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杨辟喜雨长句
【原文】
吾闻阴阳在天地①,升降上下无时穷②。
环回不得不差失③,所以岁时无常丰。
古之为政知若此,均节收敛勤人功④。
三年必有一年食,九岁常备三岁凶⑤。
纵令水旱或时遇,以多补少能相通。
今者吏愚不善政⑥,民亦游惰离于农⑦。
军国赋敛急星火⑧,兼并奉养过王公⑨。
终年之耕幸一熟,聚而耗者多于蜂。
是以比岁屡登稔⑩,然而民室常虚空。
遂令一时暂不雨,辄以困急号天翁⑪。
赖天闵民不责吏⑫,甘泽流布何其浓⑬。
农当勉力吏当愧,敢不酌酒浇神龙⑭。
【注释】
①阴阳: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连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便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之说,阴阳有四对关系:阴阳互体,阴阳化育,阴阳对立,阴阳同根。
②升降上下:指阴阳四时此起彼伏的运动形态。穷:穷尽,终止。
③环回:循环。差失:误差。
④均节收敛(liǎn):收取赋税要均平而有节制。勤人功:使耕种之人,勤于务农。
⑤备:丰年积蓄粮食,以防备水灾旱灾。凶:荒年。
⑥不善政:不懂得节用爱民,以防备饥荒。
⑦游惰(duò):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离:脱离。此处指百姓纷纷脱离农村,去为僧为兵。
⑧星火:比喻急迫,此处指赋税繁苛,急如星火。
⑨兼并:合并;并吞,本意是掠夺强占土地,此处指兼并土地的富豪之家。
⑩比岁:连年。登稔(rěn):五谷丰收。
⑪辄(zhé):总是、就。号(háo)天翁:向天公呼号求救。
⑫闵(mǐn):怜悯,怜恤。责:谴责。
⑬甘泽:甘霖,及时雨。
⑭浇:祭献。神龙:古人以为龙能致雨,所以视其为神。
【译文】
我听说“阴阳”二气,存在于天地之间,它们上下升腾与降落,相互运动转化,没有穷尽终止的日期。
它们彼此往复回环,不可能不出差错,所以收获的时候不会年年丰收。
古代执政的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在税收方面能够做到均衡节制,同时劝勉农人勤劳努力。
耕种三年必有一年能有盈余的粮食,九年之中常常要把三年可能出现的饥荒做好防备。
这样一来,即使偶然遇上水涝旱灾或者时运不济,也能以之前的盈余补济现有的短缺,互相调剂流通。
如今官吏愚蠢,不善于治理政事,农民也开始游手好闲,争着去做游僧或者去当兵,如此懒于劳作,渐渐脱离于田间务农。
致使国家的赋税敛收情况告急,如同星火,而那些兼并土地奉养者的生活,却胜过王公贵胄。
农民辛苦耕种一整年,所幸获得五谷丰收,可是随之聚拢过来争着耗费的人,多如蚁蜂。
像这样,就算是连年获得好收成,农民家中也常常被洗劫一空。
于是令老天愤怒,一时不下雨,就会让人陷入各种困境,人们只能急得向天公呼号求救。
全凭老天怜恤百姓,没有责怪官吏,于是从雨露润泽到大雨滂沱,是何其充沛丰盈。
所以农民应该更加努力,而身为官吏理应惭愧,岂敢不斟满美酒,洒向天地祭拜神龙。
【赏析】
此诗约作于宝元元年(1038年),当时杨辟先有喜雨诗寄给欧阳修,于是欧阳修便写下此诗作答。
这是一篇集中表现作者政治主张的政论诗。作者以天地阴阳之气的存在,到不可随意人为破坏其阴阳四时的运动形态、回环往复的自然规律开始论述,间或论述了天公降雨、农人勤勉、执政者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是在向当今的社会情态呼吁:不要破坏天地阴阳之气的和谐,为官者要勤政爱民,而农人也要勤勉耕种,不能懒惰、好逸恶劳,官民相互和谐,才能感动天地,天降甘霖,才能保证国家的和谐稳定。
欧阳修在著名的政论文章《原弊》中,曾深入分析了北宋社会积贫致弱的原因所在:一为诱农弃耕之弊。国家不鼓励农人务农,而是任由农人离开土地去当兵、做和尚,致使脱离田间劳作的人越来越多。二为兼并之弊。土地越来越多被巧取豪夺地集中在少数富人之家,造成多数农人流离失所。三为力役之弊。国家下达的公役繁重,并且大部分土地落到小地主和自耕农头上。在这种社会情境之下,欧阳修提出改善吏治,劝农务本,勤政爱民的政治主张。这首对杨辟喜雨诗的酬答诗,同样蕴含了这样的政治思想。
本诗注重说理,读来有如押韵的政论,但据此可知欧阳修的诗有散文化倾向,不愧为文坛领袖,行文落笔大有改革之风。
上一篇: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下一篇:欧阳修《蝶恋花·小院深深门掩亚》原文、注释、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