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而不得,思及师友
梁先生语录:
感觉到烦闷的,这个需要找朋友谈一谈;如仍不能解决时,再求之于师。
李碧华的《生死桥》里有这么一句话:“你要的人不是你心里的那个人。释怀的那一刻,人们常常泰然慨叹说道:‘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人生于世,何止是对于爱情才有这样的感慨?
生活中,几乎在每一个方面,人们都可能会报以这样的心境去面对。当然,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愿,然而人生不过几十年,这样的心境是需要有的。若不然,便会如佛家所说的,执迷于尘世之苦中。这又何苦呢?
如若凡事都要强求,不见棺材不落泪,那便可能不但求而不得,更可能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条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中,但却在池子中放了一块强化玻璃将它们隔开。鲨鱼看到热带鱼,每天都会冲撞到那块看不到的玻璃上去。但是,它用尽了全力,试了每个角度,最后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甚至玻璃也曾被它撞裂过,也终究冲不过去,吃不到热带鱼。可见,有的时候,越是努力,越是徒劳。也当有“我幸、我命”的心境,以让自己尽快地走出执迷不悟的困境。
但是,假如事事都报以这样看似坦然,实则饱含无奈的心态,人生有何得?至少,所得不多。可以肯定地说,个人难以取得进步,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抑或是梦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过于坦然,总是报以“我幸、我命”的心境,去放任自己。看似是解脱,其实是逃避。
仔细想来,求而不得,除了放弃与苦求不得,定当还有别的途径与方式,只是我们暂且没有发现而已。在这方面,梁先生的做法——亲师取友,可以让人恍然大悟。
古人云,智者不能自见其面,勇者不能自举其身。当我们执着于某种追求时,更是如此。这时候,人们就好比是蜗居的蜗牛,是蛰居的蛇,抑或是冬眠的青蛙,“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殊不知,可能自己走错了方向,当然看不到身边更好的机会。苦心孤诣,反而无所得。这是极让人低落的事。这时候,我们不妨打开门,走亲访友,征询他们的意见与看法。
比如说,遇到了心仪的姑娘,但是怎么都得不到她的芳心,是选择放手呢,还是选择苦苦追求下去呢?求而不得,思考而无得,不如听听朋友的建议。
再如,在学习上遇到了问题,自己苦思不解,可以说,最快捷、最奏效的办法莫过于亲师取友了。而在工作上、生活中遇到难题,亲师取友同样也是很好的选择。
可以肯定地说,人生中,遇到难题,求而不得的时候,若能思及师友,是解决问题、提升自我不容错过的捷径。
梁先生是深知亲师取友的好处的,因此,一生中,遇到诸多问题,求而不得的时候,他总能思及师友,在他看来,师友是造就自己、提升自己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先生将学校看做一个交友的团体。办学时,他说,“我们办学实是感于亲师取友的必要,而想聚拢一班朋友同处共学,不独造就学生,还要自己造就自己”“人生始终是有所未尽而向前走的,即始终是有赖师友指点帮助的”“学校的校长和教职员原应当是一班同气类的,彼此互相取益的私交近友,而不应当只是一种官样职务的关系”。从中可见,梁先生对思及师友与亲师取友的重视。
大家都知道,梁先生一生以思考问题为乐趣。但是他在冥思苦想之后仍然无所得时,他不会苦苦纠结其中,更不会钻牛角尖,而会寻求其他的解决办法——思及亲友,亲师取友。梁父既是梁先生的父亲,更是他的老师,十六七岁时,父子俩经常一起讨论问题,切磋学问,这对梁先生解决很多苦思无解的问题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正因为如此,集众家所长,所以梁先生的观点与思想总是独特而深刻的。
人生中,须看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并且很多时候,“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求而不得时,思及亲友,亲师取友,大可“柳暗花明”。与其苦思无解,苦求不得,不如思及师友,亲师取友,为自己“拨云见雾”,看到晴朗的天空。而这,不正是提升自我的一大人生智慧吗?
上一篇:《气和情淡,自长自消》梁漱溟的人生智慧
下一篇:《没有勇气不行》梁漱溟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