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楚伧北伐(两首)
投笔从戎信可儿[1],儒冠[2]误我不胜悲。
中原胡马横行[3]日,大陆潜龙起蛰时。[4]
百粤河山秦郡县,三吴[5]子弟汉旌旗。
茫茫此日难为别,侑醉且拼酒一卮[6]。
青兕[7]文场旧霸才,登坛曾敌万人来。
图南此日联镳[8]返,逐北[9]他时奏凯回。
灯影钗光迷扑朔,矛炊剑淅[10]莫迟徊。
伫看直捣黄龙日,拂袖归来再举杯。[11]
题解
辛亥革命后,叶楚伧出任姚雨平北伐军的参谋长。此诗系柳亚子在叶楚伧随姚雨平离沪返粤时的赠行之作。古人送别,大抵把酒牵裾,临岐送目,写黯然南浦之怀。而此诗却全然不落古人惯常之“送别”格套,儒冠误身,难挥落日之戈;潜龙起蛰,但鼓回澜之力。至如篇末所谓黄龙直捣、举觞再祝之壮语,更充溢着昂扬锐取的乐观精神,读之令人神往。按:叶楚伧(1887—1946)原名宗源,号卓书,笔名叶叶、小凤等。江苏吴县人。1909年加入同盟会,次年加入南社。1911年投笔从戎,随军北上,并撰《北伐誓师文》。1912年创办《太平洋报》;同年底,应邀主编《民立报》副刊,以笔名“小凤”抨击时弊,发表政见。1916年创办《民国日报》,任总编辑。1923年1月,出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同年5月,与柳亚子、邵力子等发起新南社,并撰《发起宣言》。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工人部代理部长,中央宣传部部长,江苏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国民党政府立法院副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苏浙皖三省,京沪两市宣慰使。1946年2月15日于上海病逝。
注释
[1]投笔从戎:意谓弃文从军。语出《后汉书·班超传》:“(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按:班超后从军出塞,功封定远侯。可儿:品德行检足堪嘉许之人。此谓楚伧。
[2]儒冠:原指儒生所戴的帽子,后多泛指儒生。《史记·郦食其列传》:“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二韵》:“纨祷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3]中原:此指中国。胡马横行:谓窳败的清政府曾长期统治、奴役着中国人民。
[4]大陆句:《易·系辞下》:“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此句意谓辛亥革命的爆发,唤起了共和志士的革命热情,如潜龙起蛰,腾跃而起。
[5]百粤:泛指湖广及东南沿海的江西、福建等省地。三吴:泛指江浙地区。颈联意谓反清的民族革命的旗帜飘荡在整个中国的南部。
[6]侑醉:借以取醉。卮:即一杯。
[7]青兕:辛弃疾。
[8]图南:语本《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之莫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按:此时叶楚伧有南方之行,诗人用此典喻其风雷振发,云程万里。联镳:并马而行。镳,马衔铁,此代指马。
[9]逐北:即追击败退之敌。古代两军对垒,失败一方会掉头逃窜,故谓之“败北”。预祝楚伧北伐胜利,凯旋归来。
[10]矛炊剑淅:在矛头上洗米,剑头上煮饭,谓极其危险。语出《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
[11]拂袖句:取意于李白《古风》:“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暗赞叶楚伧淡泊名利,功成身退。
上一篇:柳亚子《感事四首》诗词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柳亚子《酬公展》诗词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