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忘记调理自己》梁漱溟的人生智慧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0-11-17 14:41:31

人不能忘记调理自己

梁先生语录:

我们对外界尚需要调理,则对自己而忘记调理,是不应该的。

有位商人商场受创,在经历一段长时间的沉寂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投资开发项目。他想利用好这一机会,东山再起,可是之前的教训又让他犹豫不决。在亲朋好友的建议下,他去当地一家寺庙卜个吉凶,寻求佛祖的保佑。商人礼佛的虔诚,让寺庙的方丈大为感动。于是,在了解商人心思后,方丈送给商人一个常人都不易懂的“下下上上签”,装在信封里,嘱咐商人回到家中后再看。商人到家后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一看,只见是方丈手书的一横幅:“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常有八九,看目标伤口不痛,看伤口目标模糊。”商人大悟,遂放下心中的创伤,放开手脚朝着目标去努力,终于东山再起。

人在世上生活,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然而,不管眼前多么不如意,时间总在向前走,而生活也要继续。与其在不如意中害怕、彷徨、抱怨,抑或是沉沦,不如调整自己,走出阴霾,振翼奋飞。这样,才能挥去失败与不如意的阴影,走向成功。否则,只能陷入不如意设下的陷阱,无法解脱自己,更无法战胜自己,难以取得成功。由此可见,人生在世,调整自己至关重要。

对此,梁先生在《调整自己必亲师取友》一文中指出,做人必须要时时调理自己,求心志清明,思想有调理。如果大家能照此去行,简直是一生受用不尽;如果不能够注意这话,就是自暴自弃,就是自己不要自己。

从梁先生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到调整自己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可以肯定地说,大凡成功者,无一不是懂得调整自己的人。

再者,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要整理自己的东西,比如打扫卫生,整理衣橱,整理书柜,等等,无不是在调整。对物如此,对自己也要如此。诚如梁先生所言,我们对外界尚需要调理,则对自己而忘记调理,是不应该的。

又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人都有欠缺,要改进自己,就需要一番调理。要知道,光有知识、学问、财富等是不足够的,只有不断地调整自己,“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健全,这才算是真学问,在这里能有一点,才算是真进步”。

可以说,人若不能调整自己,就好比不能自如呼吸,思维容易混乱,办事便容易出错。而善于调整自己的人,做到心平气和,才能冷静、镇定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一天,农夫养的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他绞尽脑汁想办法要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号着。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农夫决定放弃救驴子了。他想,这驴子也老了,不值得自己大费周折去救它。但是,为了不再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口井还是要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左邻右舍来帮忙填井,他想,这样一来,杜绝后患的同时还能把驴子埋了,以免它继续痛苦。

于是,农夫和邻居们拿着铲子铲泥,开始不断地将泥土铲进枯井里。起初,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它哀号得更加凄惨。一会儿后,这头驴子就不再哀号了,枯井里安静极了。

农夫好奇地探头一看,大吃一惊:驴子安静地在枯井里抖落着大家铲到它身上的泥土,然后站到泥土堆上面。就这样,最后驴子跳出了枯井,在众人的惊讶中脱险离开了。

试想,假如驴子在得知自己的处境后,一直哀鸣着,却不能调整自己,让自己平静下来,变埋自己的泥土为救自己的垫脚石,它又怎能顺利地脱险呢?

生活中,人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枯井,这就是人生中的挫折、困境与打击。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调整自己,让自己冷静下来,用清醒的头脑与思维去面对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事实上,不论是处于困境与磨难中,还是处于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我们都需要调整自己。要知道,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要获得更好的生活,取得更大的成就,就须得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断地调整自己,才能让自己处变不惊。

关于这一点,梁先生认为,“调理自己与调理东西不甚一样。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与心情两面”。从表面看来,“心思”与“心情”没有大不同。事实上,二者所指是截然不同的。在梁先生看来,“心思”上最要紧的是要条理清楚。好比作一篇文章,要说明一个问题,须具备清晰的条理,才能把问题说明白,否则,就可能含混不清。

而“心思”上能“清楚有条理,是与心情有关系的”。试问,一个人在暴躁的时候,怎能真正做到条分缕析,一丝不苟?心情平静与否,直接决定心思清楚与否。由此看来,调整自己,首先要调理自己的心情。可以说,调理心情是调整自我最根本的方面。只有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情,不求时刻都快乐,但求能让心情维持在平静的程度,这样才能以心静制人生中的各种变动。比如改进自己的欠缺,或是战胜生活中的各种磨难与困境。

总而言之,人生在世,要管理好自己,要从调整自己着手。不仅要调整自己的心情,还要调整自己的心思。做一个处变不惊的人,方能成就卓越的自己。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梁漱溟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