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2-03-29 11:31:52

与子俨等疏

【原文】

告俨、俟、份、佚、佟[1]:天地赋命[2],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独能免?子夏有言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3]四友[4]之人,亲受音旨[5]。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6]故耶?吾年过五十,而穷苦荼毒,每以家弊[7],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8],必贻俗患。俛辞世[9],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10],败絮自拥,何惭儿子[11]。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12],室无莱妇[13],抱兹苦心,良独内愧。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14]。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15]疏。缅求[16]在昔,眇然[17]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18],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19]。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20]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颖川韩元长[21],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22],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23]虽不能尔,至心[24]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注释】

[1]俨、俟、份(bīn)、佚、佟:陶渊明的五个儿子。

[2]赋命:给予生命。

[3]见《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4]四友:据《孔丛子》记载,颜回、子贡、子张、子路为孔子四友。

[5]音旨:要义。

[6]外请:即分外期求。

[7]弊:贫寒。

[8]为己:为自己。

[9]俛:同黾(mǐn)勉。俛辞世,指努力不与社会同流合污。

[10]见《后汉书·列女传》:“初,霸与同郡令狐子伯为友,后子伯为楚相,而其子为郡功曹。子伯乃令子奉书于霸,车马服从,雍容如也。霸子时方耕于野,闻宾至,投耒而归,见令狐子,沮怍不能仰视。霸目之,有愧容,客去而久卧不起。妻怪问其故,始不肯告,妻请罪,而后言曰:‘吾与子伯素不相若,向见其子容服甚光,举措有适,而我儿曹蓬发历齿,未知礼则,见客而有惭色。父子恩深,不觉自失耳。’妻曰:“君少修清节,不顾荣禄。今子伯之贵孰与君之高?奈何忘宿志而惭儿女子乎!”霸屈起而笑曰:“有是哉!”遂共终身隐遁。”

[11]是句是说自己没有资格说儿子们的缺点。

[12]靡:无。二仲:求仲,羊仲。

[13]《高士传》:“王曰:‘守国之政,孤愿烦先生。’老莱子曰:‘诺。’王去,其妻樵还,曰:‘子许之乎?’老莱曰:‘然。’妻曰:‘妾闻之,可食以酒肉者,可随以鞭捶;可授以官禄者,可随以钺。今先生食人酒肉,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也,能免于患乎?”投其畚而去。老莱子亦随其妻,至于江南而止。”莱妇:老莱子之妻。

[14]羲皇上人:羲皇之前的人民。古人朴素地认为,越是先民就越是纯粹。

[15]好(hǎo):很。

[16]缅:怀念。求:期望。

[17]眇然:渺然。

[18]不遗:没有嫌弃。

[19]见注【3】。

[20]班荆:铺满树枝。

[21]韩元长:名融,字元长。《后汉书·韩韶传》:“子融,字元长。少能辩理而不为章句学。声名甚盛,五府并辟。献帝初,至太仆。年七十卒。”

[22]济北汜(fàn)稚春:济州北部的汜稚春,是晋代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家累计七代没有分家,共有财产,但全家人没有有意见的。

[23]语出《诗经·小雅·车舝》,后史迁《孔子世家》中有言:“《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24]至心:至诚之心。

【译文】

告知俨、俟、份、佚、佟几个孩子:天地赋予生命,有生就必定有死。自古而今圣贤之中,谁能单单免除死亡呢?子夏曾说过:“生死由命运决定,富贵由老天安排。”颜回、子贡、子张、子路等人的学生,亲耳听过孔子的教诲。子夏发表这样的言论,难道不是因为走投无路和扬名显达不可妄自追求,长寿与夭折永远不可能在命运之外求得的缘故吗?我已经活了超过五十岁,而穷苦潦倒备受煎熬,常常因为家里无法言说的苦难,不得不四处奔走求告。我性格刚强才能笨拙,与诸多事物多有不合。自己思量作为我这个人那样下去必会在俗世留下祸患。于是我努力摆脱世俗事务不与他们同流合污,这样使你们从小就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我曾感喟于孺仲贤妻的话,破棉袄包裹着自己,又何必因为儿子不如别人而羞惭呢?这已经是一个道理了。我只遗憾没有求仲、羊仲二位那样的邻居,家中没有像老莱子的妻子那样的妇女,抱着这等的苦心,实在是内心很惭愧。我年少时曾学习弹琴、读书写字,偶尔喜欢悠闲清静,打开书卷如有收获,便高兴得忘记了吃饭。看到树木交错荫蔽,应时的候鸟不同的鸣声,我也欢心愉悦十分高兴。我常常说:五六月里,在朝北的窗下躺着,遇着凉风一阵一阵地吹过,便自认为是伏羲氏这样的人了。我的思想浅薄,见识稀少,认为这样的愿景可以保持下去。时光成功地逝去,投机讨巧的本领还是远离我。缅怀追求过去的那种生活,渺茫得连一点希望也没有!自从生病以来,我的身体逐渐接近衰老消减。亲戚朋友们不抛弃,常常用药物石剂给我医治,我担心自己的寿命将有限了。你们一群孩子年纪幼小,家中贫苦,常常担负打柴挑水的劳动,什么时候才能不用干这些粗活呢?思虑这些事在我的心上,我又能说什么呢。可是你们兄弟几人虽然不是一母所生,应当想着普天下的人都是兄弟的道理。鲍叔和管仲瓜分钱财时,互不猜忌;归生和伍举久别重逢,在路边铺上荆条就坐下畅叙旧情,于是才使得管仲凭失败者走向成功者,伍举在逃亡的经历后回国立下功劳。他们尚且能够做到这样,何况你们是同一父亲的人呢!颖川的韩元长,是汉末的名士,身居卿佐的位置,八十岁时离世。兄弟在一起居住,直到年老掉光牙齿。济北的汜稚春,是个晋代有操行的人,他家累世七代共同拥有财产,全家无人有怨恨的表现。《诗经》说:“敬仰古人的道德则像敬仰高山,对古人的高尚行为要努力效法和遵行。”虽然我们不能达到那样高的境界,至诚之心要崇尚他们的美德和高行。你们一定要谨慎做人啊!我又有什么话好说呢。

【赏析】

本文作于公元415年,陶渊明五十一岁。其时作者疟疾发作,弟弟妹妹都先他而逝,好友刘遗民也在这一年过世,所以在给五个儿子的所谓遗言里,陶渊明愧疚地写下“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的句子。

这篇《与子俨等疏》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交代——或希望——五子同心。

作者首先表明了对于死亡的坦荡:“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独能免?”再引用《论语》中子夏的话:“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阐发近乎宿命论般的观点:人的穷窘和富贵不可以强求,寿夭亦是命定。

然后过渡到自己的生平,并表达了对儿子们的歉疚,自己已经五十多岁了,少年穷苦,性格刚强,做事不为他人考虑。感慨自己没有善邻贤妻鼓励自己的隐逸生活,提醒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于是“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接着写到自己对于官场中所谓的人际关系深感厌恶,自从疟疾缠身,遂有“缅求在昔,眇然如何”之叹,所幸的是亲朋好友还想着自己,但“自恐大分将有限也”,自己怕是时日无多。

于是对儿子们担心道:你们什么时候才能不从事苦力劳作呢?好好努力吧,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最后化用《史记·孔子世家》中引用的《诗经》章节结尾:“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再度表达了希望自己,同时也希望孩子们,对于生命高度的崇敬与追寻。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陶渊明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