对联四注〔1〕。
二十六
弱肉强食〔1〕,固是天演公例〔2〕。
黄起白倒,庸非〔3〕日后谶言〔4〕。
作者注 “黄起白倒”,蜀中有此俗语,意为糊涂,或狂妄。
说明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符合进化论思想,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清王朝灭亡,一语成谶,是当时一般民众的迷信思想,并不科学。
注释
〔1〕弱肉强食,此指优胜劣汰,生物和社会进化规律。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弱之肉,强之食。”
〔2〕天演,《天演论》。严复译自英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前两章,加有按语。1895年译毕,1898年出版。公例,规律。此句谓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是生物和社会进化规律。
〔3〕庸非,岂非,岂不是。
〔4〕谶言,预言吉凶的话。
二十七
故国〔1〕同春色归来,歌唱凯旋,都邑声宫〔2〕占乐岁〔3〕。
民权〔4〕如海潮暴发,肃清夷虏,壶觞飞羽〔5〕醉共和〔6〕。
说明
盛赞辛亥革命胜利,古老中国有如春天来到,勃发生机。结束清朝统治,处处载歌载舞,举酒同庆,民主共和的民权思想如海潮暴发。
注释
〔1〕故国,指满人入主中原以前的古老中国。受“排满兴汉”思想影响,带有狭隘民族主义的思想局限。
〔2〕都邑,泛指城市。声宫,泛指音乐。
〔3〕占,口占,作诗不打草稿,出口成句。占乐岁,赋诗庆贺快乐年。
〔4〕民权,人民的权利。此指民权思想、民权运动。
〔5〕壶觞,盛酒的器具,代指饮酒,饮宴。陶渊明《归去来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飞羽,鸟类,此指舞蹈。
〔6〕共和,共和政体。参见对联四注〔1〕。
二十八
壬〔1〕公翻怒潮,澎濞沇溶〔2〕,涤洗二百余年污垢。
子主裁红日,辉煌炜烁,照耀一十八省山河〔3〕。
说明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结束了二百余年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注释
〔1〕此为嵌字联,上下联首字各含“壬”、“子”二字。夏历任子年,即1912年。
〔2〕澎濞沇溶,形容水大貌。
〔3〕一十八省山河,喻指全中国。
二十九
大声一呼,唤起七千万数同胞,毋徒鼾睡〔1〕。
成城众志〔2〕,收回二百年前故业〔3〕,还作主人。
说明
辛亥革命,众志成城,一举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二百多年封建专制统治。呼唤七千万同胞,快快觉醒,重新做国家的主人。
注释
〔1〕鼾睡,沉湎不醒,不觉悟。
〔2〕成城众志,即众志成城。谓团结一致,就能形成强大力量,取得成功。《国语·周语》:“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3〕收回故业,即“收复汉业”之意。此乃辛亥革命时期“排满兴汉”思想的表现,有狭隘民族主义思想局限。
三十
桃花春水遍天涯,寄语武陵人〔1〕,于今可改秦衣服〔2〕。
铁马干戈〔3〕回地轴〔4〕,吟诗锦城客〔5〕,此后休嗟蜀道难〔6〕。
说明
此联亦见于作者《反正前后》,编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1卷。唯下联“铁马干戈”作“铁马金戈”。歌颂辛亥革命改天换地之功,以及民众和作者无限乐观自我陶醉的情绪。
注释
〔1〕武陵,古郡名,今湖南常德一带。武陵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假托人物。
〔2〕秦衣服,秦代衣服样式。《桃花源记》载,武陵人“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至今一切都依古制。
〔3〕铁马干戈,即金戈铁马。铁马,陆倕《石阕铭》:“铁马千群,朱旗万里。”《文选》李善注:“铁甲之马”。喻雄师劲旅。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回,回转。地轴,古代相传大地有轴。张华《博物志》:“地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
〔5〕锦城客,指唐代大诗人李白。
〔6〕李白有《蜀道难》诗,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三十一
道德家〔1〕骩为轮,神为马,心为御〔2〕。
今天下〔3〕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4〕。
说明
驰骋想象,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喻国家统一,歌颂辛亥革命功绩。
注释
〔1〕道德家,指老庄学派讲道德经的人。
〔2〕骩为轮,神为马,心为御。骩,应为骩(《说文解字》),骨曲也。意谓:以曲骨作轮,以精神作马,以心驾驭之,便可以随心所欲,遨游宇宙,超脱尘世。轮,车。马,天马。御,驾驭。《庄子·大宗师》:“浸假而化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之以乘之,岂更驾哉?”
