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①
【原文】
一封朝奏九重天②,夕贬潮阳路八千③。
欲为圣朝除弊事④,肯将衰朽惜残年⑤?
云横秦岭家何在⑥,雪拥蓝关马不前⑦。
知汝远来应有意⑧,好收吾骨瘴江边⑨。
【注释】
①左迁:古人贵右贱左,左迁犹言下迁。蓝关:又称蓝田关,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侄孙湘:韩湘,字北渚,韩愈之侄韩老成的长子。
②一封:指韩愈上书宪宗谏迎佛骨事,差点被诛,得裴度等力保,贬为潮州刺史之事。九重(chóng)天:古称天有九层,第九层最高,此代指朝廷、皇帝。
③潮阳:潮阳郡,今广东潮阳。路八千:八千里路。泛指路途遥远,不是准确数。
④欲为圣朝除弊事: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此指皇帝迎佛骨事。
⑤肯将衰朽惜残年: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呢?肯:岂肯。衰朽:衰弱多病。惜残年:顾惜晚年的生命。
⑥秦岭:陕西省内关中平原与陕南地区的界山,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家何在:家在哪里。
⑦蓝关:蓝田关,今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
⑧汝(rǔ):你,指韩湘。应有意:应猜想到我此去凶多吉少。
⑨吾:我。瘴(zhàng)江边:指潮州。瘴江:古时岭南一带河流多瘴气,故称。
【译文】
早晨写好一篇谏议书,上早朝时奏明给皇上,晚上就被贬谪到八千里外遥远的潮州。
总想替朝廷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岂肯将衰弱多病作为借口而去顾及自己的余生?
回望长安,只见浮云横生阻断秦岭,如今我的家乡在哪里?来到大雪拥堵的蓝田关外,连马儿也踟蹰不前。
我知道你远道而来,应该猜到了我此去凶多吉少,那么正好在潮州这瘴气弥漫的江边,请你把我的尸骨收去安葬。
【赏析】
唐元和十四年(1819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多亏有裴度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当他赴任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同行,此情此景之中,韩愈不禁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下这首诗,后来被广为流传。
诗中先写“得罪”速度之快。早朝时呈上一封奏疏,自以为在理,却立刻获罪,被贬至边远地区,这里隐隐透出心中对仕途险恶的无奈之情;次写被贬的由来,表明自己为了百姓与国家的利益,勇于抗争,不会为了官职而明哲保身。再写内心的悲愤。面对前路“云横秦岭”,遮天蔽日,回顾长安,不知“家何在”?然而面对君命难违,前路又阻滞重重,前有“雪拥蓝关”举步维艰,后有朝廷严令限期赶到贬所,怎奈雪山拦阻“马不前”,如此山高路远、大雪封山的险境面前,真的不知该何去何从。最后,诗人对侄孙叮嘱,化用《左传》中“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之语,表示自己必死的决心,也表明了坚持自己的革除弊政主张,至死不悔的政治态度。
本诗在写作手法上,沉郁顿挫,笔势纵横,一泻千里,毫无晦涩之感,可谓是大气磅礴,如卷洪波巨澜于方寸之间,凸显了深刻的社会意义,亦能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
上一篇: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下一篇: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原文,注释,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