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子①(登孤垒荒凉)
【原词】
登孤垒荒凉②,危亭旷望③,静临烟渚④。对雌霓挂雨⑤,雄风拂槛⑥,微收烦暑⑦。渐觉一叶惊秋⑧,残蝉噪晚⑨,素商时序⑩。览景想前欢⑪,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⑫。赢得消魂无语⑬。极目霁霭霏微⑭,暝鸦零乱⑮,萧索江城暮⑯。南楼画角⑰,又送残阳去。
【注释】
①《竹马子》:词牌名。《钦定词谱》中作《竹马儿》,柳永自制曲,《乐章集》注“中吕调”。纵观词义,未及宦情,当为词人少年远游时作于夏秋之交之际。
②孤垒:孤零零的昔日营垒。垒,军用建筑物。
③危亭旷望:高亭远眺。
④烟渚:笼罩着雾气的水中沙洲。
⑤雌霓挂雨:彩虹横空,天地间还带有雨水的湿气。雌霓,双彩虹中色彩鲜艳为主虹,色彩暗淡为副虹,雌霓是副虹。
⑥雄风拂槛:强劲的风吹拂着栏杆。
⑦微收烦暑:稍稍收敛了夏日的酷热。烦,一作“残”。
⑧一叶惊秋:见一片黄叶落下,突然意识到秋天来了。
⑨残蝉噪晚:经历了夏天后残余的蝉在夜幕时分叫得更加起劲。
⑩素商时序:秋天按照次序来代替夏天。素商,秋天。时序,春夏秋冬的代换次序。
⑪前欢:从前与故人欢聚的情景。
⑫尽日:整天。
⑬赢得:落得,剩的。消魂:情思惆怅。
⑭极目:尽力远望。霁霭:雨晴之后的雾气。霏微:朦胧的样子。
⑮暝:天黑。
⑯萧索:萧疏冷落。
⑰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绘,故得名。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译文】
登上孤立的营堡,满目荒凉,从高亭上眺望,远处是弥漫着雾气的水中沙洲。彩虹横空,天地间还带有雨水的湿气,突然一阵狂风吹拂栏杆,稍微赶走了夏日的炎热。见一片黄叶落下,突然意识到秋天来了。经历了夏天后残余的蝉在夜幕时分叫得更加起劲,夏去秋来。我看着眼前的景色不由想起了过往的欢情,指向那位于似烟非烟的彩云深处的京都。
面对此情此景,不由地追忆伤感,容易添新愁,故人难以相见。我登高凭栏整日里望远,最后百感交集。目光的尽头处雨后晴云,薄雾弥漫像迷蒙的细雨,黄昏里归巢的乌鸦乱纷纷聚在一起,萧瑟冷清的江城已是暮色迷离。城南角楼吹响了音乐,又送走一抹残阳沉入大地。
【赏析】
本词从意境上讲,属于柳永极为少见的雅词,是个人离愁别绪的抒发,以及对封建社会文人墨客命运的凭吊。苏轼说:“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这是就其雅词而言,本词也为柳永雅词,而且也达到了“唐人高处”的境界。
这首词是词人在江南漫游时抒写的离情别绪之作,表现出了苍凉雄厚的情境。词人将古垒残壁与酷暑新凉交替之际的特异景象串联在一起,抒写了壮士悲秋的感慨。
上片“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三句写出了登高所见。“雌霓”是虹的一种,色泽偏暗。“雄风”是强劲的风。这两个词语看似随意却极考究,展现出了夏秋交替之际雨后特有的景象。孤垒危亭之上,江边烟渚之侧,更加能够感到时序变换。孤垒、烟渚、雌霓、雄风,这一组意象构成了初秋雄浑苍凉的艺术意境。“渐觉”两字为下面的抒情做足了铺垫,“一叶惊秋,残蝉噪晚”更是点明了时序。“素商”即秋令。这里,词人的悲秋情绪逐渐向离情别绪转变,于是他又“览景想前欢”了。从“前欢”一语来推测,词中所思念的应该是词人在汴京时交往甚密的一位歌妓。往事如风,汴京已遥不可及。
下片承接了上片“想前欢”的心情。“新愁易积,故人难聚”,意味深长,让人回味。离别之后,难忘旧情,因离别更添加新愁;又因难聚难忘,新愁愈加容易堆积,让人难以排遣。“易”和“难”互为因果,又互为对比。“尽日凝伫”“消魂无语”淋漓尽致地将愁绪难以排遣的状态表现了出来,也表露出了词人最诚挚而深刻的思念。最后作者巧妙地以黄昏的霁霭、归鸦、角声、残阳这些萧条的景象来衬托和强化悲苦的离情别绪。尤其结尾“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两句,意境深远,引人入胜。
本词的处理展现了词人熟练精妙的遣词造句的技巧,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展现了极高的文学修养。上片前九句写景,属实写;后三句写情属虚写。虚实相生,同时还抓住了时序的变化,把当时特有的景色完美地重现于笔下,奠定了全词的抒情基调。下片则相反,前五句抒情,属虚写;后五句写景,属实写,以景结情,情景交融。这种交错的布局,不仅使整体结构富于变化,而且如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特定环境中活动变化的过程。其间大量运用双声词及叠韵词,前者如“一叶”“残蝉”等,后者如“荒凉”“旷望”等;多处句间用韵,如“凉”与“望”、“雨”与“暑”等;句中平仄四声交错运用,从而使音律和谐委婉动人。全词意脉相承,结构严谨,情绪恰到好处,语言清丽,音律谐婉,丝丝入情,是不可多得的一首长调慢词。
上一篇:柳永《昼夜乐(秀香家住桃花径)》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下一篇:柳永《醉蓬莱(渐亭皋叶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