〔3〕今天下,指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民国之天下。
〔4〕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语出《中庸》第二十八章。指天下之车,轮距一致;字体统一,伦理道德相同。
三十二
古圣人〔1〕智不惑,仁不忧,勇不惧。
新国体〔2〕民为贵,土为次,君为轻。
说明
颂古代圣人三德,赞民主共和新政体,民贵君轻,国家次之。这在当时只是一种幻想。
注释
〔1〕古圣人,儒家学派的圣人。“智、仁、勇”三德是圣人的道德境界。《中庸》第二十章:“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2〕新国体,中华民国民主共和新政体,民贵君轻国家次之。土,社稷、国家。《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古圣人圣君为政之道。
三十三
莫笑匈奴未灭,竟乃为家〔1〕,窃心慕击鼓梁姬〔2〕,伉俪同仇,直能摧残金虏。
方今国事孔殷〔3〕,无逞启处〔4〕,不愿学画眉张敞〔5〕,闰房行乐,长教潦倒花丛。
作者注 此乃民元春,结婚时所自撰门联,颇有解嘲之意,希得一梁红玉为助,而事愿相违,亦觉可悯。
说明
据作者《黑猫》回忆,1912年阴历正月十五日前后,作者奉父母之命与张琼华结婚。婚后大失所望,五日即离家赴成都。
注释
〔1〕莫笑匈奴未灭,竟乃为家。化用典故“匈奴未灭,无以为家”。喻结婚。《史记·霍去病传》:六次出击匈奴,封冠军侯,为骠骑将军,汉武帝为他建造府第,去病辞谢,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2〕梁姬,梁红玉,宋大将韩世忠妻,封安国夫人。建炎四年韩世忠与金兀术战于黄天荡,梁红玉亲擂战鼓,助阵,金兵终不得渡河。见《宋史·韩世忠传》。
〔3〕孔殷,大,重大。
〔4〕无遑启处,谓无暇安居休息。语出《诗·小雅·四牡》:“不遑启处”。遑,闲暇。启,跪。处,居。
〔5〕画眉,誊写稿作“昼眉”,殆笔误,现校改。画眉张敞,即张敞画眉。张敞,汉宣帝时为太中大夫、京兆尹、冀州刺史等,敢直言,严惩罚。尝为妻画眉,时长安有“张京兆眉抚之说”。喻夫妻恩爱。见《汉书·张敞传》。
三十四
麦渐昔长歌〔1〕,痛当年豚尾马蹄〔2〕,直可贻羞千古。
椿残〔3〕先二载,闻今日亡清兴汉,想当含笑九泉。
说明
“亡清兴汉”,是辛亥革命前后民众普遍的思想,孙中山初亦以此号召民众排满起义。而后改弦更张,主张“五族共和”,各民族平等共建民主共和国。
注释
〔1〕麦渐昔长歌。箕子朝周,过故殷墟,感宫室毁坏,生禾黍,作《麦秀歌》:“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见《史记·宋微子世家》。又《尚书大传》云:宋微子作,亦名《伤殷操》。见《乐府诗集》五十七。“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涕。”后指亡国之痛。
〔2〕豚尾马蹄,喻清朝统治。满人入主中原后,强迫其他民族男子全部改行满族装束,以示臣服。男子须将头顶剃光,脑后蓄长发结辫,似猪尾;文武官服的衣袖均紧收,接敞口外翻宽边,似马蹄。
〔3〕椿,椿庭,父亲的代称。椿残,指父丧。
三十五
数月间祖国收回〔1〕,须杀尽犬族胡儿〔2〕俾他绝迹。
半年前大椿萎去〔3〕,未获睹维新〔4〕盛世,令我增悲。
说明
据第三十八联作者注,以下五副对联为孝家所制。从文字内容看,殆为作者同学吴耦逖家所作,参见《敝帚集外·舟中闻雁哭吴君耦逖八首》。
