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注释与赏析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0-06-29 07:53:25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gāun)巾,谈笑间,樯橹(qiánglǔ)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huán)酹(lèi)江月。

【背景】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后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他又到赤壁,时已年近半百,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此篇。这年秋冬,作者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在赤壁的创作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

【题解】《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词牌名。念奴是唐代歌女的名字,传说玄宗每年游幸各地时,念奴常暗中随行,因之取念奴为词牌名。相传《念奴娇》词调就由她而兴,意在赞美她的演技。此调有仄平二体。《词谱》以苏轼“凭空跳远”词为平仄体正格。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旬四仄韵。此令宜于抒写豪迈感情。东坡赤壁词,句读与各家词微有出入,是变格。

【注释】1.赤壁:周瑜破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浦圻,苏轼所游的赤壁为黄州赤壁,又名赤鼻矶。2.风流人物:英雄人物。3.故垒: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壁垒。4.乱石穿空: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耸入云。5.千堆雪:指层层浪花。6.公瑾:周瑜。二十四岁为东吴中郎将,人称周郎。7.小乔:乔玄次女,东吴美女。嫁周瑜是赤壁之战十年前的事。8.初嫁:夸其少年得志,美女配英雄。9.雄姿英发:英姿飒爽,谈吐卓越。10.羽扇:用鸟翅膀上的长羽毛制成的扇子。11.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12.樯:桅杆。13.橹:拨水使船前进的器具。14故国:三国时的古战场。15.神游:感觉好像亲游某地。16.华发:白发。17.樽:古代的盛酒器具。18.酹:把酒洒在地上或江中表示祭奠。

【串译】滚滚滔滔长江向东流去,汹涌的波浪冲洗去了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那旧营垒的西边,就是人们所说的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高耸的石壁插入天空,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如画的江山啊,那一时期出现了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公瑾,小乔刚刚出嫁过来,公瑾踌躇满志,手拿羽毛扇,头戴青丝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就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人们应该笑话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像一场大梦啊,还是把一杯酒祭给江上的明月吧!

【赏读提示】此词是千古传诵的咏史佳作。上片以写景为主,主要描写赤壁的景色,同时兼怀古人,仿佛是由远景、近景、特写等一组不同镜头组成的画面组合。首三句仿佛是远景扫描,长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亘古不变的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一代又一代风流人物。次三句铺陈其事,是近景的定格,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人道是”三字表明作者也不知道此处是不是真正的赤壁古战场,只是借“赤壁”之名咏写古事,抒发感叹。上片最后两句,是整个景物描写的总结,引起下片对周瑜的追怀。下片怀古,抓住周瑜年轻有为这个主要的特征,塑造了其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想当年年纪轻轻的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是那样的英俊潇洒、倜傥风流;又是那样富有谋略,谈笑之间曹军便被打得落花流水。周瑜少年有为,在年轻的时候便建立了世人瞩目的赫赫功绩,而自己现在已鬓染霜华却一事无成,一腔报国之志无处施展。这是让作者无限感伤的原因所在。“多情应笑我”始,自我伤感之意由此可见。这首词在吊古的基础上伤今,回到现实,抒发自我的感伤,写得雄浑豪放,大开大阖,气象恢弘,堪称历代咏史怀古诗词之绝唱,亦开后世豪放一派之先河。

诵读时,上片应以稳健沉实、高亢坚挺、舒缓悠长的语态表现赤壁景色之气势磅礴,豪放雄壮。“大江东去”的“大”应是重度喷口,一开口就是一个大喷口,在于表现长江之阔。稍事顿歇,“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两句之间要衔接密致,不宜停逗。“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承袭上面的句型,“故垒西边”后安排个停逗,然后再将“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气贯下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写江水、江岸之“势”,语气尽可能地夸张,注意“穿”“拍”“卷”三个动词给足分量,到此应是上片的第一个高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语势再稍微下放,有历数英豪且数不尽之感。下片“遥想”的内容只是引头,应重点在“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几句上铺展开对人生的感慨、感伤之深。面对周郎,词人华发早生,功业无成,失望之余不免产生人生如梦之感,因而归结为深沉而又颇多消极的慨叹。

诵读时关于“还”字的读法:古时只有一个读音hudn。许慎《说文解字》中,“还”从辵瞏声,户关切,切出来就是“huán”音。其实就是在现代稍早一点,比如20世纪60年代,也是只有这一个读音,而没有“hdi”音。那时在用于“归还”的“还”时,读作“huán”,在用作“还是”“还有”这一义项时,仍然读作“huán”。事实上在古诗词中没有“还是”“还有”的用法。此词“一樽还酹江月”“人生如梦”,怎么“一樽”便可酹江月呢?这里“还”是“回还”的意思,不是人回还,是人的“神思”回还。作者站在赤壁旁放开遐思,“遥想”周公瑾当年的英姿风采,竟无法自持。其后从梦中回还,醒来,归结于自己的游故国的多情善感,华发早生。再其后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杯中尚有余酒,何不一酹江月?

【断句顿挫建议】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推荐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苏轼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