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泰太虚梅花
西湖处士骨应槁[1],只有这首诗君压倒。
东坡先生心已灰,为爱君诗被花恼。
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
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孤山山下醉眠处,点缀裙腰纷不扫。
万里春随逐客来,十年花送佳人老。
去年花开我已病,今年对花还草草[2]。
不如风雨卷春归,收拾余香还畀(bì)[3]昊(hào)[4]。
【注释】
[1]槁:干枯。
[2]草草:忧虑状,语出《诗经·苍伯》:“劳人草草。”
[3]畀(bì):交付。
[4]昊(hào):天。
【译文】
“梅妻鹤子”的西湖隐士,已经人去骨朽五十多年,能够与他的诗章媲美的,看来也只有你这一篇。东坡先生谪居在荒城,孤寂中已是心灰意冷,赏读你这篇咏梅华章,又撩起我的一片痴情。为了探梅我驻马而立,苦等着黄昏梅影的意境;残雪恋着寒梅迟迟不去,月儿也早早升起在山顶。只见月下江头花千树,恍惚里朦朦胧胧春欲暮;一支孤梅旁逸斜出竹林外,无意争春更加闲静幽独。忆昔杭州赏梅孤山下,醉卧花丛倒也散淡潇洒,落梅满山腰,纷纷不忍扫。而今万里春风逐人来,似要伴我幽居慰寂寥,花落花开十春秋,花开花落人已老。伤心去年花开日,花是好,人病倒;今年花开又如何,满怀愁绪如乱草。倒不如漫天风雨把这春色席卷而去,索性将梅花交付苍天,免得诗人们惜春怜梅自烦恼。
【解析】
古来咏梅名篇中,这是别具高格的一首。元代韦丰安认为这首诗足可以与宋初诗人林逋(即本诗首句的“西湖处士”)的咏梅绝唱相匹敌。东坡不乏咏梅的佳作,在于他将梅花视为自我的投影,爱得格外真挚而强烈。“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字太虚)写了一首梅花诗,苏轼即步其韵而成此篇。时在元丰七年(1084),他已在黄州度过了四年贬谪生活。抑郁失意的不平之气萦绕心头,一旦赏梅咏梅,满怀自爱自重乃至幽怨、愤激之情便涌诸笔端不能自已。
本诗开篇即言“西湖处士”林逋,此时这位留下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名句的诗人已去世五六十年,故曰“骨应槁”。旋即赞赏秦诗竟使自己产生探梅的愿望。“被花恼”的“恼”,撩拨之意。诗人立马黄昏、月下赏梅的凝神观照,既是对梅的“多情”,也是对自我的怜爱,是难以明言的自我感喟。诗人笔下的那一枝斜倚竹外、无意争春的孤梅正是诗人高洁个性和幽馨美质的生动写照。
诗的后半部,忆念杭州孤山赏梅,抒写十年来宦海风波的感伤。“孤山”两句展现了诗人当年公余闲暇于孤山赏梅的潇洒情致。裙腰:指长着绿草的山腰,语出白居易《杭州春望》:“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万里”句之后由回忆跌回现实,借梅抒怀,倾吐了十年来人生历程的苦涩、牢骚乃至发出“不如风雨卷春归,收拾余香还畀昊”的激愤语。看似惜春怜梅,实为倾泻因探梅而引起的无限感伤。《诗人玉屑》引用范正敏评语,认为坡公这首诗“语虽平易,然颇得梅之幽独闲静之趣”,还有人认为这首诗并不比林逋的“疏影”“暗香”二句逊色。
上一篇: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下一篇:苏轼《和述吉冬日牡丹》原文、注释、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