此联在歌颂辛亥革命的同时,表露出“仇满”、“灭满”的偏激情绪,说明当时社会上包括作者在内一般民众的思想相当混杂。这种情绪虽能逞一时之快、泄一时之愤,但不利团结,有别于孙中山“五族共和”,各民族平等共建民主共和国的思想主张,需要认真分析和加以扬弃。这些文字所反映的作者心迹,有助于对辛亥前后社会民情的研究。
注释
〔1〕祖国收回,指辛亥革命结束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2〕犬族胡儿,指满族。犬,胡儿,皆表示对敌的蔑称。参见对联二注〔1〕。
〔3〕大椿,父亲的代称。《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大椿萎去,喻父丧。
〔4〕维新。维,语助词。新,新国。《诗·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言周至文王,乃成新国。
三十六
春色满平芜〔1〕,转令愁丝成绸织。
风毡无宁晷〔2〕,长挥血泪染衣裳〔3〕。
说明
抚今追昔,难忘往昔辛亥革命志士仁人捐躯洒血的革命斗争。
注释
〔1〕平芜,草木繁茂的原野。高适《田家春望》:“出门何所见,春色满平芜。”
〔2〕晷,时间。无宁晷,没有安宁的日子。
〔3〕指时局动荡,须经过志士仁人长期的流血牺牲才能实现社会变革。
三十七
人心愉乐我心悲,势良有以〔1〕。
国道光昌家道替〔2〕,命也何如。
说明
陈诉服丧之家的悲戚情肠。借国家的光辉昌盛,辛亥革命的顺天意合民心,喻家道的更替兴衰在所难免。
注释
〔1〕有,语助词,无义。有以,所以,什么原故。
〔2〕替,衰败;更替。
三十八
狮梦已云醒,满望风云颜色变。
乌情未终养〔1〕,怕闻月夜子规啼〔2〕。
作者注 右五副均系为孝家所制。
说明
寓家事国运的悲喜于其中,歌颂辛亥革命胜利,睡梦中的中国已经觉醒,山河改色。叹息死者未能尽终养长辈的责任,令生者伤怀。
注释
〔1〕乌情,即乌哺、乌私。传说乌鸟能反哺其母。终养,养老送终。《晋书·李密传·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2〕子规,杜鹃。传说杜鹃啼叫声甚哀苦,啼至出血方止。此句喻悲痛之极。参见对联六注〔3〕。
三十九
天道无知,新学家但徒云〔1〕耳,考数千载历代史传,问谁祖社丘墟〔2〕,快似胡清九十日。
和气致祥,古谚言诚不欺我,看四百兆同仇敌忾〔3〕,去彼故宫禾黍〔4〕,猗欤大汉万斯年〔5〕。
说明
辛亥革命九十日,推翻清王朝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的中华民国,顺乎天意,是天道有知。
注释
〔1〕徒云,空口说。天道无知与有知,是新旧历史观争论分歧所在,新学家否定天命论,旧学家相信天命论。
〔2〕祖社,社稷。丘墟,废墟。此指清王朝覆灭。
〔3〕同仇敌忾,怀抱共同的仇恨和愤怒。敌,当;忾,愤怒。《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
〔4〕去,清除。故宫禾黍,旧时宫殿已经毁坏荒废,生出禾黍。《史记·宋微子世家》:箕子朝周,过故殷墟,感宫室毁坏,生禾黍,作《麦秀歌》:“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此句有狭隘民族情绪,意谓重振曾被覆灭的汉代基业。
〔5〕猗欤,叹美词。万斯年,万岁。
四十
长吁短叹〔1〕,二百年汉家气运摧残,昂首望神州〔2〕,何处犹存乾净土?
