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春①(嶰管变青律)
【原词】
嶰管变青律②,帝里阳和新布③。晴景回轻煦④。庆嘉节、当三五⑤。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⑥。十里然绛树⑦。鳌山耸⑧、喧天箫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⑨。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⑩。更阑烛影花阴下⑪,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⑫。随分良聚⑬。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注释】
①《迎新春》:词牌名,《乐章集》注“大石调”。
②嶰(xiè)管:以嶰谷所生的竹子而做的律本,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定声器。《汉书·律历志》:“黄帝使泠伦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嶰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筩,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此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是为律本。”青律:青帝所司之律,中国神话中青帝为司春之神,青律也就是冬去春来的意思。
③帝里:指汴京。阳和:和熙的阳光。
④轻煦:微暖。
⑤嘉节:指元宵节。三五:正月十五。
⑥九陌:汉代长安街有八街、九陌。后来泛指都城大路。罗绮:本为丝织品,这里指男女成群。
⑦然:同“燃”,点燃。绛树:神话传说中仙宫树名。《淮南子·墬形训》:“(昆仑山)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璇树、不死树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东,绛树在其南,碧树、瑶树在其北。”这里指经过人工装饰的树。
⑧鳌(áo)山:宋代元宵节,人们会将花灯堆成山,形状像传说中的巨鳌,亦作“鰲山”。
⑨素月:皎洁的月亮。
⑩绝缨掷果:绝缨,扯断结冠的带。据《韩诗外传》卷七载:“楚庄王宴群臣,日暮酒酣,灯烛灭。有人引美人之衣。美人援绝其冠缨,以告王,命上火,欲得绝缨之人。王不从,令群臣尽绝缨而上火,尽欢而罢。后三年,晋与楚战,有楚将奋死赴敌,卒胜晋军。王问之,始知即前之绝缨者。”掷果,《晋书·潘岳传》:“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反。岳从子尼。”后用以表达女子爱慕男子之情。
⑪更阑(lán):夜深。
⑫康阜(fù):安乐富足。
⑬随分:随便。
【译文】
冬去春来,天气逐渐变暖,汴京城里充斥着暖暖的气息。晴朗的日光让天气重回温暖。正值庆祝元宵佳节之时,千家万户都挂起了彩灯。汴京城内到处都是庆祝佳节的人们,人群中散发着阵阵香风。十里花灯如珊瑚一般美丽。有彩灯装饰的假山耸立着,各种乐器声音震天响。
渐渐地天水一色,皓洁的月亮正当中天。大街小巷,年轻的男女们狂欢忘形。到了夜深时刻,他们会走到竹阴花影下互相诉说情意。太平盛世,自上而下一派欢乐景象,百姓生活安乐富足。到处都可以举行盛会。面对如此佳景,谁又忍心独自离去呢?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都城汴京元宵节的盛况。
上片以节令变化开头,道出了汴京冬去春来,逐渐温暖。接着写天气晴朗气候宜人。“庆嘉节、当三五”,点明正值元宵佳节。十五元宵,实际上是灯节,“列华灯”三句描写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也暗写了赏灯的人数之多。之后,以“罗绮”“香风”代替男女人群。“九陌”“十里”说明其广。“十里”三句,再写花灯挂得错落有致,“箫鼓”,从听觉上让人感受到这份热闹。美丽的花灯配合着乐曲,可以让读者感受到现场的热闹非凡。上片大部分是写元宵节时的天气、灯景、乐器,而人只是在这环境中以衣锦飘香、若隐若现地浮动着,虚中有实,以某些特征而代表全人,而人又是“遍九陌”之多的。
下片以“天”接“天”,从“喧天箫鼓”过渡到“渐天如水”,一个“渐”字,拉开了时间的线索。天色渐晚,“天如水”,天清而静。“素月当午”,月照正中。人们都是过来赏灯的,赏完灯就各自寻欢去了。“绝缨掷果无数”用了两个典故,这里说此二艳遇故事,但已非一人之艳遇,而是“无数”之多。“更阑”二句,写景极美,写事动人。“烛影花阴”,明明暗暗,朦朦胧胧。“少年人、往往奇遇”,有多少风流韵事,然而乐而不淫,就此煞住。“太平”二句推广开来,写当时承平气象。词的最后,对景“争忍独醒归去”是乐而忘返了。
这首词以铺叙见长,气象渲染,浓淡适宜。写景则时疏时密,用典则结合时宜。人物都是在良辰美景中出现而又活跃着的,呈现出太平景象,结合起来含有欢乐常存的意义。
上一篇:柳永《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下一篇: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原文,注释,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