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游蕲水清泉寺①,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②,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③。
谁道人生无再少④?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⑤。
注释
①蕲(qí)水:旧县名,治所在今湖北浠水。
②浸:泡在水中,淹没。
③萧萧:同“潇潇”,雨声。子规:杜鹃鸟的别名。
④少:年轻。古人有“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说法,作者对此表示不同的意见。
⑤休将:不要。白发:指老年。白居易《醉歌示伎人商玲珑》:“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这里反用其意,说不要因为年老而唱起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老的悲观消极的调子。
赏析
这是苏轼遭遇“乌台诗案”出狱被贬黄州后所作。此时苏轼谪居黄州已三年多了,他的心境由最初的心灰意冷而逐渐获得自我慰藉和解脱,这首词正体现着苏轼由普通的自然景象得到启示而豁然开朗的心境。上片写清泉寺的清幽景色:山下潺潺溪水浸润着初生的兰草幼芽,松林间的沙路洁净无泥,傍晚的潇潇细雨中回荡着杜鹃的鸣叫声。词人的笔触由山下而松间,由水中而岸上,由地面而天空,随视线的转移而流动,以淡墨点染山野间的清新景色,色彩淡雅,沁人心脾。下片由写景转入抒怀。在美好的自然景色中,词人生命的激情油然而生:谁说青春不再?门前的溪水尚能西流!不必再慨叹时光似水、人生易老。这议论有感而发,情真意切,因而并不枯燥;尤其是结句的自勉之语,充分体现着苏轼在逆境中从未沉沦的人格魅力,使人读了为之精神一振,且令人深思。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怀,与其说是因景而生情,不如说是境由心生,上片所描绘的清新美好的自然景色正是词人旷远胸怀的体现,因为潇潇暮雨中的子规啼声,在一
般人听来,应是冷寂凄清的,李商隐的“望帝春心托杜鹃”不就充满伤感之情吗?而在苏轼笔下,营造出来的却是在兰芽浸溪、沙路无泥的衬托下清新明净而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致,这是苏轼眼前景,更是其心中景,是他明净旷远的内心世界的体现。王国维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人间词话》)用来评价苏轼这首词,真是再合适不过。
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典型地体现着苏轼在词的创作上的新变。早期的词只有词牌,后来有了题目,再后来有了题序,题目标示了内容的指向性,题序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指向性。如这首词,通过题序我们知道,作品的核心意思是由“溪水西流”生发出来的。另外,以小词发议论,写关于人生的感受和思考,这正是苏轼的“士大夫之词”的特色,它离词的应歌目的已经很远了。
上一篇:苏轼《百步洪》二首原文及赏析
下一篇:赠别友人词《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原文赏析、表达思想情感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