顺人应天,九十日革命风潮爆发,同心驱胡虏,而今长享太平春。
说明
顺时代潮流,合民心所向,是辛亥革命迅速取得胜利,90天建立民国新政体,结束清朝统治的根本原因。这与讲命运的天命论不同。
注释
〔1〕吁,叹息。因伤感、烦闷、痛苦而唉声叹气。长吁短叹,谓忧心忡忡。
〔2〕神州,中国。《史记·邹衍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四十一
宋玉赋风〔1〕,雄雌莫用分王庶。
相如赊酒〔2〕,鹔鹴聊以御春寒〔3〕。
作者注 此联前别有一联,低一字写,文云:
名士自风流,何须玉质金相,博取骚人评月旦。
交遊遍天下,最是如胶投漆,偶逢驿使寄梅枝。
其下有跋,曰:“辛亥冬,冯大以玉如二字求联,以为新春书桃符之用,少仪三哥即以此答之,风流工整,洵足比拟古人。余亦有宋玉一联勉应,然自惭形秽耳。”此冯大已不能忆其为何许人,系三兄之友,亦系余之友,均忘矣。
说明
宋玉《风赋》分雄风、雌风,雄风只能帝王享用。此联云“雄雌莫用分王庶”,表现了平等思想,间接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潮变迁。
注释
〔1〕宋玉,战国时楚国人,楚顷襄王大夫。亦说屈原弟子,辞赋家,与屈原并称“屈宋”。赋风,即宋玉《风赋》,把风分为雄风、雌风,雄风只能帝王享用。王庶,帝王、平民或庶民。莫用分,不用分。
〔2〕相如,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汉,成都人。字长卿。辞赋家。汉武帝时,因献赋被任为郎。曾通使邛、筰,有功。《史记》、《汉书》有传。相传初与卓文君还成都时,穷困无钱买酒。
〔3〕刘歆《西京杂记》:“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鹴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鹔鹴,水鸟。鹔鹴裘,用鹔鹴羽毛制成。
四十二
民物涵春熙,顶祝自由三脱帽〔1〕。
英雄造时势,收回汉业〔2〕一戎衣〔3〕。
说明
据作者《读〈随园诗话〉札记·四十七“一戎衣”解》回忆:“五十年前,我在辛亥革命后第一次新正写春联,曾有句云:‘共和三脱帽,光复一戎衣’。”内容与此联相近,不排除为同期作品,一并附录于此。
注释
〔1〕三,古时常以三表示多数。脱帽,致敬,敬慕。
〔2〕收回汉业,谓驱除鞑虏,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
〔3〕《尚书·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孔安国《尚书传》:“衣,服也;一著戎服而灭纣。”后泛指用兵为“一戎衣”。又《礼记·中庸》:“壹戎衣而有天下。”汉郑玄注:“衣,读如殷”,“壹戎衣”即《尚书·康诰》之“殪戎殷”。戎,大也。即歼灭大殷之意。作者同意此一解释,但解“戎”为“汝”。见《读〈随园诗话〉札记》。
四十三
革命功成阳九日〔1〕,
自由人醉太和天〔2〕。
说明
此联歌颂辛亥革命,但带有天命论色彩。
注释
〔1〕阳九,道家谓三千二百年为小阳九,小百六;九千九百年为大阳九,大百六。天厄谓之阳九,地厄谓之百六。见《灵宝天地运度经》。曹植《汉二视优务论》:“值阳九无妄之世,遭灾光厄会之运。”此谓革命功成之时即厄运结束之日。
〔2〕太和,太平。《汉书》一〇〇上《叙传》:“是以六和之内,莫不同源共流,沐浴玄德,禀印(仰)太和。”此指太平日子。
四十四
壶觞飞羽〔1〕醉共和,听击筑狂歌〔2〕,知有客遊燕市〔3〕。
都邑声宫〔4〕占乐岁〔5〕,喜放牛归马〔6〕,居然入住武陵〔7〕。
说明
此联表现辛亥革命胜利带来的狂喜心情。反映时人包括作者,对社会革新的艰难认识不足,过于乐观幼稚,以为辛亥一役便可天下太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注释
〔1〕壶觞,盛酒器具,代指饮酒,饮宴。飞羽,代指舞蹈。
