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注释与赏析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0-06-28 12:00:43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kān)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题解】天宝十五年,唐玄宗传下“制置”诏旨,将四个儿子分置四方,对叛军造成分进合围的态势。太子李亨却在此诏命之前已在灵武自行接了帝位登基,改年号为至德元年,尊奉玄宗为太上皇。然而永王李縕心存不满,与肃宗李亨分庭抗礼。作者此时因其妻思弟心切,欲上豫章看望弟弟,遂离开宣城,到距豫章很近的庐山隐居。作者观察庐山日久,爱之深切,写下不少诗篇赞美庐山美景。此诗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注释】1.庐山:在江西九江南。2.香炉: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得名。3.紫烟:山上水汽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紫色烟雾。4.瀑布挂前川: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在前面的山川。5.银河:天河。6.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串译】庐山雄伟峭拔的香炉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远看瀑布就像一条白链高挂在前边江面上。它那迅疾而下三千尺的气势,叫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之上泻落下来了!

【赏读提示】这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山水诗。诗中描写了庐山香炉峰瀑布的壮丽景色,反映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诗题“望”字表明所写之景都是望中所见。第二句的“遥看”点题,两字虽然只在第二句里出现,其实第一句所写之景也是“遥看”。三、四两句应是稍稍走近一些才见到和想到的,也扣住了“望”字。第一句并不直接写瀑布,但却为第四句的“疑”安下了根。正因为峰顶紫烟缭绕,所以才生出“银河落九天”的想象。这首诗的“生”“挂”“落”字用得极好。第二句与第三句构成静与动的对比,是遥看与近望所生的不同印象的真实反映。“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当之状如在眼前。然而,作者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象挂动天外,惊人魂魄。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生发出来的。

这首诗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诵读时应在高亢型节奏中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但也要有所节制,设若过高、过强,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浪漫、跳脱的气韵。

【推荐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李白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