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为孝之本》梁漱溟的人生智慧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0-11-17 14:42:01

顺为孝之本

梁先生语录:

“孝悌是什么?是说儿子、或者幼辈,对父母、对长辈的尊重、顺从,这就叫孝悌。”

所谓“孝顺”是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国语·楚语上》中“勤勉以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的“孝顺”就是这个意思。孝顺父母,是为人的根本。用南怀瑾先生的话来说,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所以说,孝顺不仅仅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更是个人的修持。

严格来说,孝顺有两层意思。一为孝,二为顺。孝即为侍奉、赡养父母;顺即为顺从、尊重父母的意志。对此,梁先生偏重于顺。因此在解释“孝悌”时,他说:(孝悌)是说儿子、或者幼辈,对父母、对长辈的尊重、顺从。

当今社会中,多数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主要结构。在这样单一的家庭结构的影响下,新一代年轻人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叛逆的个性。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对父母能做到顺的,少之又少。况且,人生于世,难免会有固执、倔强和叛逆的时候。这时候,要顺从父母的意志,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讲到孝顺父母,人们更多强调的还是在父母老年的时候,尽心尽力地赡养父母,而非顺从父母。所以,自古人们慨叹:可怜天下父母心。

客观地说,人人都有自己的意志。再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父母的意志,未必每一种都是正确的。而投射到我们身上的,纵然其初心是为了我们好,但是也未必结果就是好的。所以说,对父母行孝悌之道,孝容易,顺难。

梁先生从自己对父亲的负疚感得出“顺为孝之本”的意思。

起初,当梁先生看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的时候,他对人生、现实和生活产生了厌离感。他开始信奉菩提,并发誓一生食素、终身不娶。这一决定在他母亲临终前的殷切叮咛下也并曾动摇过。

但最终梁先生还是结婚,并且一生有过两次婚姻。可是,梁先生与自己的结发妻子成婚时,母亲已去世近十年,而父亲也去世三年了。纵然梁父向来钟爱梁先生,对他的教育一向采取放任的态度,但是梁先生早年出世的思想还是让梁父觉得心痛。

后来,梁先生猛然醒悟,转而入世的时候,他在《思亲记》中公开责备自己说:“溟自元年以来,谬慕释氏,语及人生大道,必归宗天竺,策数世间治理,则矜尚远西,于祖国风教大原、先民德礼之化,顾不知留意,尤大伤公之心……呜乎痛己!儿子之罪,罪弥天地矣!逮后始复有寤于故土文化之微,而有志焉。”

从中可见,梁先生对自己曾违逆父意之事,深表愧疚,说自己的罪过足以弥天地。人生中,这样的愧疚之痛,足以让人“把肠子悔青”。试想,若是梁先生起初没有固执于出世的思想,顺承父母的意愿,“男大当婚”,他在这方面,还会有这么大的悔痛与憾恨吗?

由此可见,人生中,要做一个孝顺的人,不但要赡养父母,侍奉双亲,更要顺从父母的意志,以顺为本,而不是处处忤逆父母的意愿。当然,以顺为本,并不是说要时时刻刻,处处都听从父母的意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很多时候,父母的意志未必就是完全正确的;而有的时候,有的东西是需要去坚持和争取的,比如个人的终身幸福。更不能施行愚孝——唯父母是听。

关于愚孝,有这么一则故事:一天,曾参锄草时,误伤了苗,父亲曾皙见状,就拿着棍子打他。曾参没有逃走,站着挨打,结果被打休克了,过好久才渐渐苏醒过来。曾参刚醒过来,不问自己疼痛,反而问父亲:“您受伤了没有?”鲁国人都赞扬曾参是个孝子。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告诉守门的弟子:“曾参来了,千万不要让他进门!”曾参苦思不得其解,于是拜托别人问孔子缘故。孔子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舜的事吗?舜作儿子时,父亲用小棒打他,他就站着不动;父亲用大棒打他,他就逃走。父亲要找他干活时,他总在父亲身边;父亲想杀他时,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现在曾参在父亲盛怒的时候,也不逃走,任父亲用大棒打,这就不是王者的人民。使王者的人民被杀害,这难道还不是罪过吗?”可见,听话、盲从的,孔子不认为是真正的孝顺。

所以说,孝悌之道,以顺为本,也不能愚顺,也要有甄别力,有分析力。具体地说,什么时候该顺,什么时候不该顺,我们要有这个分辨能力才行。不然,终日与父母吵架,或是“唯父母是听”,都不是真正的孝顺。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梁漱溟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