〔2〕击筑狂歌,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放歌。此指和乐歌唱。
〔3〕客,荆轲。参见对联二十三注〔4〕。全句喻辛亥革命胜利,城镇中民众狂歌、醉酒、舞蹈的欢乐景象。
〔4〕都邑,泛指城市。声宫,泛指音乐。
〔5〕占,口占,不起草稿随口唱出。占乐岁,谓赋诗唱和庆贺欢乐年。
〔6〕放牛归马,见《书·武成》:“归马于华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喻和平,没有战争。
〔7〕武陵,古郡名,陶渊明《桃花源记》所描绘的地方。此联谓竟然像住在桃花源中的武陵人一样,太平祥和。
四十五
昂首望幽燕〔1〕,大局飘摇〔2〕,长使英雄挥血泪〔3〕。
搔头惊岁月,春光骀宕〔4〕聊向东风〔5〕倒酒瓶〔6〕。
说明
享今日之欢愉,勿忘昔日血泪斗争,以此警世。
注释
〔1〕幽燕,即幽州、燕山,此指北京。
〔2〕谓北方军阀势力各有所图,使政局动荡不安。
〔3〕挥血泪,挥洒血泪,喻流血牺牲。
〔4〕春光骀宕,谓暖风吹拂,春光无限。骀,放纵;宕,荡,流动。
〔5〕东风,春风。《礼·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
〔6〕倒酒瓶,醉酒干杯。喻辛亥革命胜利的狂喜情绪。
四十六
廿四番花信风回〔1〕,蝶板莺簧〔2〕,谱出共和新乐府〔3〕。
十万〔4〕柄横磨剑在,蛇神牛鬼,请留龌龊老头皮〔5〕。
说明
歌颂辛亥革命胜利,彻底消灭一切妖魔鬼怪,对敌人毫不留情。
注释
〔1〕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江南自春至初夏,自小寒至谷雨,五日一番风候。梅花风最早,楝花风最后,凡二十四番。回,轮回更替。
〔2〕蝶板莺簧,喻优美婉转的音乐,或歌唱。蝶板,蝴蝶形板。莺簧,莺声,婉转如笙簧。
〔3〕乐府,秦汉时盛大礼仪、庆典活动上的诗歌乐曲,多采用民间诗歌、曲调。此句借指谱写歌颂民主共和政体的新诗篇、新乐章。参见对联四注〔1〕。
〔4〕十万,言其多。
〔5〕老头皮,指清朝男子发式。意谓要毫不留情地荡涤封建势力。
四十七
我公係旷代名儒,岁次学庸成书〔1〕,寿考文章〔2〕,不让紫阳〔3〕惊独步〔4〕。
今嗣〔5〕作中流砥柱〔6〕,曾为苍生〔7〕请命,貔貅貙虎〔8〕,胜同莱子舞斑衣〔9〕。
说明
此联和下联虽是祝寿联,实质是赞美革命者为民请命,胜过史上老莱子舞斑衣娱亲的孝道。
注释
〔1〕学庸成书,将日常学习的知识和行医的经验写成书。庸,常。
〔2〕寿考,犹言长寿。文章,犹学术成绩。
〔3〕紫阳,朱熹(1130—1200),别号紫阳,宋代理学家,一代儒宗。
〔4〕独步,第一,独一无二。
〔5〕嗣,子嗣,后代。
〔6〕中流砥柱,底柱,山名,三门峡附近黄河中流。喻能支持危局的中坚力量。
〔7〕苍生,老百姓。
〔8〕貔貅貙虎,猛兽,借喻革命武装威武雄强。
〔9〕胜同莱子舞斑衣,胜过古时老莱子舞斑衣娱亲的孝道。《初学记·孝子传》、《艺文类聚·列女传》有老莱着五彩衣于堂上娱亲的故事。后以老莱子孝养父母至老不衰的典故喻孝道。
四十八
廿四番花信风〔1〕回,吹来仙乐人间,海屋筹添〔2〕元旦日。
三千年蟠桃子〔3〕熟,献予狐南天上,寿林春泛赤城霞〔4〕。
作者注 上二联系送王怀山寿对。怀山先生乃父执辈,其子述怀先生曾以参加革命而入狱,辛亥岁暮始被释出,又本武备学堂出身,与次兄同级,故联中云云。怀山系正月初一生。
说明
此联不著辛亥革命一字,但因中华民国元年春节之故,作者在寿联中着意渲染了欢乐的景象和氛围。
注释
〔1〕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二十四番。参见对联四十六注〔1〕。
〔2〕海屋筹添,即海屋添筹。苏轼《东坡志林·二·异事上·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吾年不可记,但忆少年时与盘古有旧。”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十间屋。”一人曰:“吾所食蟠桃,弃其核于昆仑山下,今已与昆仑齐也。”后用此祝人长寿。筹,筹码,古时计数用具,也有用添筹作增加岁数之意。
