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恼韩同年时韩住萧洞二首[1]
【原文】
其一
帘外辛夷定已开[2],开时莫放艳阳回。
年华若到经风雨,便是胡僧话劫灰[3]。
其二
龙山晴雪凤楼霞[4],洞里迷人有几家[5]。
我为伤春心自醉,不劳君劝石榴花[6]。
【注释】
[1]朱注本、冯注本题作《寄恼韩同年二首时韩住萧洞》。冯曰:“一以‘时韩住萧洞’五字作题下注。”“时韩住萧洞”当系作者题内自注,依旧本以五字作小字题内夹注。恼:苦闷。韩同年:韩瞻。萧洞:用萧史娶秦穆公女弄玉事,洞取神仙洞府之意。诗作于开成二年春,时韩瞻已娶茂元女,成婚后暂住泾原岳家。商隐因羡婚王氏,故寄抒“伤春”之苦闷于韩。
[2]辛夷:一种花,又称木笔。春天开花,初发如笔,有桃红、紫红两种。
[3]劫灰:佛教所谓劫火之余灰。后指被兵火毁坏后的残迹。
[4]龙山:对韩同年岳家所住之地的美称。凤楼:本指萧史、弄玉所居凤台,此指韩同年婚后所居之所。
[5]洞里迷人:用刘晨、阮肇入天台逢二仙女事。有几家:谓女仙不只一人。盖以二仙女暗喻王氏姊妹。而以韩瞻与己喻为刘、阮。
[6]石榴花:指石榴酒。
【译文】
其一:门帘外的木笔花定然已经开放,开放的时候就别让大好春光匆匆而逝,当尽情享受新婚之乐。如果等到风雨送春、芳菲都歇的时候,那么剩下的就是胡僧口中所说的劫火之余灰罢了。
其二:雪晴后的龙山一片白雪皑皑,韩同年婚后所居的凤楼披着彩霞。刘晨、阮肇入天台遇到了仙女,仙女不只一人。我因为春光的流逝而伤心,心中有心事自顾自迷醉,就不辛苦朋友你奉劝我干杯石榴酒了。
【赏析】
本诗应写于开成二年(公元837年)。韩瞻与李商隐同为开成二年进士,韩与李当同时议婚,而韩先娶王氏。故韩寓居“萧洞”之际,李殷切的求偶之心不可抑止,此为“寄恼”之所作。“恼”是本诗的诗眼,韩之顺遂激起李之“恼”,李所“恼”之事为二:其一为伤春之慨;其二为求偶不顺之苦闷。诗人将对友人的祝福与调侃、对时间匆匆不可捉摸、转瞬即逝的无奈,以及望友人多多促成自己婚事的期待,皆于此诗展露。
其一主要劝告韩瞻珍惜新婚生活,尽情享受,不要等到过去了再后悔。“帘外辛夷定已开,开时莫放艳阳回”此句戏谑之中,即已寓己伤春之情。“莫放”之“放”当为人主动为之,然时光的游走,非人所能挡,再珍惜也会有流逝的时候,以主动写被动,更显被动,伤春之意经久不散。末尾句言“劫灰”即劫火余灰正是如此。其二盛赞其妻王氏,望韩能促成自己与王氏其他女子的婚事。“龙山晴雪凤楼霞,洞里迷人有几家”连用萧史、弄玉与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典故,含蓄地陈述诗人的请求。“洞里迷人有几家”用仙女指代王氏中诸女子,言王氏女子非一人,希望韩瞻能多谋划自己的婚事。后两句宕开,由婚姻不顺过渡到伤春之愁。尾句“石榴”开花之时还未到春天,春到之时,已有凋零之意。“石榴花”凋落是春天结束的序曲,因而君劝“石榴酒”不过益增伤春之情而已,言外有意,发人深省。
上一篇:李商隐《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下一篇:李商隐《彭城公薨后赠杜二十七胜李十七潘,二君并与愚同出故尚书安平公门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