〔3〕蟠桃,传说中的仙桃。《山海经》称东海中度索山上有大桃,屈蟠三千里。
〔4〕赤城,道教传说中三十六洞天之一。《初学记》卷八引《登真隐诀》:“赤城山下有丹洞,在三十六洞天数,其山足丹。”钱起《雨中望海上怀郁林观中道侣》:“惆怅赤城期,愿假轻鸿驭。”霞,霞光。
四十九
莺啼燕语报新年,回思去岁今朝,弹雨硝烟,横抹东南天半壁。
虎视鹰瞵〔1〕犹旧日,最恨蛮英狡露,枪明箭暗,唆离西北我二藩〔2〕。
说明
辛亥革命爆发,英帝国主义乘机唆使西藏叛乱,迫使中央驻藏军撤出西藏。1912年又将十三世达赖由印度送回西藏,宣布西藏独立。沙俄在新疆,俄、日两国在内外蒙唆使叛乱。同年12月沙俄派兵入驻外蒙古,宣称外蒙古独立。
注释
〔1〕虎视鹰瞵,誊写稿作“虎视莺瞵”,殆笔误,现校改。虎视,如虎之雄视。鹰瞵,鸷鸟目光锐利。喻西方列强,英、俄、日等欲吞并瓜分我国领土的野心。
〔2〕西北二藩,指我国西北边疆的新疆、蒙古。
五十
共和岁月一年春,看莺梭柳岸,燕织桃堤〔1〕,最是得意忘言,自由人醉神仙窟。
革命风云千载盛,把马放华阳,牛归林野〔2〕,不妨成功作乐,大武〔3〕声和〔4〕雅颂诗〔5〕。
说明
此联盛赞辛亥革命,纵笔描绘“革命风云千载盛”的升平景象。但当时一般人对辛亥革命胜利以后的时局认识不足,过于乐观,抱有幻想。
注释
〔1〕莺梭柳岸,燕织桃堤。看黄莺燕子在柳岸桃堤穿梭如织,喻春意盎然、莺歌燕舞的升平景象。
〔2〕把马放华阳,牛归林野。喻和平,没有战争。《书·武成》:“归马于华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
〔3〕大武,周代所存六大乐之一。《礼记统》:“朱干玉戚,以舞《大武》。”《周礼·春官·大司乐》:“大武”汉郑玄注:“大武,武王乐也。”
〔4〕和,应和。
〔5〕《诗经》有《雅》、《颂》之诗,都是大雅之作,体现了重德崇祖、敦亲睦友、恋故土、重邦国、尚实际、美自然等民族思想传统。大雅之声,亦称正声。
五十一
舍利子〔1〕扶疏〔2〕,五族〔3〕一家,共和事业空千古。
自由花灿烂,千红万紫,锦绣韶光〔4〕异旧年。
作者注 此联为佛寺所撰。
说明
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在国内民族问题上提出了“五族共和”的口号,主张各民族在脱离清朝统治之后,以平等的地位共同建立民主共和国,包括蒙古、西藏。此联给予辛亥革命共和事业“空千古”的评价。
注释
〔1〕舍利子,原指佛祖释迦牟尼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或生成物,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莲花形;颜色各异,有白、黑、绿、红等,或晶莹透明。
〔2〕扶疏,花木繁茂纷披貌。《后汉书·延笃传》:“草木之生,始于萌芽,终于弥蔓,枝叶扶疏,荣华纷缛。”舍利子扶疏,有涅槃更生之意。佛教认为,人死去以后,“识”会经过一些过程,会进入另一个新的生命体内。
〔3〕五族:汉、满、蒙、回、藏,中国56个民族的代表。
〔4〕韶光,美好时光,多指春光。王勃《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每至韶光照野,爽霭晴遥。”
右,联语凡五十二首。
说明
以上长短对联五十二副。在对联四十一中,含作者堂兄郭少仪所作一联。作者《读〈随园诗话〉札记·四十七·“一戎衣”解》回忆:“五十年前,我在辛亥革命后第一次新正写春联,曾有句云:‘共和三脱帽,光复一戎衣’。”此联亦是当时之作,因此特附于对联四十二之后。这样,一减一增,仍得对联五十二副。
上一篇:《第六高等学校时期 家书二十二函(1915年9月—1918年5月)》敝帚集与游学家书
下一篇:《联语十九副》敝帚集与游学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